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并购人才协同效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海霞
摘要:企业并购的本质都是为了追求并购的协同效应,人才协同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对企业并购的人才系统进行分析,指出系统的自组织作用是企业实现并购人才协同效应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并购;人才协同;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lO)05-0145-02
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正在中国企业开启一个市场新时代。并购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寻求企业的发展。人才资源是决定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才协同效应的发挥直接影响了并购战略性协同目标的实现。
一、协同效应的发挥是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
所有的并购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益和更多的利润,为了追求并购的协同效应。最常见的关于协同效应的解释是,若A公司和B公司并购。则并购后两公司的效益之和大于并购前两公司的效益之和,即。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协同效应是并购后两公司的效益之和要超过原两公司预期的效益之和,即并购的协同效应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将并购前公司本来具有的增长潜力考虑进来。
通常人们将并购的协同效应划分为三个方面:管理协同,即由于并购企业双方的管理效率存在差异,管理效率高的企业可通过并购效率低的企业并提高其管理效率而获得规模效益。比如某企业有一支高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出管理该企业的需要,但这批人才只能集体实现其效率,企业不能通过自聘释放能量,那么该企业可并购那些缺乏管理人才而效率低下的企业,利用这支管理队伍提高整体效率水平而获利;技术协同,即并购企业双方在技术上除了具有一致性以外还具有互补性,因此而产生规模经济的作用。一般来说,技术的转移和扩散除了显性的之外,往往在并购过程中体现于隐性的合作和交流之中双方共同得到提高;财务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对财务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企业理财以及证券交易的内在作用而产生。
大量并购实践表明,并购的协同效应并非想像的那么容易实现。人才协同在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每一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考虑并购时。相应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是基础,而人才的协同效应发挥是这些能力和经验的支撑。如果并购企业双方或者企业内部的人才本身缺乏实现协同的能力,那么,经营协同、技术协同以及财务协同都将难以最终实现。
二、自组织在人才协同效应中发挥作用的机理
自组织原理是协同学的核心,它强调的是自行、主动的协调。哈肯的解释是:“例如考虑一个工人的集体。如果每个工人按照经理发出的外部指令,以一定的方式活动时,那么我们就称它为组织或更准确的说它有组织的功能;如果不存在给出的外部指令。而工人们白发地按照互相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协调地工作,那么我们称这一过程为自组织。”即: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就是白组织现象。
产生自组织现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首要条件是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部会产生正熵,通过和外界能量能交换而从外界输入负熵,使系统的总熵量逐渐减少至保持不变,才有产生和维护稳定有序的可能;二、系统要处于非平衡态。系统在平衡态时,对外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内部状态也不发生变化,系统就不会发展。而开放系统由于不断与外界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必然处于非平衡态;三、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子系统之间能够产生协同动作,从而使系统从杂乱变为有序。
企业进行并购不仅要考虑自有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引进或整合并购双方的人才,这样一来就拓展了企业人才获取和管理的范围,使企业人才管理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体系之中。与此同时,企业在市场经济赋予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下,常常会陷入“人才无法管理”的困境。于是。自组织理论为企业并购实现人才协同提供了思路。
从自组织的机理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并购具有开放性,并购过程涉及到多个组织体系,并且在这些组织间发生着管理、技能和财务的相互关联和互补。其次,并购是不同组织间能量交换的过程。这些能量涉及人才、信息和资金,而且随着并购的完成,这些能量之间的斥力将会不断减少,并一直达到组织的稳定和谐。最后。不同组织之间的稳定与和谐都是建立在人才技能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而这些不同搭配的存在,正是由人才之间技能差异化所形成的非线性结构促成的。因此,如果合理利用自组织的原理。强调并购后人才系统的关联与合作,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通过在组织内外建立完备的信息传输与反馈系统,将会使组织上下信念一致并充满活力。从而实现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最终借助于员工的自组织来获得人才的协同效应。
三、自组织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如何促进人才协同效应的发挥
企业并购中的人才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非平衡性的特征,从而可以在自组织作用下进行发展和演化。一旦形成了自组织,系统即具备了一定的自创性、自生长、自适应、自学习和内外协同能力。无疑,自组织为企业并购实现人才协同提供了理想的蓝图。
1.保持人才系统构成的开放性。世界上任何系统都处于其它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并在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构成了开放系统。人才系统作为经济全球化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同样具有开放性。为适应企业并购的需要,企业要吸纳和引进有竞争力的人才,同时也要自己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并输出到市场中去。因此。企业的人才系统构成要逐步趋向于开放。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理论描述系统演化问题的公式为:ds=des+dis
式中:ds――系统的总熵变;des――系统与环境的熵交换:dis――系统的熵产生。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clis≥0。在开放条件下。若系统与环境的熵交换des<0,且I desl>dis,则ds<0,即当系统充分开放。从外界引入足够的负熵,使系统的总熵降低,这就意味着增加了系统的有序程度,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了有序结构口。
在开放的人才系统中,正熵流相当于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扩散而引起的熵值的增加[dis>0];负熵流表示从外界输入的、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和增大盈利能力的人才资源。在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中,将不断地从外界引人负熵,以负熵流来抵消正熵的增加;当负熵达到一定域值。涨落形成突变,通过系统内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才有可能形成稳定化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人才系统的开放性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并购浪潮的产生而逐渐提高的。并购产生的人才缺口导致企业增加了对其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同时,人才子系统为了获得内部的有序状态,也必须加快同外部环境在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换。
2.保持人才系统需求层次的非平衡性。目前的人才系统是一个
开放的复杂系统,而且对人才而言。需求层次和智力开发水乎存在着檄大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和非平衡性正是自发产生有序的深刻动因。
并购中对人才的需求从层次上来讲是全方位的,不仅有基础层面的诸如“语言类人才”、运作层面的“熟悉市场运作规则的操作性人才”,还有战略层面“具有国际化思维,能为企业在全球化挑战中创造价值的综合性人才”。而现实中并购存在缺口最大的往往是最后这一层次。
如果开拓企业人才管理的思路,比如在薪酬、职务升迁和培训等方面勇于进行革新,给员工一个充分挖掘自己能力的空间,这种缺口可以逐渐缩小。比如,三星集团为了培养有全球意识的管理人员,5年内投资1亿美元,推出一项培训计划,每年选派400名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员工带薪加补贴去世界各国,任务就是游历各地,增长国际见识。
3.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涨落。创造力是人才能量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具有生产性的思维”,即能生产出新的意义、新的方法、新的功能、新的原理、新的形式、新的感受等随机性涨落因素。关键人才创造力的激发,会极大地加速整个系统能量的剧增。人才创造力的不断发挥并转化为贡献,会促使员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这种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具有了整体行为,微小的扰动使局部的关联得以放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剧烈波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月。因此,管理者应努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确保各员工之间能以协同化机制相互作用。
4.促进人才系统的协同与竞争。竞争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为了保持自身个性的要求,个体间就要相互排斥、相互竞争。这种排斥和竞争使整个系统相互作用并产生协同作用。竞争和协同相互依赖,使个体联成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整体。协同论提出的“很多子系统的合作受相同原理支配而与子系统特性无关”的原理,指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发展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的经验,用于构建人才系统的协同培养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系统的整合协同功能。要充分利用并购企业双方的优势,对人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可利用的一切人才资源和其他资源,统筹运用。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不能回避竞争与西同之间的矛盾。面对人才构成的复杂性和更为动荡的、多样化的管理环境,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工作机会、薪酬福利、知识诀窍、技能保留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竞争。然而关键是创造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引导这种竞争在一定的条件下衍生成为新的协同,在涨落和关联效应作用下,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并促进并购双方企业人才系统一体化处理序。
四、结束语
人才系统的开放性是企业并购解决人才缺口的基本前提。不同企业和国家间的人才系统内部非线性和非平衡性作用较强,所以提高人才系统的开放性。有助于在相互竞争与协同作用下,使得整个系统的关联性放大。通过竞争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相对稳定状态,然后透过协同作用使系统稳定在新的状态。这样,系统就从低级有序演化到了高级有序。人才协同效应的发挥为企业成功的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