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内蒙古“三牧”问题的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静 孟 慧

  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牧”(牧业、牧民、牧区)问题。在现阶段“三牧”问题,即草原荒漠化加剧,牧业增产不增收、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障碍;化解“三牧”问题,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和战略重点。
  
   一、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牧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牧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态势呈非均衡增长。由于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慢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
  一是从绝对数来看,1978年,牧民人均纯收入18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元,相差113元;1984年,牧民人均纯收入57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49元,仅相差24元;而到2004年,牧民人均纯收入357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123元,相差4552元。
  二是从相对数来看,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1978年,牧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2.46%;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和1984年)内蒙古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使得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然而,这一比例又从1990年的78.44%下降到2000年的65.39%,仅相当于20年前的水平;2004年,这一比例又进一步下降到43.96%,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这里需要补充两点:一是我们现在所比较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仅仅是指货币收入的差距,或者说是名义收入的差距,如果把公费医疗、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二者之间的差距会更大。二是如若用牧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
  
  (二)牧民收入结构单一
  根据收入性质来划分,可将牧民纯收入分为生产性纯收入和非生产性纯收入;且在生产性纯收入中又可细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在牧民纯收入中,生产性纯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生产性纯收入的比重略有增加;在生产性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在增加,第二、三产业收入在下降。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有绝对优势,这是牧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征。如在1978年,这一比例为47.06%,到2004年,这一比例发展为88.32%,其中2000年达到最高值,为96.78%。
  
  (三)牧民内部收入不平等
  就目前我区农牧民的总体收入情况来看,牧民的人均收入要高于农民的人均收入。但是,“人均”之中有不均,在“人均”的背后, 又有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低收入户之分。
  从2000年分组情况来看,1500元以下低收入户数占21.3%,1500~3000元中等收入户数占35.65%,3000元以上高收入户数占43.06%;从2002年分组情况来看,1500元以下低收入户数占32.49%,1500~3000元中等收入户数占32.08%,3000元以上高收入户数占35.42%;从2004年分组情况来看,1500元以下低收入户数占10.83%,1500~3000元中等收入户数占34.18%,3000元以上高收入户数占46.25%。虽然从2000~2003年以来,高收入户数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总共才下降了4.31个百分点,而低收入户数所占比重却在逐年增加,共增长了6.19个百分点,总体上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到2004年,高收入户的比重明显增加,甚至超过2000年。
  
  二、牧民消费水平偏低
  
   (一)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看
  一方面,内蒙古牧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绝对差一直在扩大。如1987年二者之间相差117元,而到了2004年就扩大到2438元。另一方面,内蒙古牧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对数也在不断扩大。如1989年这一比例为1.01∶1,到1999年扩大为1.34∶1,到2004年则进一步扩大为1.64∶1。
  
  (二)从平均消费倾向看
  平均消费倾向反映的是生活支出与收入的比例,按恩格尔定律,它应该是递减的。内蒙古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1980年的86.7%下降到2001年的75.8%;而牧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却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其平均消费倾向1980年为75.9%,1996-1998年超过了100%,到2001年又降到了81.5%,2002年又上升到94.9%。从总体趋势上看,牧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居民。
  
  (三)从恩格尔系数看
  按国际通行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内蒙古牧民恩格尔系数的总体水平与城镇居民基本相同,其变动过程也很相似。1990年牧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居民的相同,都为48.3%;1998年牧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4%,比城镇居民高2.5个百分点;2001年,牧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3.5%,比城镇居民低0.4个百分点;2004年,牧民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4%,但比城镇居民高1.5个百分点。如果按这一标准衡量,内蒙古牧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已进入富裕阶段。但是,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2000年牧民消费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潘建伟,2002年),仍有44%的牧民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有41%的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水平。
  
  (四)从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看
  从这一指标来看,除了摩托车这一项,内蒙古牧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电风扇、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的数量都相差很多。至于组合音响、钢琴、微波炉、家用汽车等的差距就更大。
  
   三、文教科卫事业落后
  
   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人口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33个牧区旗(县)中,普通中学在校人数为304403人,只占全区的19.44%(全区的水平为1565791人);小学在校人数为374794人,只占全区的22.60%(全区水平为1658154人)。而且,近年来,又出现了农村、牧区优秀中小学教师大量流向城市的现象,这使得本来弱不禁风的农村牧区教学质量更加难以维持。
  从内蒙古全区的科技投入水平来看,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趋于下降,由“九五”时期末的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1.1%。2004年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2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只获得了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内蒙古的农业科技贡献率来看,其总体增长趋势缓慢,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特别是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贡献率目前达到了48%左右。然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已上升到了70%左右,我国的平均水平也大约有50%以上。 因此,牧区的科技水平就可想而知。
  2003年末内蒙古共有卫生机构35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19个,农村牧区有1334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6.5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6.04万张,乡镇卫生院仅拥有1.29万张病床;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7.34万人,乡镇卫生院仅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7万人,且全区仅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6万人。

  
   四、社会保障滞后
  
   按照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公共物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
  从区域范围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城市公共品和农村公共品。因此,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城市公共品还是农村公共品,政府都要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城市公共品的提供相对完善,而农村公共品的提供体系相对滞后。从当前全区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极其有限、形式单一、层次低。尤其体现在社会保险体制方面。我区的社会保险体制主要覆盖的是城镇居民家庭,农村牧区家庭对生活风险的抵御主要是依靠家庭自保和社会互助。在城市,职工退休可以领到退休金,失业职工可以领到失业救济金,生计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而在农村牧区,其保障的主要形式是社会救济,基本没有其他类别的社会保险。此外,农牧民没有医疗保险,就医看病以及接受任何服务均需完全自费,并且在农村牧区医疗条件及各项服务设施均较城镇差得多。
  
  五、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内蒙古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牧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牧区商品流通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
  牧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流通是牧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些年的牧区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牧”问题的解决,但由于农机具、种子及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抵消,牧民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
  
  (二)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
  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畜产品的流通滞后于生产,因此畜产品长期受到“卖难”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增产与增收不同步、生产与需求不平衡、供给与品种不协调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我区畜产品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
  
  (三)牧民市场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对牧民而言,也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牧民尚未从计划经济的生产格局中解脱出来,缺乏市场意识,仍对政府有较重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通体制的完善。
  
  六、资源约束加重
  
  内蒙古牧区资源约束加重,主要表现在草原的严重荒漠化、退化。近几年,由于利用失当和过度利用等原因,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退化的速度特别快。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50~70年代,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km2;80~90年代,平均每年扩大2100 km2;进入90年代以后,荒漠化的扩展速度已经达到每年2460 km2。在我区的天然草原中,约有30%的草原退化,35%的草原沙化和3%的盐碱化,全区70%的草原发生显著的荒漠化,而且近10年来,草原荒漠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地增加。内蒙古是华北和京津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然而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风沙源地。
  牧区资源约束加重的直接后果是:草畜矛盾日益加剧。因此草原不仅是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内蒙古生态建设的主体,所以,保护、建设草原肩负着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重责任。近几年,为了保护和建设草原,国家对草原的投入明显增加了。先后启动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京津风沙源治理、草种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然而,就在国家拆巨资大搞建设的同时,有些地方却置法律于不顾,以招商引资之名引进污染严重的企业,造成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恶果,很显然,这与国家保护和建设草原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它们对草原造成的污染,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七、牧民返贫现象严重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内蒙古牧民的收入结构单一,且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如2002年内蒙古牧民纯收入的91.7%来自于畜牧业。然而,我区现在靠天养畜的基本状况仍没有彻底改变,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而且再加之市场淘汰机制的存在,难以避免的贫困和贫困标准的不断变化,致使内蒙古牧民的返贫现象严重,特别是相对贫困的加剧。根据1997年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24个牧业旗县中,有11个是贫困县,牧区旗县的贫困面为45.83%。而到了2003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中,有18个是贫困县,牧区旗县的贫困面为54.55%。
  虽然,我区一直在努力解决牧区的扶贫问题,但由于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的多,从而加剧了扶贫资金的不足。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贫一个贫困户,至少需要50只羊,若每只羊按200元来算,则需1万元。而在农区,同样的1万元钱却可扶贫5~6个贫困户。且内蒙古的牧区旗县大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筹措扶贫款项。返贫现象的加剧,导致了内蒙古牧户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根据内蒙古扶贫办的调查,当今30%的牧业大户约占有70%的牲畜,而70%的中小牧业户只占有其余的30%;富裕的大户拥有几千头牲畜,贫困的牧户仅有几十头、十几头、甚至完全没有牲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0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