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地理学科“三段?四模块”课型的多媒体课件呈现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三段·四模块”课型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大大提升了教学成效。要使“三段·四模块”课型高效发挥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呈现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征和需求,给出了“三段·四模块”课型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呈现要点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三段·四模块;多媒体
课堂教学革新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三段·四模块”课型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可较好地达成让学生“课前有所思、课上有所惑、课后有所获”的目标构想,以问题为引领,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减轻学生在课堂后的负担,并逐步构建了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和地理思维模式。
“三段·四模块”课型通过对课堂时间的合理分割,在三个不同环节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浅表纵深挖掘至知识的原理,并在师生、生生思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并启发新的思考。要使得“三段·四模”块课型高效发挥其作用,必须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统领、以设计合理的课件呈现、以贴切合宜的教学方式引导、以引人深思的教学问题启思。在这些环节中,笔者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呈现。
多媒体是高中地理教学常用的辅助手段,其高交互性的特征使得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地理图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这也意味着多媒体课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辅助手段,更是激发学生思考、创新的最优选择。如何更为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为达成“三段·四模块”课型下的教学目标,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紧扣“三段·四模块”结构框架,达成时间、内容合理分配
“三段·四模块”课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的稳定性及注意的衰减周期,将课堂分为“温故习新、导引自学”“交流质疑,精讲点拨”和“当堂反馈,拓展迁移”三个段落,在学生活动的转换中,保持注意的持续集中,减少注意的衰减,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设计思路的直观体现,应当紧扣“三段·四模块”的结构框架,才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可采用页眉、页脚的小标注,或以不同的幻灯片主题进行三个段落之间的区分,既暗示学生进入学习任务的不同阶段,起到吸引学生、集中注意的效果,又为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提供了提示。
二、 阶梯式铺设探究问题,以问题引导交流思考
(一)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部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不仅是展示自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对学生在自学环节产生的问题反馈纠正,还应体现对问题实质的质疑,以引发学生自学而有所思。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模拟、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预设质疑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学生可通过阅读教材填写出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特征,为引发学生对“连续”“不规则”含义的质疑,可展示图文资料,提出“撒哈拉沙漠的水如何体现连续、不规则的特征?”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从而真正达成对这一特征的理解。
(二) “交流质疑,精讲点拨”部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不仅是清晰地重复导学案上的图文材料,还应是知识导向的体现。相比较于纸张印刷的导学案,多媒体课件能清晰、动态地展示材料,更能通过动画效果,将材料中的线索和设置的问题抽丝剥茧、逐层展示。善于使用动画效果,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直达问题的实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在探究材料的选择、处理上,通常会出现材料信息的冗余,因此教师应在备课阶段,对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删减,仅保留体现问题的、暗含信息的内容,“精制”才能有效触发“精讲”,完成本环节的任务,以襄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三) “当堂反馈,拓展迁移”部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不仅是展示单一的课后练习题,还应体现对“温故习新,导引自学”段落中旧问题的新生成。多媒体课件以图像的形式糅合了屏幕上的所有图文材料和题目信息,在设计时可复制“温故习新、导引自学”部分的幻灯片,直接在页面上显示新生成的问题,既可利用图像的反复出现加深印象,又可利用变式问题检验教学成果。
三、 多媒体技术在“三段·四模块”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管使用怎样的课式和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三段·四模块”课型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具高效性、启发性,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是紧扣课型框架、合理呈现材料、逐步铺设问题。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顾及学生感受,同时保住课堂主导的“身份”,不能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因此,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操作,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三段·四模块”课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二) 仍需保持流程的灵活应变
“三段·四模块”虽分成不同的段落和模块,但其本质仍是多变的。以什么样的形式和结构呈现,依然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实时生成。自学、质疑、交流、点拨、反馈、互动、探究……这些活动都可能出现在课堂任何段落的任何时间。课型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段落与模块在课堂中有效地穿插,才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反馈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因此,教师不必囿于死板的模块和段落的劃分,被制作得纲清列明的多媒体课件限制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从而使活泼善思的学生成了笼中困兽,教师也成了轨道上的列车。缺少了灵活应变,“三段·四模块”课型就将变成15分钟无声填空、20分钟无效探究、10分钟无反馈作业的一潭死水,课程教育的革新将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飞.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05.
[2]张少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138-13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4.
作者简介:陈锦辉,江苏省启东市,江苏省启东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5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