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与市场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主体,探索出带有自己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对实施创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提升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发展已近十年。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创业教育领域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作为与市场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主体,探索出带有自己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在21世纪所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陆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纷纷加入到创业教育阵地,然而其发展也并不平衡。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即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二是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由大学生申请,学校仿真发工商税务执照,开业。以上两种类型虽然具有借鉴意义却难以普及推广。
  综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形式上通常要经历创业课程教育、创业项目设计、创业社团活动、创业讲座、创业孵化等发展阶段;并且一直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师资力量薄弱等若干问题。在学生创业实践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生存性创业成为主流,专业型创业比例偏低。即使有部分涉及网络技术的创业者,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从事门槛低或是无门槛的创业项目带来的直接连锁反应就是创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严重背离,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似乎形成了矛盾,没有真正渗透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从培养目标上看
  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是从对个体和社会的功利和实用的角度来实现教育目的,即都具有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个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说高职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2.从创业教育运行载体上看
  创业教育在目前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校制度和体系,职业教育恰好为创业教育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无论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还是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和相通之处。此外,高职院校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有较好的实习、实验条件,具有广泛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实训基地,从而可以保证实施创业教育必需的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3.从创业楷模的树立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家们零距离接触。成功企业家的精神、经历和风采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激励着他们,让他们有了鲜活的立体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来看
  一般说来,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较少,大多直接走向社会,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得不到社会普遍的认可,社会地位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危机感尤其强烈,有着良好的归零心态,具有潜在的创业意向。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实施创业教育应该组织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更多地学习社会性知识,对传统进行扬弃,对权威进行质疑,并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允许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与学校合作,共同实施创业教育。
  2.实践性原则
  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创业实践和实践性的创业,把实践作为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是实质性的创业活动,实践性的创业是模拟性的、练习性的创业活动。
  3.主体性原则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创业者自身的因素决定着这一过程的成败和成效。主体性原则要求创业教育必须鼓励并教会学生对自己创业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自决、自控,即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自我决断、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进而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个性化原则
  所谓个性化,一是指特定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有个性,二是指学生创业素质的发展要有个性。个性化原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当地的环境优势、就业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学校在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本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5.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创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服务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着重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应该以适用创业和创业实用为标准,把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因素纳入创业教育的体系中,避免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一味“求全”“求深”的片面的理想化倾向。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期,缺乏成熟可行的创业实践模式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创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2]魏青.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8).
  [3]夏斌,董裕乾.基于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效应研究[J].科技风,2010(10):72.
  [4]戴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特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65.
  [5]温泉.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定位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04):67.
  
  作者简介:徐枫(1973-),男,安徽安庆人,硕士,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0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