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警惕“人肉搜索”成网络暴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家平

  近来,“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从网络虐猫事件到火爆的“铜须门”网络丑闻,从辽宁女视频辱骂灾民事件到最近的重庆大三学生被逼退学事件,类似的事件几乎经常在网络上重复上演。
  “人肉搜索”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很难通过常规的搜索引擎有效查询。此时,谷歌等专注于搜索的企业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通过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工具,凸显着网络扬善惩恶的威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失去联系的亲朋好友,揭露一些事件的真相,让虚假丑恶无处遁形,让社会正义得到弘扬。可惜的是,在网络上“人肉搜索”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理性“惩恶”的网络暴力。网络“人肉搜索”典型的推进模式是,锁定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然后发动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曝光与其相关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个人信息。前些日子,重庆某学院大三学生“Die豹”,因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网民纷纷指责她“没人性”,并公布其个人资料,致使她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诸如此类的“人肉搜索”范例,显然异化和扭曲了“人肉搜索”,活生生地将“人肉搜索”蜕变为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为何屡屡被异化为网络暴力?个中原因,笔者认为与网络和网民的特性相关联。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广泛的参与性,让穿上马甲的网民具有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道德两面性――激情澎湃的虚拟道德潮水与现实正义坚守存在着巨大反差。网络上的道德激情往往是登高一呼、应者甚众,大批“网络义士”的声讨“热情”高涨、行动迅速。但是现实生活中,当遭遇到非正义行为,正义却又成为稀缺的物质,冷漠看客比比皆是。
  当网络便于网民充当“网络义士”或“网络民兵”之时,网络舆论的暴力倾向就不难理解了。运用侵犯别人隐私、触犯社会道德底线的方式来捍卫道德正义,“人肉搜索”就偏离了方向,走上了网络暴力之路。在正常的网络舆论环境中,言语的交锋应该秉持的原则是:让表达与辩论实现言论的“优胜劣汰”。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如果你的表达与多数人的意见、与主流的意见不一致,那么我就可以通过各种谩骂等非理性的方式教训你,通过各种争辩之外的如“人肉搜索”、隐私曝光等非常规的方式警告你。“网络义士”们认为自己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自己的行为就天然地具有了合理性。实际上这恰恰是网络非理性的表现。
  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必须用正义的方式来进行。试图用非正义的方式、非正常的力量来捍卫正义,到头来危及的却是社会正义。异化了的“人肉搜索”就是在道德正义的名义下实施的一种群体性非正义行为,理应为社会诟病、为网络冷落、为网民抛弃。毕竟,“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化倾向的形成有着较深的社会基础,指望网民以素质提高基础上的自律来自我扬弃恐怕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采取他律的措施来约束网民的非理性言行,运用规则的力量来引导网民走向理性。尽管网络实名制的做法值得探讨,但制订可行的加强网络管理措施却是必须的。
  加拿大著名传媒学家哈罗德・伊尼斯曾经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如果伊尼斯先生有幸活到今天,相信他会激情澎湃地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定义为“网络文明”。为了体现我们的网络文明,为了繁荣我们的网络文化,我们的网民该在自律与他律的双向作用下早日从暴力化倾向的“人肉搜索”中走出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4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