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茶产业开发 建设锦绣新商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商城县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全县有茶园面积8.7万亩,可采摘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5000亩,特别是无性系标准化茶园栽植成功,从根本上扭转了群众在发展茶产业上的认识,确立了商城县能种茶、种好茶,发展茶产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效益优异的理念,为发展茶园,实施开发茶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实施;茶产业;开发
商城县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商城茶以“外形条素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内质香气高爽,滋味甘醇,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的特点,被誉为“信阳毛尖”中的珍品。
商城县现有茶园面积8.7万亩,可采摘面积6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12.3%,位居全市前列,茶叶年总产量约257万公斤,总产值1.4亿元。近年来,商城农民因茶而富,商城农业因茶而活,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自全市茶产业发展动员以来,商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着力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破解商城“三农”难题的第一支撑和第一要务,把完成茶园建设任务作为农业生产的第一工程认真抓紧抓好。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迅速掀起了茶产业开发的高潮,呈现出宣传早、行动快、机制活、效果好的显著特点形成了茶园建设标准高、茶叶发展势头大、全民动手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一、选好切入点,创新茶理念
县委、县政府把创新茶理念作为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切入点,按照“突出重点、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打造精品”的思路,广泛宣传发动,炒热干群思想,更新种茶理念,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茶产业的热情。一是领导重视,形成声势。县四大机构领导同志从自身做起,工作必议茶、下乡必看茶、开会必讲茶,争当发展茶产业的行家里手,引导全县人民念茶经、说茶话、唱茶歌、讲茶道,使发展茶产业的氛围日益浓厚。二是典型引路,算帐对比。去年,全县建成标准化茶园2.5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5000亩,特别是无性系标准化茶园栽植成功,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民群众在发展茶产业上的糊涂认识,确立了商城县能种茶、种好茶,发展茶产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效益优异的理念,为发展茶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一亩茶园十亩稻田”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发展茶产业是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自觉要求把自家的田、地、山、坡规划成茶园,实现了“要我种茶”为“我要种茶”的转变。三是政府引导,转变职能。积极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合作化经营,一改过去行政干预、强迫命令、大包大揽、政府建园的被动局面,鼓励大户能人承包,组织土地合理流转,探索新型农业合作化方式,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投资建茶园负担重的问题,也解决了群众“怕”字当头的问题,更解决了重建轻管、只建不管、茶园荒芜、效益不高的问题,广大群众建园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抓住关键点,激活茶机制
县委、县政府在新茶园建设和老茶园管理过程中,首当其冲解决好茶园机制问题。通过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龙头企业带动、能人承包经营、大户承包管理等有效形式,初步建立了一套茶园管理经营的长效机制。一是专业合作组织。县委、县政府极力倡导走新型农村合作化道路,改变过去一家一户茶园零碎的局面。经多方努力,苏仙石乡成立了金刚台茶叶合作社和龙潭茶叶合作社,引导茶农加强茶园管理,大大提高了茶农收入。金刚台茶叶合作社今年在本乡柯楼村建成1000亩的高标准茶园示范基地。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有实力的茶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带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商城县黄柏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汪岗乡以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为茶农带来了实际效益,原来发展的万亩茶园自愿服从公司管理,今年新发展的茶园又主动纳入公司规划。三是鼓励能人大户承包。注重扶持有一定茶叶管理经验和种茶积极性的大户和能人,从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扶持,激励他们下田上山承包茶园。四是提倡乡村干部承包。对乡科级干部,凡是承包一定面积茶园的,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工资照发、奖金照拿,并且优先给予提拔使用。
三、打破制约点,建好茶基地
在今年新茶园建设中,县委、县政府突出集中连片,注重规模开发,实行土地流转,提高建园标准,为机械化采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快土地流转,连片规模种植。积极引导和组织茶农采取租赁开发、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土地置换等方式,鼓励实行土地合理流转,使新建茶园连片成方、规模经营,为今后的茶产业高效益打下了基础。如金刚台乡刘小坳村、河口等村租赁群众山坡和田地,开发新茶园900余亩;金刚台茶叶合作社充当业主,在柯楼村集中连片新建茶园1000亩;汪岗乡余新湾、汪岗、古井3个村6个村民组群众自愿通过土地置换,新建700亩无性系茶叶示范基地。二是实行标准化建园,谋求机械化管采。在茶园建设中,严格质量把关、规范技术操作、提高建园标准,按照适应机械化管采的技术要求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积极打造标准化精品茶园,为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管理、全季节采摘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瞄准突破点,壮大茶经济
县委、县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广开投资渠道,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品位,放大经济效益,真正促使全县茶经济不断做大做强。一是广泛招商引资,实行多元投资。结合县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投资茶叶基地建设。苏仙石乡引入信阳五云集团公司与商城其鹏茶厂合作,成立了信阳龙潭茶叶公司和茶叶生产合作社。二是茶叶旅游结合,促进综合开发。采取茶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用整体出让、出租茶园经营开发权来吸引投资,做大做强茶文化。金刚台乡在刘小坳国家地质公园上建茶园、下建生态观光园,以红军洞群红色旅游作衬,以茶园绿色生态游为景,红绿相映互为一体,实现旅游效益和茶园效益双丰收。苏仙石乡在旅游路两旁发展了生态游、农家游、茶文化游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带。
五、强化保障点,做好茶文章
推进茶产业开发,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有过硬的措施作保障。一是成立茶产业开发办公室,解决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二是制定文件,政策引导。下发了《关于2007―2008年度进一步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分解了茶叶基地面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三是强力推进,分类指导。相继召开了一系列的座谈研讨会,现场观摩会,专题研究解决茶产业开发过程中的转变机制、规模种植、标准建园等关键问题,大大增强了茶产业开发指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四是严格奖惩,强化督导。对各乡镇茶产业基地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全县茶产业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方春雷,男,河南省商城县人,商城县人民医院工作,统计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