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爽霞

   摘 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
   关键词: 小学; 音乐游戏;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07-01
  
   音乐游戏旨在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主动的学习和探索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经常性的组织音乐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试从音乐游戏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法等方面阐述音乐游戏与音乐教学的关系,它体现了新音乐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艺术观,由此也体现出音乐游戏是使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一轮基础课程的改革,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与挑战,教师们纷纷开始洗脑、充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方式正慢慢的融入到堂中,教学改革来势很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任凭素质教育春风劲吹,一部分教师仍沉浸在自己的教学模式中,一节课下来,能唱上十几遍歌曲,成为一节纯粹的“唱歌课”。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会怎样呢、我曾在一个农村小学听过几节音乐课,在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们并没有注意到现代的教育理论,忽视了音乐课的真正含义,而是将它归去结为一堂简单的唱歌课,认为只要在整堂课上让学生唱会了歌曲就完成了任务,所以不厌其烦的重复唱着,课后,通过和学生的交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是不满的,他们不喜欢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教学方式。
   二、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带来的积极效果
   音乐游戏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趣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艺术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上《小企鹅》这课时,我创设了音乐游戏《传电波》,将枯燥的节奏练习用接龙传击的游戏来进行,让学生先听CAI传出的电波节奏,然后自己动手模仿,并想像电波的内容,然后以组为一个中转站,人人参与电流传送工作,给每组第一位同学发电波节奏的纸条,老师做裁判,再比比哪组传得又快又轻又准。很快,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节奏,所以,在这堂课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成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这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也爱上了音乐课,另外,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散性思维,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2.让学生更快的进入上课状态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首先是导入部分,一节音乐课的开始并不是伴随着一句“上课”就直接步入主题,往往这样的开头只会导致新课已经上完,而同学们却都不在上课状态,所以,这种开门见上课形式显然不太好,如果尝试用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导入可能会使整堂课更加完整生动,我曾听过一节音乐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动物》中学唱歌曲《小青蛙》。教师就用一个模仿各种小动物的游戏引入:只见她拿出铃鼓敲击出两个小节节奏,让学生做各种动物的叫声来模仿……就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很有兴趣地进行着这一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等全班同学都能把教师要求大家掌握的节奏型巩固后,教师却把话题一转:“接下来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敲击,让老师也来学学小动物的叫声。”等某一学生敲击完后,教师用带有几分夸张的表情大声模仿道:“呱、呱,呱呱呱,猜一猜老师在学谁的叫声?”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小青蛙”。“对,今天小青蛙在玩游戏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们听,它找到要回家的路了吗?”说完就马上引出歌曲《小青蛙找家》,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了教师的设计意图,这一游戏的加入除了具有其特有的“趣味”和巩固已学四分、八分音符节奏知识的作用外,在这里还起到了承上引下的连动效应,能非常自然地引出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教学,使音乐课堂充满了整体性和情感性。
   3.使学生更易接受新的知识
   经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其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形式单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发声练习、范唱歌曲、唱歌谱、读歌词、学歌曲,这样的教学程序学生已经烂熟于心了,再加上枯燥的视谱、听音练耳、节奏训练等,足以让学生望而却步,学生对音乐课已失去了兴趣,怎样改变这个局面是众多教师与学者共同探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发现,音乐游戏是小学生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游戏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即能培养音乐兴趣,又符合新《课标》倡导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讲解音乐知识时应采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游戏使他们在“玩”中轻而易举掌握难理解的音乐知识。所以,音乐游戏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一座桥梁,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新知识。
   三、如何使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怎样才能使音乐游戏充分发挥作用,这是众多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学生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要把游戏恰如其分、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现将音乐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分类列举如下:
   1.导入过程的游戏
   它的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小松鼠钻树洞》这节课的一开始,教师对着全班同学说:“这节课给大家一个惊喜,现在带领大家做音乐游戏。”顿时,整个教室都传来了学生的欢呼。老师扮演松鼠妈妈,带领着这群小松鼠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在快乐的律动游戏中感受音乐,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们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也知道了这节课学习的主题。
   2.调节活动的游戏
   它的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唱《能干的双手》时,在学生学会了歌曲《巧巧手》后,学习兴趣已经有低落,我安排了“点谁,谁抬头”的手指活动,使学生既放松了身心,又产生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3.在音乐游戏中适度控制学生的情绪
   在音乐游戏中,将学生群体的情绪保持在适度兴奋的水平,使他们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活动,而避免兴奋点转移或扩散,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现以《雷电的故事》在试教过程中出现的“兴奋扩散”现象为例,来探讨情绪调整的策略。在散点运动的状态下,我组织学生模拟雨前雨后的场景、引导学生用表情与声音来表现,谁料音乐一出,学生们高度兴奋,都沉浸在一片“呼呼”声中,无法控制。针对学生这一情绪状态,我在游戏中作了一些调整:在游戏环节的衔接时,我提前用夸张的动作暗示学生做好准备。这个策略帮助学生丰富了动作语汇,明确了动作转换的规律,有效避免了“涣散感”“茫然感”和“兴奋扩散”等不舒适的情绪状态。
   总之,《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是新的艺术教育观,在教学中,要重视个性化教育,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行之有效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