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商业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内涵、内容、结构和功能四个方面对国内商业文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概念、主体和研究对象三个方面对商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总结;运用频次统计总结归纳商业文化包括商业环境文化、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企业文化、商业制度文化、新商人文化七大内容;总结归纳商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对商业文化的功能进行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对消极功能的研究不足,最后讨论商业文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商业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
  商业文化的内涵
  自1989年胡平提出商业文化概念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定义,但关于其内涵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归纳和对比商业文化现有定义和内涵后发现,现有商业文化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商业文化概念、主体以及研究对象三个方面。
  (一)商业文化概念
  为了从思想上和文化上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创造适宜的氛围,原商业部部长胡平于1989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商业文化概念,将商业文化定义为渗透在商业流通领域各个过程和商业行为、各行各业里的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这一概念,国内学者们对商业文化展开研究,有些学者的看法与胡平的看法较为一致,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
  通过总结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商业文化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和表述,一种沿用了胡平对商业文化的定义,认为商业文化源自于流通领域,是流通领域的一种文化现象。许波(1995)将商业文化定义为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同文化的多层次结合,向力力(2000)认为商业文化是商品流通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过程、各类商品所创造、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马伟云(1994)、蒋广源(1997)、郑付海(2008)等。另一些学者认为商业文化是来源于人类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庞毅(1990)将商业文化定义为积淀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姜长宝(2004)认为商业文化是通过商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而表现出来的商业主体的价值观、指导思想,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还有李小东(1991)、廖乃帜(2012)、胡筝(2005)、单红波(2016)等。
  上述学者在给出商业文化的定义时,通常直接给出对商业文化的认识,进而对商业文化的其他内容进行阐述,而没有对形成认识和定义的原因进行解释,造成了商业文化来源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不利于商业文化后续研究的开展。既然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两个来源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需要对两种来源的关联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商业文化的概念内涵。
  商业范畴中包含流通业。商业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其内涵和范畴不断发生演变,人们对商业范畴的认识主要有商品交换论、分配或配给论、商人论及商业部门论。商业的基本内涵是商业主体及其商品买卖活动媒介的商品流通体系(蔡文浩,1991),在商业范畴演变过程中,商业经历了从商人商业到组织化商业的过程,但是有学者认为商人商业和组织化商业仍不能涵盖丰富的商业实践,提出将流通业作为新的商业范畴,商业范畴最终演化为流通业(石秀和、陈阿兴、沈宏超,2002)。商业文化概念提出时,商业范畴即为流通业,当时我国正处于市场經济改革起步时期,为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进行流通体制改革,商业从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因此商业文化的最初提出者胡平将商业文化定义为渗透在商业流通领域各个过程和商业行为、各行各业里的文化。
  商业是流通的主导者。商业与流通有紧密关系,商业和流通都是社会再生产环节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环节,本质都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郑延,1991;梁文,1991),所不同的是,两者在商品交换中扮演不同角色。商业是商品流通组织者,是流通领域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李金轩,1992),商业活动使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完成商品形态转换(庞毅,1990),没有商业,产品便不能进入流通领域,即使进入流通领域也不能成为商品,也就不会产生商业文化。可见,流通由于具有商业活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有学者认为商业文化是研究商业活动中的文化现象。
  商业范畴包括流通业,专门组织商品流通、媒介或商品交换等活动,是流通的主导者和实践者,在其运行过程中会有商业文化存在和发展(林文益,1990;钱江、潘忠贵,1999),源于流通领域的文化必然源于商业活动,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文化在根本上源于商业主体所从事的商业活动。
  (二)商业文化主体
  国内研究者对于商业文化主体的认识也尚未统一,有学者强调人在商业文化创造和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将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作为商业文化主体。马伟云(1996)将商业文化总结为人类创造力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体现,是人类从事商业活动所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称(廖乃帜,2012),孟铁(1998)认为商业文化是商品所有者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商品,郑付海(2008)将商业文化定义为商业人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也有学者将商业企业作为商业文化主体,海克诚(1995)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企业在其产品、服务和营销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组织精神,李茜(2016)认为商业文化是组织的经营哲学,代表组织的文明、标准和管理水平。
  由于商业文化源自于商业活动,商业主体在商业实践活动中创造商业文化(蔡文浩,1991),因此商业主体便是商业文化主体。商人是商业的人格化,商人是商业文化天经地义的主体,商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黄焕山、熊正安,2006)。在商人商业阶段,商业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而在组织化商业和流通业阶段,商业活动则开始采取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进行经营,也仍然有一部分处于自然人地位的商人(石秀和、陈阿兴、沈宏超,2002)。同时由于商业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特征的商业文化(贾鸿、罗勇,1994),因此国家也是创造商业文化的重要主体。综上,商业文化主体包括处于自然人地位的商人、处于法人地位的企业组织以及国家。   (三)商业文化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商业文化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国内学者对于商业文化研究对象的看法和表述较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形态说、总和说。形态说的代表学者庞毅(1990)认为商业文化是指积淀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因此认为其研究对象应该理解为积淀在人类长期商业活动过程中与商业活动直接关联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蒋广源(1997)将商业文化总结为文化观念、商业意识、商业道德、商业价值、商业作风、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等。周俊敏(2004)认为商业文化研究对象是体现在商业活动中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理想追求、生活情趣、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及其艺术表现、展露形态的总和。总和说的代表学者林文益(1990)认为商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钟苏英、黄浩生(1991)认为商业文化是历代商业工作者为主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形态说侧重于强调商业文化是精神形态上的文明成果,总和说则强调商业文化既包括精神文明成果,也包括物质成果,物质成果是精神成果的具体表现。
  另外还有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商业文化进行解读,马勇(200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商业文化,认为商业文化具有经济要素性质,将其作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来研究。胡筝(2005)从生态学角度对商业文化进行研究,认为商业文化具有生态性特征,是一种将自然、经济和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是商业活动与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之间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刘建生、张宇丰(2016)认为,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商业文化是一种组织内部成员商业行为的稳定预期和共同价值评判标准。不同学科视角的研究使商业文化理论更加全面,人们对商业文化的认知角度更加丰富。
  商业文化内容
  商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抽象概念,通过不同载体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商业文化不同方面的内容。胡平将商业文化内容总结为六大方面:商品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企业文化、新商人文化。后续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他们提出的商业文化内容与胡平提出的六大方面内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单红波(2016)认为商业文化内容为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商业道德文化、新商人文化与商业精神六个方面,朱培元(1997)认为商业文化内容有商业经营成果、商业理念、商业经营哲学、商业伦理道德、商业风尚以及商业制度等。
  为了明确商业文化内容,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学术网站,以商业文化作为篇名关键词搜集了自1989年商业文化概念提出以来至2016年间共58篇国内学者研究商业文化的文献,并从58篇文献中筛选包含商业文化内容、层次、构成要素、基本形态等有关商业文化内容的文献23篇,对文献中出现的商业文化内容进行频次统计。为了使统计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本文仅在表中展示出现频次为2次及2次以上的内容,出现频次为1次的内容如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商业审美文化、消费文化等不在表中列举。同时为了避免统计无意义的情况,将表述不同但含义相同的用词进行合并,如将与商品有关的文化以及商业产品文化合并到商品文化,将商业组织制度文化合并到商业制度文化,组织或单位的商业文化和商业组织文化合并到商业企业文化,将商业设施与设备文化和市区和商业街道文化合并到商业环境文化,最终整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商业环境文化、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企业文化、商业制度文化、新商人文化在商业文化内容方面得到更多文献的认同。选取出现频次为5次及5次以上的内容,据此总结商业文化的七大内容,即商业环境文化、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企业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和新商人文化。
  商业环境文化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是商业活动外部环境的文化形式,对商业主体发挥较强文化感染力、驱动力和约束力,侧重于研究商业建筑的文化意蕴、经商的社会心理环境、城市环境文化、商业运行秩序、环境文化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人的文化素质等(胡平,1992;胡筝,2005)。商品是商业运作主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是商业文化重要的物质表现形态,没有商品文化就没有商业文化,商品文化指商品生产、设计、包装、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文化价值,侧重于研究商品文化特色、审美功能、时代感与适应性、市场形象和社会功能等(胡平,1996;贺名仑,1999)。商业营销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具有很高的技巧性,主要包括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具有文化品格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及以文化观念为前提的营销手段与营销服务,营销文化促进商业文化的实现(贺名仑,1999;黄跃辉,2005)。商业伦理文化指在商业活动过程中,调节商业从业人员之间、商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各个消费领域、消费层次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原则和惯例,侧重于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商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商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等(胡平,1992)。商业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商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胡筝,2005)。商业制度文化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领域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是商业运作有序进行的保证(贺名仑,1999;胡筝,2005)。新商人文化是指新商人要具备德智美情四个方面的高素质,德即商业道德,就是要树立商德;智即智力,要发挥智力制定正确经营策略;美即人格完美,指美好的内心世界和仪表风范;情即感情、情谊,商家与顾客要有情感的交流(胡平,1996;王兆祥,2008;刘建湖,2006)。
  本文總结归纳的商业文化七方面内容与胡平最初提出的六方面内容相比增加了商业制度文化,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商业文化进步的必然要求。其一,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对完善商业文化内容、保持商业文化系统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其二,商业制度文化是对原有商业文化主要内容的完善。商业制度对商业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商业市场有序运行,使商业主体在一定制度约束下开展商业活动,正确面对商业市场中的竞争。其三,商业制度文化的加入更加有利于商业文化与市场环境进行互动。   商业文化结构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同时是一个系统概念,具有一定的结构。国内学者对文化结构的描述方法大体有四类:文化形态、文化要素的作用、人的活动形式、文化系统的内在联系(李小东,1991)。国内学者大多根据文化形态对商业文化进行结构划分,有些学者将其结构划分为两部分,有些学者划分为三部分。较为宽泛的划分是将其结构划分为两种形态,包括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肖建华,1991),称为商业精神文化和商业物质文化(方海霞、金新元,2015)。也有学者将商业文化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如唐炎钊、蔡勇杰(2010)基于文化層次理论将商业文化划分为基本假设、价值观体系、行为和物化行为三部分,张黎(2009)和李勇军(2006)将商业文化结构划分为商业物质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和商业精神文化,蔡文浩(1991)、胡筝(2005)等学者也均将商业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这种表述和划分方式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虽然以上划分方式呈现的表述结果并不一致,但本质上都是将商业文化结构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表层三部分。核心层对应唐炎钊、蔡勇杰(2010)提出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体系和张黎(2009)、李勇军(2006)提出的商业精神文化,是商业文化深层次内容,指商业主体的价值观、商业思维、审美情趣、商业习惯等精神形态的内容;中间层对应上述学者提出的商业制度文化,主要指店规行约、管理方式、商业组织机构以及管理法规等;表层对应上述学者提出的物化行为和物质文化,是商业文化核心层的物质体现,主要指商品质量、品种、造型和包装,商业建筑设施和设备等。
  本文认为上述学者的划分方式仅将商业文化的静态形式纳入商业文化结构,作为产生于商业活动的文化现象,动态商业行为必不可少。朱培元(1997)和马勇(2003)将商业行为文化作为商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商业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等都需要通过商业主体具体行为表现出来,贯穿在商品购、销、调、存等业务活动中,商店售货员展示商品的方式,接待顾客的态度、语言、动作等动态商业行为均体现商业文化,称为商业行为文化。
  综观商业文化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商业文化首先是商业主体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自我商业意识(许波,1995),逐渐发展形成商业精神、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伦理等精神层面内容,即商业精神文化。通过商业活动进行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交换,精神层面的意识需要一定载体体现出来,商业精神文化即物化于商品、环境、设施中形成商业物质文化,人格化于服务、管理、营销中形成商业行为文化(郑付海,2008)。随着商业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商业活动的进行不能仅依靠精神层面内容,需要在整个活动领域形成统一的、制度化的规范,从而形成商业制度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渗透在商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处于商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是商业活动最高目标和宗旨的体现,决定商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等,商业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是商业文化中最难改变的部分,也是竞争对手最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商业制度文化处于结构的中介层,连接商业精神文化与商业行为文化,商业制度文化的形成受到商业精神的影响,并对商业行为起到控制和约束作用。行为处于结构的次外层,由商业中一系列实践活动组成,是商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商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体现商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内涵与要求。商业物质文化是商业文化表层的构成部分,包括商品、环境、设施等内容,是商业文化载体,本身体现商业文化。
  综上,本文认为商业文化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商业精神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商业行为文化-商业物质文化。
  商业文化功能
  文化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功能,能够引导人们达成既定的目标,研究商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即是为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以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总结归纳国内学者对商业文化功能的研究发现,商业文化的功能多达十五个,各功能的具体含义见表2。
  通过总结分析商业文化功能的现有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商业文化功能的探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忽视了对商业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探讨。商品经济本质上具有金钱至上、个性自由张扬的特点,在此环境下形成的商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成分(王兆祥,2008),而现有研究中鲜有学者对商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进行讨论;二是未能给出商业文化具有种种功能的原因。商业文化并非凭空具有各种功能,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商业文化功能可从其结构中找到依据。
  研究展望
  第一,对商业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进行探讨。商业文化内容体现在七个方面,但对其具体内容和表现要素的表述尚不够明确,需要未来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
  第二,探讨商业文化内容与结构的关系。结构和内容属于商业文化系统中的不同层次,结构是商业文化的抽象层次,内容是商业文化的具体层次,同一系统的不同层次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将抽象层次与具体层次相结合,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对商业文化更加全面和多维的认知,更加深刻地理解商业文化,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构建商业文化。
  第三,加强对商业文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功能是商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明确商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对功能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功能的来源,从结构的角度对商业文化功能进行阐释,以达到发挥商业文化不同功能的目的。
  第四,针对商业文化消极功能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文化积极功能的一面,消极负面的功能很少有学者提及,未来研究应对商业文化中消极负面的功能予以关注,找出消极功能产生的原因和要素,以不断祛除商业文化中不利于商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更好发挥商业文化的积极功能。
  第五,商业文化的未来研究需运用多学科理论、多种研究方法。商业文化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研究时需运用多个学科理论。目前关于商业文化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商业文化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今后可通过扎根理论、案例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不断丰富商业文化理论内容,促进商业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茜.商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2.刘建生,张宇丰.中国传统商业文化论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6)
  3.方海霞,金新元.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
  4.单红波,张耀宇.关于商业文化对消费文化渗透与引导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5.姜长宝.商业文化的经济效应探析[J].商业文化,2015(2)
  6.方海霞,金新元.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7.何星亮.文化功能及其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5)
  8.廖乃帜.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商业文化差异探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2)
  9.唐炎钊,蔡勇杰.基于商业文化视角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10.张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文化构建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2009(35)
  11.王兆祥.商业文化的现代特征与创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08(9)
  12.郑付海.关于现代商业文化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8(24)
  13.刘建湖.再论商业文化内涵[J].商业文化月刊,2006(19)
  14.李勇军.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的变迁[J].江汉论坛,2006(12)
  15.黄焕山,熊正安.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比较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06,20(2)
  16.黄跃辉.商业文化对消费文化的适应与引导的思考[J].商讯(公司金融),2005(6)
  17.周俊敏.重新认识商业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4)
  18.马勇.商业文化的经济学解释[J].商业文化月刊,2003(4)
  19.胡筝.对商业文化的哲学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2)
  20.石秀和,陈阿兴,沈宏超.试论商业范畴[J].财贸研究,2002(1)
  21.薛光明.浅论当前商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主要表现[J].上海商业,2001(9)
  22.程锦川.商业文化的功能与运作[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1(2)
  23.贺名仑.商业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C].商业文化精品文库,2001
  24.向力力.文化立商:现代商业发展的新战略[J].理论前沿,2000(17)
  25.钱江,潘忠贵.商业意识与商业主体的自我完善[J].商业经济研究,1999(3)
  26.王一士.商业业态与商业文化关系浅谈[J].商业文化月刊,1999(4)
  27.孟铁.论商业文化之内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2)
  28.朱培元.论商业文化的功能与基本形态[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1)
  29.蒋广源.应当重视对中华商业文化的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2)
  30.刘克伟.浅谈商业文化[J].上海商业,1996(6)
  31.胡平.走向21世纪的中国商业文化[J].当代思潮,1996(3)
  32.胡平.中国商业文化新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6(6)
  33.许波.从商业发展史看商业文化[J].商业文化月刊,1995(3)
  34.海克诚.重视商业文化建设 塑造良好企业形象[J].上海商业,1995(4)
  35.文泽.商业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J].商业文化月刊,1994
  36.贾鸿,罗勇.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J].江苏商论,1994(6)
  37.马伟云.提高商业文化含量 塑造现代企业形象[J].道德与文明,1994(5)
  38.胡平.商业文化学的基本构想[J].财贸经济,1992(4)
  39.李金轩.从多角度认识商业的地位[J].商业经济研究,1992
  40.宋醒民,姚海明.商業文化:涵义变迁及其建设[J].当代财经,1992(11)
  41.钟苏英,黄浩生.对商业文化主要内容的探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1991(z1)
  42.郑延.论流通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1991(2)
  43.梁文.对商业地位的再认识[J].商业研究,1991(8)
  44.肖建华.简论商业文化[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1(4)
  45.蔡文浩.浅谈商业文化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J].社科纵横,1991(1)
  46.李小东.商业文化及其结构[J].商业经济研究,1991(6)
  47.庞毅.商业文化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浅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1)
  48.林文益.商业与商业文化[J].经济经纬,199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