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课件制作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祁双林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虽然它不能取代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板书、板画、实物展示、教师讲解等,但是在那些老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不能充分显示,实验不易观察之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尽显独特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制作;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35-01
  
   课件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体现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而在实际中,盲目推崇课件的使用,追求课件的“高科技”含量的现象却是为数不少。
   一、不能体现高效性
   常常有很多老师乐于课件的使用,却苦恼于课件的制作,不是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过关,而是往往为了制作一个精良的课件,教师把过多的精力用于素材的搜集,版面的设计上。
   制作一个有质量的课件,肯定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但是,如果当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远远超出了课件所能展现的“产出”,课件的制作反其道成为了一种负担的时候,又谈何辅助教学呢?“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在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教学软件,而不是编制软件。”如果仅仅在制作时就大量地耗时耗力,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日常活动,那么,这样的课件制作显然是不适宜于日常的普遍展开的。
   二、不能体现优势性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超越了单纯的文本,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通过网络的巨大资源库。其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展现的事物、情境,依托媒体充分地表达出来,为突破教学难点创造契机,并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有些课件仅仅是把平时只能单一展示的图片、音频视频,或文字简单地转换成了计算机综合演示。这样的课件的确给学生以强烈的直观感,但却背离了课件使用的初衷。而且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教学中如果不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学习者主动性降低、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弱。
   三、不能体现独特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就不能体现出教学的现代化和教师的素质。在每一环节时都要想着怎样使用课件展示。但事实上,虽然结合了计算机,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并非所有的教学都有必要使用课件教学,课件是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法仍然必不可少。
   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的效果,如果黑板板书展示更为清晰明了,实物或贴图表现的更为真实,那么就不必要硬在课件上体现,否则,全部的教学在课件中“一锅烩”,那只会让课件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泯然众人矣”。
   因此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
   四、不能体现共享性
   花时间花精力去制作的课件,往往是针对一节课的内容,适用于某个老师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件在使用一次后便不能再次利用,其体现出的只是人力时间的浪费,反而降低了其效率和价值。
   那么如何合理、准确的应用多媒体,就笔者的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媒体运用必须合理,找准媒体与教材的作用点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在一堂课里,仅使用了5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听课的老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不用。使用多媒体教学还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的新与优。因此,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要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重如何使课件精美。从封面到主页再到每个主题页,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更是将课件制作得美不胜收。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象这样的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者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所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3. 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注意交互性,避免“人灌”变“机灌”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象有些教师所理解就是制作几张幻灯片,其实质就是将黑板板书换成幻灯片。制作课件时没有一个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由过去的“人灌”模式变为现在的“机灌”模式,这样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这样多媒体的优越性根本毫无体现。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提高自由度。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做出正确的响应,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 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教师。有的教师把上课要说的话,录制下来作为配音,跟随课件播放。上课时,教师操作计算机,学生随屏幕显示学习,一节课看不到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在讲台上讲几句话。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过程。而我们如果一味地依靠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难以捉摸,而且不利于运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难以引导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书育人的目标也难以真正得到落实。
   五、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必须培养。多媒体技术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内容可接受程度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辨证的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