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乔秋叶

  摘要: 当前,在小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想象力的高低正是学生创新精神强弱的关键因素。想象力生成和提高的过程,正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强化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渠道,是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应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59-02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发展,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强化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线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笔者二十余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关键在由于做到如下五个“注重”。
  一、在教学观念上要注重盘活更新
  一是教学思想要“活”。语文课要常教常新,不能老一套,墨守成规,每堂课的教学要有新意,不讲“八股课”,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活跃,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来启示学生。
  二是赋予空间要“大”。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是自由无边的,没有任何条框约束。教师要“看好”这块处女地,给学生创造发展想象力的环境,坚持以正面表扬为主,鼓励他们自由想象。
  三是想象火花要“保”。学生的有些想象,受到年龄、阅历、经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不符合成年人的所谓“标准”,甚至在成年人看来是“幼稚”和“出格”的,但也许在他的眼里,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想象就是顺理成章、天成自然的。对这些东西,要加以爱护,加以引导。因为,须知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否定,也许就消弭了一个创造,毁掉了一个发明,埋没了一个天才。
  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找准结合
  在教学中要使想象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找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本文分别就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方面举例说明。
  1.拼音教学方面
  拼音字母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字母的音和形,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来达到记住音、形的目的。例如:教学韵母“e”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e”字母的形状象什么?“e”字母的发音与什么相近?学生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就会想到鹅的外形和鹅叫的声音。学生通过这样的思维、想象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学好字母“e”。
  2.识字教学方面
  汉字教学讲究音、形、义。要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必须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大胆想象,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机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如:教学“喵”字时,可以这样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猫怎么叫的?启发学生想象一下猫叫的声音,进而帮助学生记住“喵”字的音“,喵”字的义。再如:教学“田”字时,可以这样训练想象力:农村里种庄稼的稻田是怎样的?同学们可以画下来吗?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想象稻田的样子,再通过简单的勾画,帮助学生掌握“田”字的形和义。
  3.词语教学方面
  词语教学中理解词义很关键,意思懂了,才记得牢,才谈得上会运用。在理解词义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是用直观法(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动作表情直观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大胆想象、理解词义。如理解“微笑”一词的意思,就可以用言语直观法或动作表情直观法等启发学生思考,即通过言语的描述或通过演示“微笑”这种表情,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二是用联系上下文,故事情节来理解词义。如“聚精会神”这个词,它实际上是概括一个场面,一个情境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回忆,想象一下这个场面、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它的意思,理解词意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想象力生成和提高的过程。
  4.作文教学方面
  作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由此可见作文与学生的想象力关系十分紧密,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更是密不可分。
  在下面几种类型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1)看图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看好图,那么怎样才算看好了图?一是图上所描绘的内容要看清楚、看明白、看到位;二是还要根据图上内容看到和写出画外之事、画外之人、画外之情景、细节等。
  (2)命题作文教学,在审题、立意、选材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假如学生不具备想象力,那就会不堪设想,学生写出的作文那一定是没有血肉的干巴巴作文。因此,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的过程,又是一个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
  (3)给材料作文中的续写、扩写,要求学生能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要求,把原来内容简单、笼统的短文或片断等,经过作者的再创作,扩展成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学生在扩展、再创作的过程,必然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因此这种作文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
  三、在教学形式上注重把握导入
  1.在听的过程中催生想象力
  教学中在学生听故事,听朗读,听题目等之前,向他们讲明听的要求,提出听的过程中需思考的问题,或者故意设置悬念,让他们有目的地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2.在说的过程中训练想象力
  一是评说,就是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对课文中写的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段对话乃至一句话,加以评论;或对课堂上某个同学的发言、演示、操作进行评价等,评说的过程,就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就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二是复述,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课文内容或某个情节,某个场景,或将某某讲的话或故事再复述一遍,也就训练了想象力。三是描述,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或某一局部细节作必要的想象性的补充描述;或看图描述,说图意,说图意以外的补充内容;或看实物描述,说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用途,说对实物的感受等;或描述操作、演示过程等,以上这些描述,就是学生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读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进一步意会课文中语句的含义,想象其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读的过程,同样也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过程。
  4.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
  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目的、任务观察插图,观察影像画面,观察实物,观察操作演示等,这种观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性的,有任务的,学生要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这种观察的过程必有思维和想象,因此观察的过程也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抓住兴趣
  (1)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变式”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示法、抢答法、自学法、游戏法等,让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新奇、兴奋的状态中,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2)巧妙设计练习题,在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宽广的想象空间,创造空间。
  (3)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中,感受真情、真意、真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训练想象力。
  五、在教学媒体上注重提供助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尽可能多使用些先进的教学媒体,如:多媒体电脑、幻灯、音像、影象资料、图片资料等,通过这些教学辅助媒体恰到好处的运用,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让学生更真切地感知课文中的人物、场景、细节、景色、情感世界等等,让学生与课文内容同欢乐共甘苦,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情感达成一致,让学生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借助幻灯或影像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这样有利于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