再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 科
摘要:本文侧重于从制约成因内在生成机理的角度对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应致力于在金融教育、机构整合、金融监管、业务营销等方面创新,以促进中间业务发展与提高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中间业务金融教育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开展资产负债业务过程中,以中介人身份凭借自身信誉、技术、信息、机构和基金等优势,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相对传统业务而言的一种衍生业务,其发展受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水平、金融经济体制以及银行本身的经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己逐渐成为银行经营利润的一项主要来源。而我国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已成为加入WTO后,商业银行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现状评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数量不少(大约有260多个品种),但质量都不高,尚难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二是在已开发的中间业务中大多又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业务,智力含量相对较低;三是各银行中间业务专门人才及技术资源储备不足,持续创新能力缺乏。
1、中间业务市场不发达
衡量市场成熟度有两个重要指标:需求规模和业务收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目前也仅有20%左右的比重,只相当于西方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的1/3,收入比重的偏低主要还是需求规模相对较小。另一方面,相关管理法规的滞后也影响了市场的成熟度,尽管国家已出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 《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法规,但由于监管缺位的客观存在,各地执行情况良莠不齐,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中间业务市场总体上在我国还很不成熟。
2、观念落后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贡献出现了缓慢增长的态势,但应当看到,这种业绩增长并不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创新所致,形成一定的存款沉淀仍是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发展与创新中间业务的动机所在。所以“零收费”依然在大量使用,从而扭曲了中间业务的市场价值,导致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重创新、轻投入;重收入、轻成本;重开发,轻管理;重占有、轻稳定。从长期看,各商业银行为占有一定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势必增加代理成本,牺牲银行的整体利润,进而弱化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能力。
3、产品缺乏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中间业务还只是在一些传统业务上的延伸,创新的品种并不多,而且银行间往往存在较大的模仿性,个性化中间业务及品牌产品较少,很难在市场上形成持续效应。另一方面,诸如资信评价、投资分析、行情预测、市场咨询等能充分体现银行中介人身份并具有较高智力含量和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目前开展得还很不足。这既影响了市场需求的发展,又影响了银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使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源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所需的基础资源(人、技术、信息等)的储备有关。
4、环境阻碍了业务发展
各行中间业务的开发与创新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采取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由于各行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供给相对有限,导致了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局限,致使区域内部分需求因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分区经营和银行间通存通兑技术支持系统的限制,使中间业务的自动转账、自动结算、自主委托、自由查询难以及时完成,既增大了客户交易成本,又可能形成在需求不足、开发创新能力较强的某一区域供给能力“过剩”的现象,从而阻碍了中间业务的有效延伸,造成资源浪费。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的成因
1、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
分业经营体制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因素。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逐步从单一的银行领域向保险、证券等其他相关经济领域渗透,使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业务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无疑提高了需求的可选择性,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商业银行向相关领域的有效渗透,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难以实现技术资源共享,造成业务开发品种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相对较小。而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以及居民对中间业务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银行仅把中间业务作为一种辅助性服务项目,为此并未在经营方式和产品结构上进行适时调整,在开发过程中银行与其他经济部门间也缺乏协调配合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居民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并不到位,普遍认为中间业务是万能的、高获利的,而作为一种理财工具的意识尚未普遍形成,因此投资中间业务,目前多数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整体上观念还相对落后。
2、发展与创新的引导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机制不仅有助于规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的市场行为,降低竞争冲突,而且也有利于激励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目前我国有关中间业务发展、创新、推广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和法规都很不健全,导致中间业务创新、推广市场比较混乱,银行与银行间、银行与客户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既加大了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成本,同时也伤害了客户的积极性,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市场推广。另一方面,现行的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没有真正地将中间业务纳入其中,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参考性内容,这就很难有效地提高经营者开展中间业务与创新的自觉性。其次,有关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机构,从上到下都不十分明确,缺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来行使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协调和引导职能。
3、中间业务市场需求不足
尽管近几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可喜成绩,居民收入逐年增长,金融投资出现了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但应当看到居民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并不乐观,投资仍是以防御性目的为主(住房、教育的投资仍占居民全部收入的较大比重),相应的用于金融投资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多,因此中间业务投资的有效需求并不充分。同时社会信用的不发达,导致中间业务需求与银行供给间信息的非对称,影响了居民对投资中间业务的风险判断。中间业务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缺乏,即使是传统业务客户,相当部分也不了解中间业务,致使优质存量客户的潜在需求和优质增量客户的扩展需求都难以激活。其次,从银行中间业务营销战略看,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的还是市场渗透,而较少采用市场开发战略,表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服务,主观上存在客户歧视,主动性并不很高。
4、专门技术人才匮乏
如果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适宜模式,那么2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努力创建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便是加大了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遗憾的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了部分专门人才准备不足,其中中间业务专门人才的储备问题尤为突出。专门人才的匮乏导致了中间业务的提供滞后于需求,降低了中间业务的效益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有关中间业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资料,数量少且不成体系,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中间业务创新研究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才的匮乏。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尽管中间业务人才缺乏已经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但仍没有引起多数银行真正重视。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把对全员进行中间业务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随着非利息收入成为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可以想象在未来银行业的竞争中,不能有效开发并提供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很难取得竞争的优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对策
1、金融教育创新
中间业务创新的关键首先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则依赖于教育的创新。银行应首先在系统内加大中间业务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让全员深刻认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是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增强全员自觉学习,积极参与,主动协作的意识,整体上提高创新水平和能力。教育方式则可通过专题讲座、资料汇编、业务交流、脱产进修,也可以采取部分业务骨干深入学习,然后“传帮带”进行普及。另一方面,银行还应加大对社会公众有关中间业务知识的教育,让更多层面的社会群体了解、认识中间业务,转变投资理财观念,以激发潜在需求。为此,银行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中间业务知识教育:一是“窗口教育”,即在营业大厅设置宣传专栏,并在办理传统业务过程中派送相关资料;二是“流动教育”,即定期或不定期在相关社区开展知识讲座;三是“媒体教育”,即通过当地公共媒体进行知识传播;四是“娱乐教育”,即银行可与有关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联合开展有关中间业务投资理财的娱乐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促使中间业务深入人心。
2、业务机构创新
毋庸讳言,在现行银行业务机构安排下,部门间任务不明、责权不清,以致中间业务的创新决策主要依据于相关业务部门对市场的感性认识和企业高层决策者的态度,决策所依赖的相关信息,无论从来源、选择和评价等环节都缺乏操作的规范,以致信息的公正性、有效性、可靠性难有保证,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业务机构的创新首先应对现行业务流程创新,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从事中间业务开发和创新的职能机构,使其处于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作为经营发展的平台并与其他职能部门形成网络结构。银行主要决策者应成为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利于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同时鉴于各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和人力资源要素差异的存在,个别银行难以独立设置中间业务开发创和新机构,则可通过资源的横向整合,银行间联合成立中间业务开发和创新机构,该机构与各银行的其他业务部门依然应是一个网络结构。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业务开发和创新决策的随意性,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又可极大地降低开发和创新成本,赢得中间业务的价格优势。
3、金融监管创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所要求的金融监管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创新支持体系的创新。为此,监管当局有必要成立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指导机构,各商业银行总行也应有相应的职能机构进行具体指导,以规范中间业务创新行为。其次,尽快制定有关中间业务创新奖励办法,以激励商业银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制度化地推动中间业务创新的深入发展。第三,设立中间业务创新专项基金,以扶持极具开发潜能,而自有经费又相对不足的商业银行开展创新工作。第四,从政策上鼓励银行间加大横向联合,积极申报有关中间业务创新的国际级、国家级研究课题,以提升自我研发水平。第五,监管当局不能只监不管,也就是说,对于创新的中间业务,监管当局有义务帮助商业银行积极推广,尽快推向市场,这既可及时增加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积累持续创新的循环资金,对于商业银行建立中间业务创新、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也十分有利。
4、业务营销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注重中间业务的营销创新,且营销中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讲中间业务的长处,不愿或不敢“揭短”,这势必会因缺乏真诚而失去客户,最终影响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业务营销创新首先是“真诚营销”,即银行营销人员除充分讲解中间业务的便利外,还应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向客户传达中间业务存在的不足,以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其次是“整体营销”,即在品种开发上,应坚持以更为广大的客户为对象,既服务于高端客户,又服务于中低端客户;第三是“差价营销”,即中间业务的定价,除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外,应按照不同客户对同一品种的不同需求,采用差别定价,体现中间业务的市场化;第四是“灵活营销”,即灵活运用创新的营销组合和手段,对中间业务实施市场推广;第五是“动态营销”,即构建动态平衡的中间业务营销网络系统,适时整合营销组织,以提高营销效率;第六是“全员营销”,即全员应树立人人都是中间业务营销员的观念,以确保前台与后台能自觉营销,更好地形成一个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全面实现营销创新。
四、结语
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受制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与一国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相关,需要经历一个必然的过程,才可能在整体上构成一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永续性,需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所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为创新而创新”的短视行为,应将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实力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举措来加以认识,实事求是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而不能违背国情,盲目追从。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翠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透视及应对策略[J].《经济问题》(太原).2002.7
2、冯彬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若干思考[J].《金融科学》(京).2001.4
3、代士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汉金融》.2002.10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数计学院)
(责任编辑孙育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0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