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勇 李玉杰

   【摘要】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敦化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及弥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促进 农民增收
  
  1.敦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敦化市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主导产品已经确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
  1.1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市场调整,全市初步形成了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大豆为主的豆类产业,面积达到12万公顷,其中大豆110320公顷;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面积达到11260公顷,其中人参1639公顷;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栽培达到2.3亿袋,其中木耳2亿多袋;以烟叶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面积达到17649公顷,其中,烟叶2420公顷;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产业,黄牛存栏量达到21万头,出栏5.4万头。
  1.2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敦化市按照“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中小型龙头企业为辅,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思路,重点狠抓速冻食品、食用菌、参药、中药饮片、乳业及粮豆深加工等项目。
  1.3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依据敦化市自然、环境及资源特点,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把16个乡镇划分为“四区”,即山区中药材种植基地区、半山区牧业养殖基地区、河谷平原粮豆种植基地区和城市蔬菜基地区。通过建设产业基地,使分散产业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4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几年来,敦化市把培育和建设专业市场作为拉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载体,相继建立了康惠蔬菜批发市场、长白山特产交易市场。随着市场功能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商户入驻逐年增加,市场交易日益活跃。
  1.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创新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 敦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2.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农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敦化市在认真理清调整思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优质化上做文章。在种植业上以优质大豆、药材、特色原料作物(如蓝莓、五味子)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高产高效产品种植规模;在养殖业上,黄牛、生猪、特种经济动物繁育、禽产品饲养等已经由简单的提供初级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随着“美丽健乳业”、“众达禽业”等屠宰加工企业的逐步发展,畜牧产品附加值逐步增加,农民效益也将大幅度提高。
  2.2明确主导产业,加大基地建设,促进上规模上水平 根据敦化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确立了一大基础产业和五大主导产业。一大基础产业即优质大豆,四大主导产业指食用菌、蔬菜、中草药材、畜禽业。围绕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重点开发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主导产品和生产基地。
   2.3加强品牌建设,依靠品牌优势闯市场敦化市各地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实践中,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开发,突出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一些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壮大,龙头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
  2.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订单农业”发展迅速随着各类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和广大经纪人队伍日益活跃,农民也将农业生产和企业加工需求紧密结合,促使 “订单农业” 迅速发展。通过订单农业,不但减少了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5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培育农副产品市场敦化市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拓和建设农副产品市场,并积极创造条件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6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提供从良种、良法、信息到加工、包装、运贮、营销等一整套系列化的新技术服务。积极组织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结合我省粮食增产百亿斤工程目标,敦化市向上级争取实施高产创建项目,有效地提高粮食产量;积极组织对农民的培训教育。通过阳光工程、农村职业学校、乡镇农技科教培训等阵地,加强了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系统教育,并定期举办科技乡镇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训,提高他们掌握适用新技术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市16个乡镇和299个村都建立了信息服务点;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长春、北京等地的农博会和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通过参展,2009年全市共签订意向性农副产品贸易合同24项,金额超过2300万元。
  3. 敦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带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总的来看,敦化市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农产品企业受影响较大。个别特色产业如菊花产业,因价格上涨,而国际色素市场价格不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无法提高收购价格,比较效益下降,造成播种面积急剧减少,企业生产面临原料短缺的困难。
  3.2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不强 敦化市现有的4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大、效益好的都是制药企业,而这些企业使用的原料大部分从外地购进,利用本地原料生产的比重小,与敦化市用药企业规模形成强烈反差,企业与农户的关联度弱。而其它的龙头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产品知名度相对较小,市场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
  3.3基地建设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化基地规范化建设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从敦化市产业化基地建设现状来看,没有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主要表现在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没有全面普及和推广,有些农产品不按标准生产,质次价廉,难以进入市场。高残留的农药还没有得到完全禁止,各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化基地,规模效益不明显。
  3.4各类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全市现有各类涉农行业协会507个,多数是农民自发组建,受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信息获取手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协会作用只能局限在生产环节中的互相交流和互助上,在市场开发、平抑价格、销售网络等功能上还处于低水平运行。其次是协会发展的区域窄,现有协会中多数是在本乡镇甚至是本村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企业、龙头公司与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诚信度低,没有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4. 敦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4.1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敦化市优势,突出抓好一大基础产业和五大主导产业。一大基础产业即粮食生产。以品种优质化为目标,争取在未来几年,提高优质良田面积,使粮食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人均吨粮目标,即粮食产量达到48万吨。五大主导产业即优质大豆、中药材、食用菌、经济作物、畜禽业。将在产业原有基础上,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实现农民效益增加。

  4.2下大力气抓好基地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连片生产,实行“一村一品”,数村一片,发挥规模效应。
  4.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要把上级相关发展龙头企业政策宣传发放到每个龙头企业,多为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
  4.3.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中央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树立市场经济产业协作、开放经营的观念,实现部门协作,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3.2 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抓好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结合长吉图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发展商贸流通、加工服务等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应与市场紧密相连,应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做到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采取“改、招、盘、聚、创”等办法,建设好龙头企业。“改”,就是通过技改,把现有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到科技含量高、起点高、避免低水平重复;“招”,就是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市外资金、人才、技术,兴办各类独资、合资龙头企业;“盘”,就是把一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中的有效资产,通过重组,盘活存量,将其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去;“聚”,就是采取鼓励措施,吸纳民间投资,创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创”,就是由政府各个部门筹资、领办、创办龙头企业。
  4.3.3 发展社会化服务,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推动作用,提供组织服务。协调理顺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培育一体化经营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构筑市场体系。规划引导市场建设,扶持发展购销队伍,努力建设开放式、全方位、大跨度的购销信息网络,建立市场法制秩序,规范市场行为;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突出抓好专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官引民办”、“官扶民办”;搞好科技服务。稳定农技队伍,加强农村服务组织建设,完善科技推广网络,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建设好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示范园建成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的基地;围绕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加强农田水利、道路、电力、通讯信息入乡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3.4加强对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为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农业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目标责任制,强化部门责任,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产业化经营。实施轻税减负政策,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大对产业化企业的投入力度,农业项目资金重点向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农业产业化单位倾斜,实行集中使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8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