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防治番茄脐腐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随菊

  2011年5月27日,笔者在邢台县羊范镇祁村一农户的番茄温室内,发现有大量的坏果、青果或红果,均从脐部开始向上产生2 cm左右的水浸状暗绿色或白灰色坏死斑。经笔者诊断为脐腐病,该病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下面将番茄脐腐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方便农民朋友们参考。
  
  1 症状识别
  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只为害果实,从番茄坐果到着色成熟前均可发病,且同一穗果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病斑均从果实顶端的脐部开始发生,初为水浸状暗绿色或灰白色斑,后逐渐扩大,不久变为暗褐色,通常直径1~2 cm,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小半个果面。病斑多为圆形,有时有同心轮纹。病果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其下部果肉干腐收缩,果实停止膨大,提早变红,失去食用价值。后期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在坏死的病斑上,呈现黑色霉状物。
  
  2 脐腐病发病原因
  2.1 果实膨大期,水分供应不均衡,尤其干旱情况下,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时,水分供应失常,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使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
  2.2 施肥不平衡,土壤中氮肥过多,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致生理缺钙,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造成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导致发病。
  
  3 防治方法
  3.1 平衡施肥
  番茄一生的需肥规律是N∶P∶K = 3∶1∶4。因此要在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番茄的需肥规律施入一定量的三元素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在坐果后合理追肥。
   3.2 适时浇水
  必须保证水分的均衡供应,尤其是结果期更要注意水分的均衡供应,防止土壤时干时湿,特别不要使土壤过分干旱。一般在定植时浇第1次透水,花期掌握不旱不浇的原则。第1穗果坐住时(鸡蛋大小时),开肥开水,保持土壤湿润,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45%~60%。夏季灌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注意做到勤浇、浅浇。
  3.3 叶面补钙
  番茄坐果后30 d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所以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洒1%的过磷酸钙,隔15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很好地预防脐腐病的发生。发病后,可用30片食用钙片对15 kg水连续喷2~3次即可(喷时加入适宜浓度的爱多收效果更好),每7 d喷1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3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