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国60年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1949―1978年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研究,并运用其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由政治经济学教育一枝独秀到多元发展的轨迹,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内容逐步多元化,形成了经济学的学科繁荣和各种教学流派的争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突出矛盾。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教育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强调本土化。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强调融合。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强调定量分析。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
  关键词:新中国;经济学;经济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7―0012―06
  
  建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教育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建国初期30年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学教育阶段、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济学教育阶段。前30年中国经济学教育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为主。后30年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由政治经济学教育一枝独秀到多元发展的轨迹,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内容逐步多元化,形成了经济学的学科繁荣和各种教学流派的争论。因此,总结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和特征,分析未来30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对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学教育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从1949-1978年的29年中,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研究,并运用其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的教育经历了以下阶段:
  1、1949-1953年过渡时期的经济学。这一时期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国家经济工作的重心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恢复国民经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同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的经济学主要是围绕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过渡时期的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包括生产力,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过渡时期的经济规律等”。这一时期经济学的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教育为主,同时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系统介绍。对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发表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宣传教育。
  2、1953-1957年“一五建设时期”的经济学教育。从1953年起,开始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时期,“一五建设时期”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学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等问题。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毛泽东关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王亚南用《资本论》的体系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寅初的人口论等。这一时期经济学的教育仍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对西方经济学只限于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介绍和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判。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中各种思想、观点和争论此起彼伏,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3、1958-1977年的计划经济理论教育。从1958-1960年随着大跃进的开展,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学教育的活跃气氛消失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受到压抑,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教育的学术色彩逐渐淡化,政治色彩逐渐浓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经济学研究基本处于停滞时期,一些经济理论迫于政治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歪曲和篡改,批判唯生产力理论、资产阶级法权、批判按劳分配、批判商品经济。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教育突出计划经济理论教育,强调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四统;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济学教育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学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初期政治经济学一枝独秀,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被排斥的现代经济学登堂入室,经济学思潮的逐步多元并发,促进了中国经济学学科的建设。总体来看,中国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围绕着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为主线来进行研究。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学在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中心主题是研究改革,发展是作为改革的目的放在改革的框架中。在理论上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解释,在政策上为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改革呼唤着新的经济理论,也为理论探索创造了宽松环境。整个80年代是中国改革经济学形成并走向繁荣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从陈旧的思想框框中摆脱出来,突破一个个理论禁区,推出一个个新观念和新思路,各种经济学理论破土而出,从协调改革、所有制改革、宏观改革、产权改革、体制变革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形成了对经济改革政策的影响。在改革问题研究的同时,又从理论与政策两个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由贫穷落后向繁荣发达的转变。中国经济学的围绕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开展经济学教育。其演化轨迹如下:
  1、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时期的经济学教育(1978-1984)。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改革方面,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了市场机制,开始发展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围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争论,我国经济学研究范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恢复本来意义上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当时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要清算“极左”路线对经济理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全面反思社会主义经济学,试图“回归马克思传统”。在经济学教育方面适应恢复高考以后77级和78级学生进校的教学需要,形成了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在这一阶段,从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来看,从理论经济学到应用经济学都有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即统一于一种“理论范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式”,其他部门经济学课程都以它为理论基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总体认识是:传统政治经济学是被修正过的,没有正确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加进了许多斯大林的观点,同时过分地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现成公式和现成“提法”,而没有创新与发展。因此,主张在还原的基础上,只要经过适当的修改或补充,并加以“创新”就可以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学。
  2、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的经济学教育(1984-1991)。1984年十二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已经看到,传统政治经济学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反映,同正在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根本对立的,仅仅对其修修补补,简单地回归马克思传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办法是彻底摒弃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进现代西方经济学,重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现代经济学。这一时期,在引进现代经济学方面,最先引进的是作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专业开始开设西方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和学习的重点转向发展经济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和学习的重点又转向了新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各种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在国内被翻译和出版,这些著作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析技术等方面基本上能够与现代经济学接轨,促进了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和中国改革实际的结合。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全面引进并与我国改革实际相结合,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引进西方经济学的阶段(1992--2003)。“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学界开始综合、融合和创新各种经济学说,重新构建当代中国经济学体系,1995年第10期《经济研究》发表了樊纲教授的《“苏联范式”批判》,宣告了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终结,并由此引发了一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主张创建一个在范畴和方法上与西方经济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二是主张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创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综合理论体系;三是主张以现代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构造中国的现代经济学体系。四是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特征出发,主张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建立中国发展经济学的体系。五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的特征出发,建立转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苏联范式,二是综合各种理论,进行中国经济学的融合创新,建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新体系。
  4.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以规范化和国际化为主线的经济学教育(2004年至今)。这一时期以规范化和国际化为主线进行经济学教育,同时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强调政治经济学,“马列工程”。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改革进程的加深,以及中国“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中国经济学的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学人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要把现代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首先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应该是符合世界惯例要求的。作为经济科学的理论既要符合经济科学的国际学术规范,又要形成对中国问题的解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是为了培养和造就能够在制度上创新、在社会生活中创业、在社会发展中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经济建设和管理人才。通过本土化的过程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通过国际化在遵循国际学术规范条件下,更好地解释中国的现实,把中国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学逐步开始以中国问题的国际化为主体进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开始构建基于中国事实的,具有国际规范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展望
  
  (一)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趋势
  1、复合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综合化,学科综合化的趋向加剧,经济学科与数学、信息技术、统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合,经济学学科的复合化使经济学教育也出现了复合化的趋势:一是经济学培养目标定位的复合化,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观念+诚实+才能。观念就是要树立市场经济的创新观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利益观念、差别观念、动态观念及交际观念;诚实就是要具有诚实的品格、社会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才能就是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操作能力。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复合化。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和氛围教育的复合化。素质教育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教育。能力教育包括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操作能力的教育。方法论教育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人格相结合、严谨与自由相结合。氛围教育强调形成开放、宽松、公平、竞争。三是教育内容上的文理复合与渗透。经济学教育应该致力于既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以社会文明建设需要为依托的,又要使学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还要使学生增进对自然知识的了解,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渐成为经济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复合化趋势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高素质具有多种实验能力的经济学科人才。
  2、本土化趋势。经济学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是适应中国经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或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在培养目标设定上,应该立足于中国,面向世界。为了实现立足中国,经济学教育出现了本土化趋势,即强调借助于国际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经济问题,形成基于中国本土事实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教育未来要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规范化的分析方法、模型或者基本原理来回答我国现实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一个既在学术上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又符合实际的解释,同时又能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土化趋势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加入一些体现中国国情的课程,包括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加入中国的一些案例。在经济学教育中要有中国经济史,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国情。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趋势要求我们在经济学教育中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只有保留自己的特色,才不会在国际化进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也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学界凸显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与贡献。
  3、国际化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一是培养目标的国际化。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突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培养有国际意识、有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国际竞争性的人才。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在课程设置、教材、课程内容安排上逐步体现出了国际化的趋势,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国际化。三是教学人员和学生的国际化。大量聘用外籍教师进行教学,引进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国内学生出国留学学习经济学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学生也来中国学习经济学。四是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经济学教育资源的国

际配置和资源共享成为一种趋势。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表明经济类人才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优势,而且应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人力市场的竞争中更具适应性和竞争力。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以国际标准指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改革,大胆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加快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进程。
  4、现代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学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被迅速应用到社会经济与工商业实践中,这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经济学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学教育的现代化,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日益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在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网络教学,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其它先进教学设备,逐步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生动、直观、信息量大,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图像及案例,不仅可以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增加其感性认识,拓宽其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5、多层次化趋势。一是培养目标的对多次化。即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多层次化趋势,未来经济学的教学既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教育”为核心。二是经济学教育模式多层次化。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对经济学人才多层化的需要,通过教育模式多层次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三是教育内容的多层次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经济学的一些核心出现了初级课程、中级课程和高级课程的划分。
  
  (二)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突出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教育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强调本土化。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在研究方法和科学规范方面,同国际接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借鉴作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经济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就是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联系中国实际,生动形象地教授给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承认外国经济学在其推理分析等方面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又不盲目推崇、生搬硬套。要学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中西方经济的差异。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就是注重“中国问题的国际化”,采用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2、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强调融合。目前从中国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来看,基本包括两大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3、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强调定量分析。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来评价、判断和研究,它们之间有不同也有联系。定性分析方法一般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它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一般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它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4、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经济学教育的专业化是指通过专业分工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的专业化体现了经济学学科的分工和专业化趋势。但是专业分得太细,重视专业教育,急于培养有用之材,忽视综合教育,造成知识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缺乏较深厚的素养和全面综合素质,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会创造。因此需要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在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综合化教育,强调基础理论教育,特别是基础理论上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赵晓雷,中国现代经济理论:1949--200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2]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2。
  [3]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争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4]张军,中国现代经济学开放历程:从批判到融合[N],经济观察报,2005―06―26。
  [5]樊纲,“苏联范式”批判[J],经济研究,1995,(10)。
  [6]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J],比较,2002,(1)。
  [7]吴敬琏,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J],比较,2003,(4)。
  [8]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9]彭文平,21世纪经济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蒋少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