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从业人员变化情况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丽霞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的短缺已成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1981年以来就业基本数据,探讨了内蒙古从业人员数量和城镇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一、从业人员情况分析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一)基本数据
  
  (二)1981-2001年的变化情况
  
  图一显示,1981-2001年我区从业人员呈较为平稳的缓慢增长态势。
  (三)1981-1999年从业人员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图二显示,1981-2001年我区从业人员与GDP呈不同的发展态势,特别是1992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逐渐降低,GDP的快速增长没有对从业人员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图三显示,就业弹性系数年度波动较大,最高1983年为0.3516,最低1998年为-0.0175。上述情况表明,1981-2001年我区就业弹性系数不稳定、经济增长对从业人员数量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因此,在分析我区的就业问题时不能单一考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能仅用弹性系数对从业人员变化进行解释和预测。
  通过对从业人员与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劳动力资源总量、社会政策等多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导致1981-1999年我区从业人员数量发生图一所示的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GDP,二是劳动力资源总量,且从业人员与GDP和劳动力资源总量之间有着回归模型所描述的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具体回归分析如下:
  
  (1)样本数据
  由于没有采集到2000、2001年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数据,这里选择1981-1999年的19组数据做样本,其中GDP为以1981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后的折算值。
  
  (2)分析过程
  1)选择数学模型:选择二元回归分析模型,以从业人员为因变量Y,劳动力资源总量为自变量X1,GDP为自变量X2,ε为随机误差项(即政策等其它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影响),令:Y=a+bx1+cx2+ε;按照回归分析理论,用Y^=a^+b^x1+c^x2+ε^对Y=a+bx1+cx2+ε进行估计。
  2)模型参数的估计及检验:
  i方程计算:用回归分析软件对Y^=a^+b^x1+c^x2+ε^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表三显示,模型的相关系数、样本决定系数、F值、回归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全部通过检验,回归方程为:
  Y^=257.811+0.455x1+0.178x2
  95%的置信区间:(Y^-2δ,Y^+2δ^)
  
  99%的置信区间:(Y^-3δ,Y^+3δ^)
  ii残差分析:
  图五显示,19个样本的残差均在残差置信带内,围绕残差为0随机波动,可以认为样本数据基本正常、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合适的。
  iii序列相关检验
  经过计算,D-W=1.48,查表(α=0.01,n=19,k=3,du=1.26),du<D-W<4-dU,通过序列相关检验。
  iv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拟合分析
  
  图六显示,用回归模型对1981-1999年的从业人员计算所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较为相近。
  
  (3)分析结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81-1999年,我区从业人员与劳动力资源总量及GDP之间有着回归方程Y^=257.811+0.455X1+0.178X2描述的数量关系。
  (4)有关说明:根据回归分析理论,方程所描述的关系仅是样本取值区间内变量间数量关系的反映。如果用此方程对样本区间外的从业人员变化进行分析,应注意两点,一是测算期从业人员的发展趋势要保持样本区间的发展趋势,即有关影响因素对从业人员的作用在质和量的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二是测算期变量的取值不能离样本均值太远。
  
  二、城镇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分析
  
  (一)基本数据
  (二)1987-2001年的变化情况
  
  图七显示,1987-2001年,我区城镇从业人员发展趋势变化较大,其中,1987-1994年呈增长态势,1995-2001年基本在440万上下波动。
  
  (三)1987-2001年城镇从业人员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城镇从业人员及其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图七显示的我区城镇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87-1994年,城镇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GDP与劳动力资源总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一宏观经济形势下,1987-1994年城镇从业人员保持了较快的增长,7年增长了94.1万,年均增长13.44万。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不能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1995-2001年,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环境等因素。九十年代后半期,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原有经济成份、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中不断有冗员下岗分流,另一方面个体私营等新的经济成份、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的领域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正反两个方向作用的接近,使我区1995-2001年的城镇从业人员一直在440万左右波动。
  
  根据上述对我区城镇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的探讨,结合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体制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预计近期我区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仍将在政策、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从目前的情况看,“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我区餐饮、商贸、旅馆、运输、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业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冲击,虽然随着疫情的控制和社会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受影响的部门将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但年内彻底消除“非典”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实现就业岗位的增加还面临许多困难。
  (作者单位:内蒙古发展计划委员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1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