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筋工程规范施工要点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达到规范化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钢筋规范化施工要点
   在施工现场质量验收中,发现普通存在钢筋工程不能规范化施工的问题。经初步统计,钢筋工程的实测实量得分率仅为81.3%,综合得分率也仅为82.5%。有的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只要钢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即可,对钢筋工程规范施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钢筋工程规范化施工是很重要的,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如果忽视了,可能会留下严重隐患或造成难以处理的结构缺陷。现就较常出现的几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长期以来,我们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存在两个错误认识;一是保护层不重要,只要不露筋即可。二是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形成这两上错误认识,主要基于钢筋属隐蔽工程不能通过外观体现,另外没有经历这方面的教训。但是从我公司某些工程因保护层问题,造成钢筋严重锈蚀甚至导致混凝土剥落的教训,已足以让我们在这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另外,钢筋保护层过厚则会降低构件抗弯设计断面高度,对构件的受力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混凝土易产生裂缝,梁柱混凝土易缺棱掉角。
   现场存在的主要现象有:
   1、砂浆垫块制作不规范:如随意在不平的地上制作垫块、制作砂浆不按配合比随意拌制,不加以养护,随意划切等,造成砂浆垫块厚薄不一,规格不一,强度低易酥碎。
   2、砂浆垫块、垫放绑扎不规范:有的垫放在主筋下,有的垫放于箍筋下,梁侧不加垫块,垫块设置过少等。
   3、板上部分布筋支撑马凳筋制作及安装不规范:高度偏差大,绑扎不牢易翻倒,设置数量过小等。另外,施工中未采取保护措施造成上部筋被踩踏与下层筋叠合在一起。
   4、用其它东西代替砂浆垫块;如钢筋头、石子等,用钢筋头代替造成变相的漏筋,用石子代替不能控制厚度。
   做好钢筋的保护层应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认识钢筋保护层:它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的锈蚀与周围混凝土共同工作发挥其计算所需强度。尤其悬挑结构上部保护层,如果过大或过小发生锈蚀导致负弯矩筋失去作用则很可能发生倾覆。另外,露天不抹灰及高湿度环境下,如清水混凝土构件、冷却塔等。这些部位更应重视钢筋保护层。
   2、加强现场砂浆垫块的制作质量,有条件的可外购,一般情况下,不得用其它东西代替,如用花岗岩块代替应充分考虑厚度偏差。
  受力钢筋偏移
   最常见的现象是框架柱根部50cm范围内一侧混凝土表面箍筋外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框架柱底部主筋外移,支模时箍筋紧贴模板内表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在浇筑下层框架柱混凝土时,为操作方便将主筋向外侧掰开,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时却未及时将主筋复位。二是下层框架柱顶端未采取主筋防偏移措施。
   解决上述问题在施工中应注意:
   1、在框架柱上端采取有效的防主筋偏移措施。可用废木板制作卡板,砼浇到顶端时去掉,这样既可以防主筋移位,同时也能保证主筋间距均匀。也可在柱上端口处焊接顶模箍筋。如右图:
   2、浇筑完框架柱混凝土后应及时将主
  筋复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
   另一种常见现象是框架梁中予留的构造柱插筋位置上下不照或插筋偏移。造成插筋、偏移的原因是在设置插筋时未放考虑梁下填充墙的位置,插筋设置中在梁中轴线中位置,但墙体却可能以梁侧边齐,造成插筋位置错误。另外,在梁底模板上钻插筋孔时,位置不是精确地在中部,底模周转使用时颠倒造成上下插筋不照。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的预防措施是在予留插筋时一定要熟悉图纸、考虑梁下填充墙的位置,插筋孔要精确地设置在中部。
  受力钢筋安装位置
   《砼结构工程验收规范》中对受力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要求是±10mm,但在实测检查中往往实测还达不到70%。主要表现在框架梁受力钢筋绑扎间距很不均匀,间距小的两根主筋挤在一起,间距大的超过规定间距的二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主筋绑扎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不认真,尤其与箍筋角部绑扎不到位现象普遍。原因二是未采取有效的卡位措施。这类现象的预防措施;一是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和责任心教育,过程检查控制要严;二是采取必要的主筋卡位措施,可参考上述框架柱限移位措施。
  焊接接头设置不规范
   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但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不少工程将焊接接头设置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内,甚至设置在弯起筋的弯起部位,而这些部位却是受剪力最大的部位。有些技术人员认为规范只是说“宜”而不是“必须”。但是我们从焊接接头的性质来看,它不能通过对每个接头进行试验来保证每个接头进都是合格的,但焊接是一个特殊过程,受人员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及各项参数的影响,当任何一个环节有变化时可能会对工序质量及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应该说,焊接接头在客观上存在风险性,所以从结构安全性考虑是不宜设置在受力较大处的。在施工中,我们应该对算料、下料过程予以充分考虑,尽量按规范要求合理设置。
   五、箍筋的加工和安装不规范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有抗震等级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角度应有1350,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0d。但现场加工往往不够重视,有的工程多数箍筋满足不了这方面的要求。
   在安装方面,存在箍筋安装与主筋不垂直,间距不均匀,箍筋在加密区内设置数量不足以及箍筋离支座距离太大等现象。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箍筋不仅起固定钢筋骨架的作用,同时对结构抗剪力和抗震也起着重大作用。不论是加工制作还是安装质量,都对结构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中,我们要重视箍筋的加工制作质量,算好下料尺寸,及时调节卡盘上的钢轴直径,作好弯钩角度标记,按照规范要求允许偏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及时纠正。安装过程中,应用粉笔事先在主筋上做出标记,以确保与主筋垂直及间距均匀。根据设计或设计规范要求的箍筋加密区长度,算好加密区箍筋数量,注意靠近支座的箍筋距支座长度不得大于50m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2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