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海龙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知识创新的尖兵,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为增强甘肃省区域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人才;高层次;创新型;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123-03
一、引言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提高综合国力、维持国家安全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的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离不开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和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当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他的短缺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政策,采取措施,争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丹尼森在1985年对美国1929-1982年经济增长的分析表明,美国年均增长2.92%的国民收入中,人力资本增加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为13.7%。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1997年美国高科技产业对GDP的比重上升至40%。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崛起,特别是硅谷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硅谷是全球高科技公司最集中地地方,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作为硅谷高科技产业的“思想库”,培育了一批创业精英,凝聚了大量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发明家和企业家,正是这些世界级顶尖人才造就了硅谷的辉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贡献上,而且还对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为了适应人力资本全球化流动的趋势,把吸引高层次人才作为开发人力资本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各级政府都重视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抓手。
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水平、高素质与创造性的综合人才,是创造性人才中的少数尖端人才。首先,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各个领域范围内的顶尖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人才构成金字塔的塔尖部分。第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很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结合自身的大胆创新,并且能将这种个性化的思维创新转化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第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能够不断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拼搏,能够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事物,为社会做出较大财富贡献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灵活地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如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作品。
通常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国家和省(市)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生导师、博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正高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等。
综合来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很强创造力,并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已经产生或有能力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性成果的杰出人才。
三、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甘肃省人才资源概况
截止2009年底,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0.3万人(不含中央在甘单位15万人),比2006年增长3.1万人,超过了人才资源总量的1/3。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5万人,占6.96%,比2006年增长0.8万人。各类高层次专家4100多人,占0.8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约18.7万人,超过总人数的37%。4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9.6万多人,约占总人数的79%。
(二)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概况
截止2007年底,甘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全国1 351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长江学者1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5人,国家千百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 153人(全国14.3万人),甘肃省科技功臣7人,省政府特聘专家28人,省优秀专家571人,博士生导师634人,正高职称1936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人才工程”人选1114人,建立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
截止2009年底,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达到58个,培养博士后人才近400人。有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甘肃工作创业。以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依托,吸引77名留学人员创建科技企业54户,技工贸收入达到2.44亿元。
截至2010年初,我省拥有两院院士16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5人人选国家级“千人计划”,35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 223人。白2000年设立“甘肃省科技功臣”奖以来,已有8名专家、学者获60万元重奖。在甘工作的两院院士,每人获赠约300平方米的“院士公寓”。2004-2009年,先后引进45名博士(博士后),并纳入甘肃省省管干部后备人才库。一大批高端人才正在为甘肃的创新工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分布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材料、马铃薯业、核技术应用、草业、制种业、旱地农业、荒漠化治理、重离子物理、高原气象、冰川冻土等领域。
四、甘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工程,有效遏制了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增强。通过调查和分析,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总量不足,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产业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等现象。
(一)人才数量偏少,人才流失严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统计,2009年,甘肃省人才规模综合指标在全国居24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居21位,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居22位,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流失严重,无法适应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发展的需求。
据调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普遍急需人才,其中企业家和优秀科研及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
求量达11.7万人,在紧缺人才中石化、有色冶金、电力等优势主导产业急需人才6 400多名,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急需人才1 200名,石油化工、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急需人才3 800多名,核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急需人才2 000名。
(二)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据统计,甘肃目前有5300多个在建和新建项目。其中,兰渝铁路、高速公路,新能源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上亿元的项目有400多个,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优秀科研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对人才数量和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人才分布不合理
地域分布不合理表现为,77.6%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和地区中心城市。行业分布不合理表现为,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统,而对经济建设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比重小。机构分布不合理表现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多分布在高校和中央在甘科研院所。还有,人才专业结构、现有学科设置和产业结构匹配不合理,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急需的高精尖人才严重缺乏。这些不平衡状况不利于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金投入不足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9年,甘肃省R&D经费投入为372 612万元,R&D经费与GDP之比为1.10%;全国R&D总经费5 802.1亿元,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0%;江苏省R&D经费投入为7 019 529万元,R&D经费与GDP之比为2.04%。无论是R&D经费投入总量,还是R&D经费与GDP之比甘肃省都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直接导致甘肃省的人才政策优惠程度和所提供的创业、科研和生活条件同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对聚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吸引力。
(五)阻碍较多
部门、行业、单位之间仍存在“人才壁垒”和“利益障碍”,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合理流动的阻碍因素之一。
五、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甘肃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面临“十二五”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结合甘肃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的制定我省高层次人才的整体规划,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迅速提升甘肃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应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一)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要有所突破
1.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工作的突破点,确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和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宣传引导,树立典型,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和表彰力度,把人才强省战略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来抓,形成尊重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社会机制。
(二)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要有所突破
1.建立和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国家实施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甘肃省实施的“千名领军人才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培养和资助中青年人才的成长,选拔行业一流的优秀人才。
2.依据产业调整规划和经济建设需求,超前设计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结合甘肃实际需求,培育与之对应的学科群,用优势学科支撑重点产业,把重点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聚集省外和国外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型”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引领型”人才。
3.整合省内科研教育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国家高兴技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联合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4.研学产紧密连接,构建“企业一高校一科研院所一企业”的人才互通互用机制。企业是创新的主阵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也要具有人才战略意识,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的培养和争夺是保持企业长久竞争力的关键。
(三)在改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上要有所突破
1.健全落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政策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快捷通道,提高人才引进工作效率。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注意具体政策措施之间的关联和延续性,打破行业、单位、地域等因素对人才的制约,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实行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面向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为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项目申报、技术入股、人才身份归属、人员出境、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只有免除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四)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经费投入上要有所突破
1.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政府重点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规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经费投入行为,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建立专项资金,形成长期稳定的自主体系,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2.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要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的经费投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关键技术突破为契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形成良好的育人、引人、用人和留人的人才机制。
(五)在引进国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上有所突破
1.围绕甘肃省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利用我省独有资源、优势学科和新兴产业,制定面向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甘肃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同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互派访问学者,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2.建立“甘肃省海外留学人员数据库”和“甘肃省紧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海外人才信息数据库”便于有需求的用人单位查询人才信息,拓展人才引进的范围和实效性。
3.建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甘肃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灵活高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为其提供全面周到服务,及时解决海外引进人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
七、结语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期,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快自身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都在不遗余力地抢占技术高地,争夺高层次人才。面对“十二五”的目标和任务,甘肃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要从战略高度着眼,抢抓机遇,积极投入到高端人才的争夺战中,为甘肃“工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