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远 龚新蜀
内容提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新疆1970--2007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负的情况,时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8-04
一、引盲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对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内需不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则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刘易斯(1954)提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指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低收入劳动力,工业部门只需支付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便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这使得农业劳动力不断地流向城市,实际上点明了发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钱纳里等(1975)指出城市化是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上分散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受未来收入和对就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支出的分配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迪克西特(1977)以长期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指出通过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积累可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就业水平。杨文举(2007)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等建议。胡培兆(2003)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村人口比例合理地减少,而农村人口的合理减少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以多养少”的外部经济条件强化。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必需的”。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多以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建立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解决以下问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会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如何。
三、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城镇化过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转换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直观体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是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的过程,随着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密度地提高,社会的分工和需求的层次不断变化升级,刺激着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非城镇居民则会形成一种“追赶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带动了产业结构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转换。农业现代化则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制品和物流、金融、科技等相关服务,这些需求直接促进了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将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以城镇化为中介间接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反馈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明显,并且具有显著的反馈效应。随着二三产业逐步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将持续增加,这种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本积累、产业聚集的基础之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不断向城镇集中,产业则因为规模效应向集群方向拓展,这使得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集聚,更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集聚,城镇体系趋于完善。正是因为有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吸引,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打破原有的“以多养少”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选择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AP)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Is)来衡量产业结构。本文的研究以新疆为例,数据为1970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历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五十年》。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UR、LnAP、LnlS。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非平稳序列可能会产生虚假回归现象,所以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水平。
从表1可知:LNUR、LNAP、LNIS在5%的水平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实际上在10%的显著水平上仍然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其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原假设被拒绝,即序列是平稳序列。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1(1)。
(三)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
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模型进行的,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我们采用AIC和LR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由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Johansen“迹”检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我们选择以LNIS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
LNIS=1.179600×LNUR+0.072244×LNAP-0.513 068
[4,65 648] [-1.70752]
括号内数字为各个系数的t统计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上式可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分别为1.1796%和0.072244%。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农业现代化。这与实际相符,城镇化发展即是人口的集聚,更是经济的集聚,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对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迅速增加,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产生对先进技术、设备、人力资本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二三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在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通过对城镇化的影响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要大于农业现代化。
(四)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为了反映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分析模型的动态特征。
1.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图1-4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图像。
从图1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一个标准差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随后有所减小,并且缓慢衰减,但一直保持稳定的正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38178、0.074 915和0.135048。这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38178、0.074915和0.135048个百分点。这说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化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从图2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路径,其脉冲响应模式与图l相似。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一个标准差正向的冲击后一直呈现正向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17705、0.064900和0.121966。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17705、0.064900和0.121966个百分点,均低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累计效应。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正向的影响。
图3是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并逐步增强,在第2年达到最大为0.016411。随后出现明显下降,并在第五年达到负值。第六年后回升并保持平稳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提升,起初会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产生正向带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的户籍政策以及农民自身条件的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会在农民进城以后显现出来,这也是响应函数在第2年以后迅速下降甚至在第五年出现负值的原因所在。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还是具有长期正向拉动作用的。
图4是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二三产业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就业比例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机械水平等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2.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表2是LNIS的方差分解结果,由于方差分解结果在10期以后趋于稳定,所以只列出至第10期。从表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不仅受自身冲击影响显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其冲击随着时间推移同样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受自身冲击影响在第一期达到100%,随后随时问推移迅速下降,第lO期以后基本稳定在45%左右。来自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起初很小,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33,72%,随后缓慢减小,一直稳定在31%左右,也即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测方差的31%可由城镇化水平的变动来解释。农业现代化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在第10期达到24%左右,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变动不仅受到自身变动影响,城镇化变动、农业现代化变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5%、31%、24%。实际上,这与我们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不论是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有力地促进了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并且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农业现代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负的情况,对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鉴于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平台,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才成为可能。当前存在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改善目前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才能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能力,吸引农民进城工作。
(二)增加农业基础投资,推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改善农业管理模式和手段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过程,这有利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基础投资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正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提出将会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必须改善,与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相结合,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对农民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之后之所以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关键是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缺乏,因此即便是有工作岗位也无法胜任。面对进城有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农民不敢“失地”,这实际上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这又必然要求农民的文化水平、劳动和管理技能明显提高。因此,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