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骋

  
  一、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
  
  1,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反映在资金层面上,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3万亿美元,储蓄总额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由外汇资金短缺变成外汇资金盈余,同时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在此条件下,我国完全有能力,也更应鼓励企业“走出去”,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技术和资源。截至2006年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净额达906.3亿美元,有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结构下,“走出去”的企业难以获得高效的金融资源。国内银行提供的服务刚刚起步,创新业务品种不多,一般商业银行提供的多是传统的担保业务,较为有效的只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专项贷款或其主导的银团贷款。而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同样以传统业务为主,其全球分布也很不均匀,难以在国外对“走出去”企业进行有效支持。
  2.国有银行竞争力提高后的内在需要。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长期困扰着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行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投入的资本而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解决,终于摘掉了头上“不良贷款率过高”的标签。这就等于把长期压在银行身上的一块大石头给搬走了。改制的深入和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改善了它们的国际信誉。随着建行、中行和工行陆续在香港和内地A股上市,大量资金血液流人了它们的心脏。加上多年的打拼和先进经验的引进,作为商业银行核心竟争力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虽然银行不能短时间内就拥有很高的内功,但它们至少显示了拥有一身好功夫的潜质。
  3.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管理美元资产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贸盈资的大量流入,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从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升值,带来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升值,因此银行资产以美元标价也是不断在增加的。这也使我国银行变得更强壮。工行、中行和建行三家银行在香港上市,共融资几百亿美元,再加上战略投资者的美元人股,数量庞大的美元给各家银行带来了不小的运用压力,加上美元贬值,银行产生了不小的汇兑损失。让这些美元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并购把美元进行投资,无疑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4.欧美金融机构受次贷危机影响。本次由美国住房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甚至欧洲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花旗银行在三个星期内两次冲减资产132亿美元,整个投资银行均遭受估值下调、盈利骤减的逆流。零售银行的处境也基本相似,保险公司手头也压着大量结构产品。目前,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大都十分低廉,其中不乏许多优质公司,其股价低于内在价值。股价的高低并不是决策是否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并不是从股价的高买低卖中赚取差价,而是希望投资于一家价格方面业绩比较突出的金融机构。但是,低的股价为中资银行的进入降低了门槛,节约了资金。并且,此时由于很难有其他机构出来竞价,人住欧美公司的政治阻力也比较小。
  
  二、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进入方式: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并购事件反映出,在进入方式上,由传统的新设境外分支机构为主,转为新设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参股并举。
  首先是继续争取新设境外分支机构。新设境外分支机构时间较为漫长,难度也较大,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实施以来,美国以反洗钱为由强化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外资银行在美设立分行受到各种限制。招行在2001年在纽约建立代表处,在2007年3月向美联储提出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这是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实施以来中资银行首次获准在美开设分行。招行在申请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中美两国银行业在法律环境、会计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申请过程中必须让对方更了解中国监管与美国监管的一致性。同时,设立分支机构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能够盈利。
  其次是加快实施境外兼并收购。仅仅依靠传统的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难以适应国际化进程。经验表明,战略性收购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提高市场份额、提高资本和资产回报率有积极作用。2006年资本排名前十的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并购不断壮大的。长期以来中资银行海外发展主要靠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这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一定差距。在这次并购浪潮中,我国银行对国外一些小银行采取了并购的途径进入当地市场,如工行并购印尼Halim银行,从而顺利进入印尼市场。
  最后是积极参股当地银行。当无法进行兼并收购时,参股就成为银行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通过参股可以获得股票的溢价收入,可通过参股进行银行间业务合作,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结算等相关业务。通过参股,中资银行有望快速获得服务海外客户的网络和技术平台。如工行以54,6亿美元购入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受益于中非贸易,工行的公司银行业务将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可观增长。南非标准银行将为工行带来的收益还包括,标准银行在非洲之外的网点,以及针对资源行业提供的银行金融产品。但是参股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中资银行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被参股银行的经营主导权。
  
  三、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结合国际银行并购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并购战略。
  1.积极稳妥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国际化发展是我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要跨国经营,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实施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二,中资银行在实质性拓展海外市场时,选择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入海外市场要进行多方位的考量,既可能采用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中的一种形式,也可能同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此外,也要充分考虑海外目标市场的准入管制和业务限制。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并购初期应该以中小银行为主,逐步增强实力。第四,银行并购最大的挑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只有把人员、业务、企业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壮大实力。
  2.从长期战略布局的角度可重点考虑综合化经营的并购战略。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多元化发展也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今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性合作或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开展综合经营。从国外银行业的并购趋势来看,并购形式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开始向混合并购转化。目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平安保险联手汇丰银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工商银行通过债转股直接持有长航集团的股份等更体现了监管当局鼓励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那么,中资银行的海外混合并购将可能成为国际化综合经营的首选路径。
  3.实行差异化的并购战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必要的差异化并购战略,应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从业务的互补上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来看,未来的海外并购战略重点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发展个人零售业务。零售业务以其风险分散、资本占用少、利润空间大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和大部分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二是通过并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其次,从资源的有效整合来看,应注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收购对象,包括其市场定位、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以及特有的网络、客户、产品优势、服务经验等。
  4.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并购的重点区域。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和投资应多关注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和部分亚洲市场,因为中国企业更容易驾驭和整合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而且新兴市场具有高成长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进入和中国有互补关系,在文化上认同感较强的高成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过多关注于欧美发达国家。
  5.选择正确的并购时机。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并购机会将大大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一举并购了韩美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日本经济衰退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并购狂潮,使市场上银行的数量锐减。在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不少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困境,伴随着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极大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并很好地进行研究,重点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银行进行并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6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