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我国当前畜牧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6-0032-03
  畜牧业在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畜牧业有可能是当地农民的惟一收入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也有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也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如何充分、高效利用有效的资源,实现畜牧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特别是由于我国的畜牧经济管理学科建立比较晚,很多问题尚在研究探索之中。本文针对当前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1  现代畜牧业经济管理概念
  畜牧业经济管理是指畜牧业相关部门和企业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人力、财力和物质方面的正确有效决策、规划和组织及其各种环节当中的指挥、协调和控制[1]。也就是说,通过决策和规划来确定实际的业务目标;通过组织和指挥来维护正常的生产和营销秩序,以确保实现业务目标;通过协调和控制,及时解决和纠正生产和流通当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畜牧业和企业沿着既定的规划目标和轨道前进;通过规划和控制,检查计划的实施效果,确保畜牧业计划的实施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2  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讲,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是指某一地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内外部因素。一般来说,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
  2.1  畜牧业投入因素
  分析畜牧业的投入因素,主要是通过对畜牧业投入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等投入指标的分析,明确畜牧业自身成本变动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一定数量分析方法提出畜牧业自身成本优化的切入点,为最终提出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对策建议奠定基础。
  2.2  畜牧业市场需求因素
  分析畜牧业的市场需求因素,主要是以畜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维度、多角度梳理畜牧业产品的总体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总结区域内市场上畜产品的消费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畜牧业产品总体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从市场价格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人口数量变化等角度加以分析,明确各要素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为从需求角度提出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对策奠定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要想使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实现商品价值就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而商品价值实现的多寡则跟市场交易价格密切相关。因此,畜产品市场需求因素是实现畜产品经济效益好坏的最直接影响因素,畜牧业产品市场需求优化是实现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必要途径。
  2.3  畜牧业结构因素
  分析畜牧业结构因素,主要包括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重点是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即种植业与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配置。实质上是指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就是获取合理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布局。合理的布局,不止是经济市场,还包括自然规律[3]。因此,所谓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优化是指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使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本地区的特点,协调发展种植业与畜牧业,实现地区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获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3  畜牧业经济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加。其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对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尽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然而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问题还有很多,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
  3.1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未来的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及对农产品和市场的需求是无国界的,传统的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市场均衡模式以及基于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将受到严重影响。过去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的直接干预(或宏观调控甚至微观参与)政策逐渐削弱甚至适得其反[4]。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畜产品和水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的出口潜力相对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全球猪肉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猪肉净出口仍然相对平稳。换句话说,与国际市场需求上升相比,国内猪肉出口相对滞后。同时,由于饲料资源和价格的限制,中國很有利的动物产品和水产品长期仍然受国内市场的需求影响,出口潜力极为有限。
  3.2  饲料用粮价格上涨
  饲粮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近些年来,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大豆,价格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这就势必增加畜牧养殖的成本,进而制约其发展。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量迅速增长,饲料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例将相应提高,中国对饲料粮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8亿t提高到2005年的1.51亿t,并将继续增长到2020年的2.15亿t。在粮食总需求中,饲料用粮需求量所占份额将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7%上升到2010年的33%和2020年的37%左右[5]。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饲料粮问题,而饲料粮的供给还将主要来自国内市场。
  3.3  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势必不断增加。但由于自然资源的约束,畜产品生产的发展只能通过资源的强化使用来实现,畜牧业生产出现过分集中的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与种植业日益脱节,大量粪便不能被农田及时消纳,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资源问题与土地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我国人均土地占有率偏低。所以,畜牧业增长首先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饲料资源相对缺乏,畜牧业用地日趋紧张,养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都是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但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普遍存在养殖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且环境管理系统也不健全,粪污处理的技术措施有待完善。
  3.4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仍然以分散养殖的方式进行畜牧业生产。他们获得生产、销售、技术和信息的能力较差,渠道较少,这不仅导致畜牧业生产水平低,而且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很弱,很容易引起区域性和分阶段的盲目发展,最终导致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畜产品市场的混乱。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和企业没有建立起密切的利益关系,也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也缺乏功能完善的行业协会来进行行业内的研究和引导。
  3.5  科技创新能力欠缺
  科技进步是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素。当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较低。首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较小。其次,畜牧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比不合理,如一些地方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但因为没有进行深入考察,采取的措施和研究不能够适应当地的实际而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6]。最后,科技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很多畜产品虽然产出了,但是消费者并不喜爱,市场不能打开。另外,科技推广服务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4  对策
  4.1  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
  要大力支持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要提高监测的标准,以符合国际上对相关产品的要求,推动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走出口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实现畜牧业生产经营国际化,是畜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取国际市场经济比较效益的新途径。要想出口质量高的畜产品,就需要在经济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宣传,更新大多数人对畜牧业的传统印象。同时,要完善畜产品监测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科学示范点,广泛进行推广;增加无公害产品的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强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在市场布局和行业规范方面充分发挥中国畜产品的优势与特色。
  4.2  大力开展循环型畜牧业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但利用率低。广撒网的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实现畜牧业的长远发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循环型畜牧业,要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首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发展草食性牲畜。将秸秆养殖作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方式,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服务,培育典型龙头企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业,从而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争取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7]。其次,利用畜禽粪便开发新能源。近年来,政府部门给予大量资金用来支持大型养殖场建设沼气池、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鼓励将畜禽粪便综合开发利用。沼气浆和沼渣用于农田,沼气用于烹饪、照明和发电。通过实施“沼气工程”或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避免有机肥料浪费。同时,循环经济也为中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并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及相关经济的发展。
  4.3  转变观念,加强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一些地区的农民安于现状,仍旧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还是小农经济的思想,生产的畜产品只能销售到周围地区[8]。传统的思想观念也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转变思想观念也是当前畜牧业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大工程。不光要改变普通农民的思想,各级各部门领导及相关科技人员的思想也需要改变。
  要在当前竞争激励的市场当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9],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吸引人才。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到畜牧兽医相关岗位上来,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对在岗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或外派学习,以提高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时,不能放松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要培养从业者成为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都过硬的人才。最后,要留住人才。应当制定出完善的激励制度,以使人才引进来并留得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4.4  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一条必经之路。将生产经营与市场挂钩,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可以解决畜牧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让企业与农民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争取达到共赢;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能力[10]。同时,鼓励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来建立相关基地,树立良好的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产业化经营,将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延长产品的产业链。
  4.5  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要增加畜牧业科技投入,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对畜牧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并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场。通过“绿箱”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外商等社会力量增加对畜牧业科技的投入。其次,制定和完善畜牧业科技政策与相关法规,加强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11]。最后,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赋予有条件的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出口权,鼓励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加强与畜牧业发展良好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9.
  [2] 滕有正,鸟海芝.草原循环经济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28(1):25-28.
  [3] 林天锋.努力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2(5):97-101.
  [4] 林向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3(1):23-26.
  [5] 郝继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着力点[J].贵阳学院学报,2007,2(1):50-54.
  [6] 王  洁.农业高职院校《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畜禽业,2015,14(7):74-77
  [7] 张玲霞.现代畜牧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20):97,163.
  [8] 张丽丽.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9):59-160.
  [9] 陈世龙.浅谈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畜牧兽医,2000,27(Z1):152.
  [10] 刘炽红.加强畜牧业标准化管理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J].新疆畜牧业,1988(3):88..
  [11] 徐秀景.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4):3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8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