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各地区为了在部分中保持优胜地位,纷纷不遗余力地推行创新。因为过去一度被认为存在于金银珠宝之中、用劳动和资本可以发现的财富,而今天主要来自知识创新,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新的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以系列技术创新为内容的技术革命,每一次都给人类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史前期以火的使用为代表的创新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它结束了人类温长的野蛮时期,迎来了人类文明时代。农业技术的系统创新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使人类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技术的第一次系统创新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使人类建立起工厂化生产的体系,发展了商品经济。以重工业技术的系统创新为内容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产生了大规模的钢铁厂、化工厂、发电厂和机械厂,建立了重化工业,出现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工商业垄断组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系统创新是正在发生的第五次技术革命,它正在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向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的创新活动,不仅推动了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导致了产业的持续有序发展。如果把人类文明进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话,那么,产业发展史刚好与这四个时代是一致的,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原始采集和狩猎为主的阶段(原始社会);二是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社会);三是以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社会);四是以知识产业为主的阶段(知识社会)。
  在原始社会(200多万年以前),人类是食物采集者,生产活动的主题是采集野果、采割野菜、挖掘植物块根、捕鱼、狩猎等等,这时创新的速度非常缓慢。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使人类逐步摆脱对自己食物的依赖,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原始家业的创新,导致了农业革命和农业的诞生,人类步入农业社会。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间,人类发明了灌溉农业,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农步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从“刀耕火种”的自然农业到人工排灌的灌溉农业的创新发展,使粮食生产超过了食物采集,它是人类农业生产的一次飞跃,是产业结构的第一次大转变。
  工业时代是创新速度不断加速的年代,正是持续的创新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持续发展。在工业社会里,前后发生过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它是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产物,它导致了现代工业的诞生和崛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和美国,它推动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持续变化。工业革命创新,使工业生产超过农业生产,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大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和学习革命为主的知识革命,加剧了创新的速度,导致一系列新产业(研究与发展、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知识服务业等)的出现和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使知识产业崛起并将逐步超过其他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这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大转变。
  
  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一方面表现为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消除“瓶颈”使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的形式向较高级的形式转换,其上升运动的一般规律为: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效率的提高,则表现为要素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等等。某一单个产业的各阶段的更替变化构成产业内部的升级,而新旧产业的更替则构成产业结构的换代。这样,从一个较大的范围来看,如从一个地区的角度看,产业升级就不仅指单个产业内部的升级,还包括产业结构中的淘汰、重组和换代、产业的升级换代依次继起并延绵不断,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转型并走向新的层次和阶段,使经济不断增长。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四个因素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在这里起核心作用的是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地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有一种扩期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品种;同时,创新的出口在产业结构效应的作用下引起关联产业的一系列的积极变化。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1、直接影响:在一个资源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里,当创新可以带来潜在产出能力的提高时,人们面临的选择是主要以增加本产业产出的形式来获得创新的收益呢?还是把本产业的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转移到其他产业,以增加其他产业产出的形式来获得创新的收益呢?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创交换机方式。一般来说,当创新带来的是新产品开发或原有产品改善时,由于新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会吸引生产要素流入该部门。这是因为新产品刚上市时,其价格对成本的反应、需求对价格的反应都比较敏感,从而使其产量 提高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发该部门能够获得高于一般产业部门平均水平的收益时,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就会向它转移。因而,这种方式的创新将倾向于该产业部门的扩张,如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如此。与此相反,当创新仅仅是导致了原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时,如果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那么这将促使该部门的生产要素向外流出。这是因为原有产品已趋于成熟,其价格对成本的反应、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已不再特别敏感,从而其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将大幅度降低该产品的价格,使其收益下降。所以,这种方式的创新更倾向于使该产业部门收缩,尤其表现为该部门劳动力数量的锐减,如20世纪50至60年代农业的创新就是如此。可见,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创新都将引导起生产要不比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
  2、间接影响: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Hicks)认为,创新会通过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来改变其收益率之间的平衡。当然,一项创亲朋有可能以相同的比例,同时提高劳动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然而,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更常见的是创新对它们的非平衡影响,即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提高比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提高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刺激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即资本替代劳动或劳动替代资本。前者就是所谓的“劳动节约型创新”,后者就是“资本节约型创新”。显然,这种要素之间的替代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创新通过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创新往往会创造新的或某些潜在的巨大需求(最终或中间需求),并且有可能通过连锁反应对需求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当然,这些需求结构的变动无疑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创新是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Entovation国际公司的创立者和首席战略家艾米顿(Debua M.Amidon),于1993年发表了题为“知识创新:共同的语言”的论文,认为创新力是组织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基本来源,实现创新和利用知识力量是国家、社会和企业成功进入21世纪的关键。他强调,是知识而不是技术或资本,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价值观的思想体现就是创新理论的建立。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拥有持续创新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缺乏创新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
  创新能力的大小正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地区实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的时代,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激烈的竞争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经济政策、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对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从企业层面看,国外公司用于创新的经费不断提高。据1997年英国政府对300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它们平均将销售收入的4.6%用于创新,其中,丹麦公司平均为16%,加拿大公司平均为11%,芬兰公司平均为10%,而美国孟山都公司为22%。
  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的前途和命运。对中国产业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使之更有创新性。国家和企业只有拥有创新性的产业,包括开发和改进顾客和市场所需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利并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1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