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晋商文化与山西传统商业建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丽平

  摘要:以山西省尚存的部分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晋商文化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前店后宅(坊)的平面格局、临街开敞的立面形态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等特点。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化;传统商业建筑
  
  Abstract:Some traditional merchant buildings still exist in Shanxi province are discussed. Based on explan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merchant culture, several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merchant buildings in Shanxi are analyzed, such as, the plane layout of “shop front & residence or workshop behind”,the open pattern by the street, and the unique local character.
  
  Keywords:Shanxi;Shanxi province merchant culture;traditional merchant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0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67-02
  1引言
  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地上的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资料统计,全国现存的70%地上文物在山西,这一方面说明了山西省的文物保留现状比较好,另一方面却也是山西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反映。
  晋商现象,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很独特的。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相继出现了晋商、徽商、洞庭商、宁波商、山东商、粤商等“十大商帮”,其中资金最雄厚,经营项目最多,活跃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要数晋商了。从明初开始,晋商一直活跃了五个世纪之久,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很罕见的,完全可以和世界商业史上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可见晋商重要的地位及历史文化意义。
  晋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晋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晋商文化即是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品)交换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利润)和经营经验(精神财富),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①虽然最终晋商衰败了,然而晋商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产物,仍然焕发着无限的光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晋商文化的载体,山西目前现存的部分明清城市、传统商业街区以及传统建筑就是晋商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山西商民巨额财富运作积累的一种体现。它们是由特定的经济、文化、地理、气象、材料、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有其独具的特色。本文就是以山西现存的部分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来展开论述的。
  
  2前店后宅(坊)的格局
  在封建社会,商业和手工业都是世代相传的。宋代打破了市坊制,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前店后坊”、“前店后宅”的合院式格局。在山西的明清传统商业建筑中,非常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征。在从事商业之初,资本并不雄厚,主要的资金都用于商业活动,这时候,商户对于店铺要求并不高,加上从事商业经营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只需将沿街的四合院住宅或作坊对外设置窗门,向着街道敞开,就可成为一间简单的店铺。一种情况,手工业者兼商人,所以工作场所与居住地点是连在一起的,作坊兼设店铺,这就是“前店后坊” 的格局。而对于一些没有实行雇工制的小型商行,则又是以家庭为单位经商,多靠家人或族人合力经营,因而又有一些“前店后宅,店宅合一”的格局(图1)。明清时期,山西是全国商业经济的中心,大多山西商人外出经商往往不携带家眷,家眷留在原籍,而商行也多是一些实行雇工制的发达商行,所以商业建筑中不需要过多地解决居住的问题,平面格局也以 “前店后坊”制为多。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山西又逐渐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出现了“日升昌”等票号,这时的商业建筑格局则又为前面是店铺,处理对外交易,后面为办公,料理每日的内部办公业务(图2)。店铺往往有规模、等级的不同,大型的两层五开间,小型的则为单层三、两开间,有的甚至一开间。
  
  3临街的开敞式营业
  前面说,山西明清的商业建筑格局,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宅,店坊合一,店宅合一的格局。商业建筑是脱胎于民居的,很多商业建筑也是由民居改建而来的,但民居较为私密,有蔽护和防范的功能,而商业是一种世俗的活动,商业建筑要外向,才能更多地招揽顾客。商业活动要在一种外向的空间中发生,或者是敞开的门窗,或者是将门板全部打开的插板式的建筑,或者是街旁所设的小摊(图3)。店铺向街道开设门、窗,人们能直截了当地看到店铺内的货品,无须特别的宣传,人们对商品的形、色、质都能一目了然,如果是饮食行业,还可以加上味觉的吸引力。对于购买者来说,一旦发现自己所要买的商品,视线和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就可以去交易。另外,有一些店铺或商贩,还将货物陈列在门头,或将店内货品摆放到店铺前,并结合叫卖声、表演等多种宣传手段,来扩大营业。这样商品直接与顾客见面,构成很大的吸引力,而售买活动也不一定进到室内,这对于那些无需进店的潜在顾客也是一种吸引。邻街营业,顾客活动所占据的是街道空间,人们挑选、围观、购买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室外或半室外进行(图4)。这样还节省了店铺的面积,这也是开敞式营业的一个原因。这种格局形式使各种店铺毗邻,形成了商业街道的丰富立面。
  开敞营业店铺的临街门窗白天打开,晚上锁闭。像柳林县的插板式门面,就属于橱窗陈列,白天须将门板全部拿开,使顾客能看到并进到室内,这样就成了一个露天的市场,到了晚上再将门板一块块插上(图5)。这样商业建筑立面白天外向开敞,呈现虚的特性,而在晚上,紧闭门窗了之后又使街道恢复了宁静,这种虚与实的共生相间,也给街道空间增添了很多趣味与变化。
  
  4地方性
  山西商业建筑的地方性是由经济、文化、地理、气象、材料、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作为明清时期的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山西的传统商业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特点。
  4.1典型的北方风格
  山西的传统商业建筑,如前所述,大多采用前店后坊(宅)的院落式布局,即前为店面,其后为管理部分或作坊,有的后部还有居住客房,与民居相似。每个市镇的建筑手法都非常统一,一气呵成。平遥,以其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保留着至今依然很少看到改动和添加痕迹的一座座商铺,祁县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精美的建筑装饰风格,昌裕川茶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太谷的店铺则相对比较高大森严,而碛口因为其宜人的街道尺度,却又添了许多的人情味与亲切感,洪洞、襄汾虽然破坏较严重,但也给了我较深的印象。无论是在哪里,由于地处北方,它们的商业建筑都表现出典型的北方风格,布局方正,追求对称性,屋顶厚重,用材粗大,封闭感很强。在这一点上,南方的商业建筑由于水文化赋予了其独特灵性,使其空灵轻巧。这也是与山西商业建筑的强烈对比。而就院落比例来说,长宽比大约为2:1,较北京四合院狭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山西人稠地狭,又兼之利于防风防沙,另一方面却也能体现出山西人的保守与封闭。

  4.2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应用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也拥有西北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窑洞,以往的观点认为,窑洞是贫穷的象征,然而在明清时全国最富的地方,窑洞却也是商业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建筑形式。窑洞具有许多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这里且不再赘述。我们看到,在山西,传统商业建筑大多为木构建筑和当地特有的窑洞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很多二层的院落建筑往往是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大多时候前店后坊(宅)的坊(宅)的主要建筑多为窑洞,有时候厢房也会为厢窑所取代。更有趣的是,在平遥的日升昌,居然有假窑的出现(图6),所谓假窑,就是在房的外面加一个窑脸,这多少也反映出了明清山西商人对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喜爱。它也是对其优良特点的一种折射。
  4.3建筑质量较高
  作为明清全国金融中心,全国的首富们都在山西,这样很自然地其商业建筑的质量也会远高于其它地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用材,装饰装修水平,建筑规模上看出。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的建筑往往会在砖窑洞前加一圈木构格廊,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想来和当时当地经济的富足有些关系。其次,作为商业建筑,它的世俗性决定必然要有许多繁杂的装饰。在商业建筑重视吸引顾客的方面,人们往往将店面的华丽程度与它所经营商品的效益联系起来。因为装饰装修水平往往象征着一家店铺的发达程度。明清的山西,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商业建筑的装饰装修水平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构思奇特,匠心独具,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建筑中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各种砖雕、木雕及石雕建筑艺术品(图7)。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吻兽到门窗、柱础、石鼓、佛龛、照壁……它们都体现着明清山西商人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品位,体现着明清山西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水平。
  总之,徜徉于山西老城镇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密密匝匝的商业店铺之间,我们不禁会为其华美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建筑空间而感叹,同时也不免会为院落的破败与零乱而深感惋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建筑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它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
  
  参考文献:
  [1] 张正明. 晋商兴衰史[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2] 穆雯瑛. 晋商史科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孙丽平. 山西传统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特色[J].山西建筑,2003,(7):1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