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年人力资源在内蒙古新牧区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天英

  摘 要: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其中,牧区青年的生活贫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是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因此在新牧区生态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内蒙古 新牧区生态建设 牧区青年 青年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它是一种“活”资源,物质资源是一种“死”资源,物质资源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加工和制造,才能创造出对人有用的物质财富。青年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革命的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
  内蒙古牧区位于中国北方,大兴安岭以西,燕山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河西走廊一线以北,中蒙、中俄边界以南,自西向东延伸三千多公里,边界线长达五千多公里,包括24个旗市,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60%。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受气候干旱化、高温化的影响,加上近50年来的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导致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严重制约了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威胁着北京、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导致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因素,更不是牲畜和牧民造成的超载过牧,而是“定牧”、搂发菜、挖药材、推广高产饲料地、滥采乱挖矿产资源、政府的牧区经济政策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实行“家庭承包制”导致的“定牧”是根本原因,其他掠夺性经营活动都是在“家庭承包制” 前提下实现的。近几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扎实的工作,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推进“退耕还林、退木还草” 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后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还存在一些问题。而长期以来,牧区青年的生活贫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也是影响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忽略的原因。
  一、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存在问题分析
  (一)牧民的收入水平尚未明显提高,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尤其青年牧民贫困严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草场的退化、自然灾害的加剧、草原畜牧业经营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内蒙古牧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整体出现贫困化趋势,至今牧民的贫困化形势极为严峻。按正常规律,贫困户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而如今,内蒙古高原牧区贫困户多为青壮年。以阿巴嘎旗为例,2008年,60%以上的贫困户户主年龄在21-45岁。原因有:首先,他们多为实施“草畜双承包”政策后成家立业,所得生产资料极为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其次,他们多为牧民最“富裕”的80年代寄宿到苏木小学接受基础教育。当时牧民都雇佣外来劳动力,这使他们一方面没有很好掌握畜牧业生产经营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超前消费习惯。这些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使独立生活后的他们沦为贫困户。
  2008年,全区农牧业户每户平均农牧业总收入为3.49万元,其中农牧业每户平均收入为2万元,牧业收入不到农业收入的1/3,外出务工收入为0.69万元;生产成本支出在0.5-1万元的户占30%,1-2万元的户占25.44%;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占总收入的19.8%,没有外出务工收入的户占46.13%。其中,大量的青年劳动力由于生产资料有限,进行低效率劳动;再加上不外出务工,收入结构单一,没能够发挥出青年劳动力的作用,这是目前牧民贫困人口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低素质人口的迁入使本身文化素质较低的青年牧民雪上加霜,草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牧区生态经济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是外部不合理系统的输入,人口迁移流动最重要的特征是文化素质流出地低于流入地。但是,对牧区来说,低素质人口的流入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却是个限制因素。因为迁入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该地区民族人口分布状况、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牧区旗迁入人口占自治区迁入人口的15.82%,其中牧区迁入文盲人口占自治区迁入文盲人口的23.3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6%,迁入人口的掠夺性经济行为严重影响了牧区青年的思想和成长环境。2009年对影响牧区青年成长的主要原因调查中发现,生活环境负面影响占53.7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占了45.80%,显然,迁入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及其后代。他们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低,另一方面增加人口规模,必然加剧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人文环境的污染,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
  (三)牧区整体文化技术水平偏低,牧区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牧区、对整个经济社会都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新牧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它是牧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是提高牧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牧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较高的比例。根据2009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关统计调查,我区农牧区劳动力资源中,文盲或小学未毕业人数占2.39%;小学毕业人数占10.21 %;初中毕业人数占44.58%;高中、中专或技校、职校毕业人数占24.3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5%;虽然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是偏低。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还是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轻人,他们文化素质低、又不懂技术,加上牧民本身说汉话水平差,进城打工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干,有65.18%青年都面临着这个苦恼,因此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这说明,相对偏低的素质已成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严重制约,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因此,在新牧区的生态建设中必须重视培养青年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怎样发挥青年人力资源的作用
  (一)加强牧区团组织对牧区青年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农牧区青年开展职业培训,对于进一步提高农牧区青年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从农牧区青年继续学习来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的学习方式占47.13%,因他们重返校园的几率很低,去城市通过打工学习又困难,因此培训学习是最好、最快的提升方式。2009年共青团鄂托克旗委员会联系实际,对返乡青年和农村“两后生”分别开展了实用技能和劳动预备制培训。他们对返乡青年紧密结合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组织并开展了相应培训,提升了青年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农民工,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加强了项目开发、创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农村“两后生”开展了劳动预备制培训,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组织农村“两后生”到技工院校参加6-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从而提升了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二)建设新牧区生态建设,牧民是主体,要充分调动牧民自觉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鄂托克旗牧民在旗党委领导下,从2002年开始,通过积极争取相继实施了六批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草原面积达775万亩,完成项目投资1.5975亿元。通过严格执行禁牧、休牧政策,开展划区轮牧,使鄂托克旗草原生态主体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围栏草地各项生态指标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建设前相比,植被盖度、高度、牧草产量及载畜量分别提高了30%、20%、23%和25%,各项建设指标均达到了预期效果。2008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到182.90万头只;繁殖仔畜88.68万头只,成活仔畜83.78万头只;完成草原生态建设189.6万亩,其中人工种草49.6万亩、草地改良40万亩、围栏草场100万亩;预防注射各种疫(菌)苗416.12万头只份;普查鉴定各类牲畜39170头只,淘汰各类种公畜857头只;实施2007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其中禁牧50万亩、休牧围栏50万亩、牧草补播50万亩。
  (三)构建以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乡村牧区青年组织网络
  要加强旗、乡、嘎查三级团组织建设。保持党团组织的对应设置,团旗委在区域内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团的工作和建设的职责。发挥乡镇团委、村级团组织的基础作用,把乡镇区域内的各类青年都纳入乡镇团的服务范围,形成以乡镇团委为核心、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广泛参与的乡村牧区团组织网络。
  目前我区农牧民参加最多的是党、团组织的活动,有37.85%的人都参加过,但还有37.29%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团体的活动;42.13%的人认为影响农牧区青年成长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场所和设施少;50%以上的人对团组织工作的评价比较满意。因此面对这种局面,建设新牧区生态环境,必须构建以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乡村牧区青年组织网络,让团青年自己去解决新牧区生态建设中青年人自己的问题,这样牧区青年才更快提高自身素质,才更有效地转移劳动力,更有效地脱贫;这样牧区人民与生态环境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世明主编.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4.
  [2]修长柏,试论牧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为
   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3]徐恒刚.内蒙古西部沙区荒漠灌丛植被及沙区生态建设[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鄂托克旗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