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在中职历史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少梅
摘 要: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历史课由于学生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教材,加上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等原因,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附课的地位,因而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随着近日中央“十二五”教育改革方案的公布,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也被提到重要的高度,给中职学校历史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中笔者根据近年中职学校历史课教学实践,从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心里特征,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历史知识等方面来分析大家所面对的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学对象,要根据这一客观现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出一些实践证明对该课程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现状;因材施教
历史学科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 而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在全民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历史课的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可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在中职学校从事历史课教学的广大同行却普遍觉得现在的历史课的确越来越不好教了,甚至比高中的历史教学要难得多。除了中职培养学生的目的和普通高中不同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外,笔者以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对象的把握和分析不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是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职校的学生与普高学生的现状相差很大,他们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历史知识等方面现状都对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因而,要想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好,首先应该多从分析这些学生的现状人手,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下面,笔者通过对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的深入分析,来简单谈谈本人对职业学校如何因材施教,开展历史课教学的体会。
一、中职学校学生及其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现状
1.大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来自有关权威机构的统计表明,当前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比大于普通高中,他们从小就在长辈的呵护和溺爱中长大,这种呵护和溺爱造成了性格养成的缺失。不难发现,职校中的许多学生渴望体现个人价值的思想特别突出,内心有积极上进的一面,但往往表现出狭隘、偏执、任性、个性张扬等性格弱点,尤其怕学习怕吃苦:他们既很想把成绩搞上去,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总是不能持之以恒。每次经老师一说就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但过不了几天,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许多同学都是语言的伟人,行动的矮子,每当期末考试一下来,大部分同学考得并不理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些独生子女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学习经常是老师抓就学学,老师放松了就不学。
2.许多学生的家庭现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现在上中职的许多学生,家长们长年在外地打工或者经常出差,这部分学生有的跟着爷爷奶奶,有的跟着外公外婆,还有的干脆以校为家。孩子生活由上一辈老人,孩子们在家缺乏父母的管教,学习自然也就没放在心上。在家中,因为父母不在,很少有人让他们参加劳动,所以,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家庭教育成效微乎其微,而社会不良习气对他们影响却是非常的大,因此,这部分学生成绩差,缺乏正常的家庭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正确引导是主因。
3.学生的学习基础总体比普通高中生差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考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和学习技能总体都不如普通高中生,由于从小成绩就不好,他们就自然成了所在各班中的一小部分后进生,不可否认,某些学校为抓升学率,只注重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早把他们淡忘了。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渐渐形成了在家没有父母管,在校没有老师抓学习的现象,自然而然成绩是越来越差了。因此,他们既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的厌学思想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这些到职校来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时分数在普通高中录取线以下,实在没学校可上的学生。
4.大部分学生的历史知识非常贫乏 近年来,每当接触到新人校的中职学校学生时,我们发现中职新生的历史知识普遍都非常的贫乏,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以前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而历史知识,大多要花时间去理解去记忆,而这些学生又不想花时间去理解去记忆,所以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比起其他学科来往往更少的可怜。就连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谁建立的?这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一个班级中往往都有很多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如果是出一道根据史料进行分析的试题,能展开分析的同学更是没有几个。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1.针对这些学生性格特点,先育人再教书
英国思想家欧文说过:“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学校不仅对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还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学校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态度,师生关系和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等都将对学生的性格产生影响。学生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品行,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因此无论学校还是教师,育人的重担将超过授业解惑。
既如此,我们承担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任务的广大中职学校的历史老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也要象班主任那样,在学生的性格改造和习惯养成方面下一番功夫,多与学生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更好地帮助他们改造不良习性,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真心喜欢与历史老师交往、交流,从而慢慢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另外,同事同行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互通育人心得,强化整体育人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在中职学校同学们普遍喜欢历史课的良好氛围。
2.老师家长齐抓共管,让学生同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一个高素质学生的成长,往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亲和力、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学校教育和授课教师无法取代的。尽快让这些不太负责任的家长了解孩子处在当前社会处于复杂转型期,在社会教育极为不健全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让家长知道,一个没有责任感怕吃苦的孩子,一旦老师要其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就非常不习惯,千方百计逃避,上课不安心听讲,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基于此,学校要充分与家长沟通交流,教会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如让家长们有意识地培养其竞争
意识,平时应多让孩子参加劳动,大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家长学校才能共同起到作用,我们的学生才能受到更好更全面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的历史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才更得心应手。
3.培养兴趣,开发教材,探索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新模式
针对当前中职生普遍历史课基础知识差的现状和历史学科的学科教学特点,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两个方面改进中职学校历史课的教学。一方面,应该不断提高这些历史知识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首先通过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从喜欢历史老师到喜欢历史学科这一途径,是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效途径,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特别重视,力争做得更出色;其次,应通过图片,资料,投影,电影,等多媒体教具和数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将历史课上得生动有趣;再次,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艺术,用风趣幽默而且动听的语言去讲解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最后,应结合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在教学中尽量开展历史故事比赛,历史年代大串线,历史剧评说,历史小游戏等形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另外一方面,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历史教学侧重点加快教材的开发。各中职学校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人才 培养方向重点,力争尽快编写出与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结合紧密的本校历史课教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职业学校历史教材的编写,不能比照普通高中生的历史教材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面面俱到,而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难度和深度,并适当扩大本专业方面的历史知识内容,如对学习烹调的学生,学校应开设中外烹调发展简史为主的专业历史课,对学习装潢建筑的学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写以中外建筑简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课程,让学生能通过上历史课了解到本专业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通过专业历史课的学习增加对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兴趣;其次,就是在知识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力争把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为一体,运用讲故事的文学手法,增加中职历史课本的可读性,编出一本教师容易教,学生喜欢学的好教材。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中职历史课的教与学还处于不断地探索发展中,但包括对历史课在内所有中职课程的教 学中,只要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创新,都会取得宝贵的教学经验。我相信随着,国家“十=五”教育改革的方案的出台实施,中职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中职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职学校历史教与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能够进一步尽快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学水平的质量一定能够上一个新台阶,并创造出适合当前中职教育历史课教学的新模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6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