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宇驰

  一、概述
  
  所谓剩余劳动力,实际上是就业受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和其他因素制约的劳动年龄人口,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相对有限。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几,剩余劳动力已超过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政策的失误,造成了人口持续增长和有限耕地的日益减少。农村人口过多,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又有限,于是造成了现在农村社会积压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状况。
  2 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制约了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由于历史原因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政策等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填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岗位空缺,城市劳动力也难以到农村就业,以弥补农村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如目前的户籍制度、生育制度、就业制度、升学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等都广泛的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的就业,不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大市场。
  3 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减少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是和劳动力的投入成反比的。农业技术越进步,一定耕地面积上所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少。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以往主要以人为主的劳动方式,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量,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被排挤出来。
  4 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合理、低层次的产业结构,降低了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以前的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是在短缺经济下进行的,对农产品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而目前,农产品买方市场已形成,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原有产业结构形成压力的同时,一定时期内经济效益会下降,导致农村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的削弱,从而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
  
  三、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现阶段,乡镇企业仍然是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虽然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只要注意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就能使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农村内部就业能力。例如,农民可以建立自己的实行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的养猪企业,从而比以前单纯从事饲养的工作多出了几个环节,从而可以更多地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 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在农业水利、生态和农村道路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利用这一契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村就业高峰,抑制未成年劳动力直接进入就业队伍对农村社会造成的就业压力,延缓就业高峰的到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实现多渠道就业,拓宽就业门路。
  5 加大对外劳务输出,扩大农民的就业路径。近年来,我国每年都要对西亚和非洲输出大量劳动力,其中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一来可以在支持那些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扩大本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再者利用我国的富裕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来弥补那些国家劳动力短期的不足。这些输出国外的劳动力的收入往往比国内同等条件的劳动力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顺利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个重大问题,关键的也是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全面发展本国经济,也就是不仅要发展工业,同时也要推动农业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相互协调。
  
  四、总结
  
  目前,中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等是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3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