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附件安装在准备阶段、工艺流程阶段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并通过细化每个工序对工艺步骤关键点的正确做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压电缆 附件安装 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城市用电大幅增长,作为主要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缆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高压电缆埋设于地下,是一项隐蔽性强的工程,对于施工完毕后以及运行期间,发生电缆本体质量变化不易察觉,往往只有在发生故障后,才暴露出质量问题。因此,一直以来,对于高压电缆安装,无论从安装人员的技能资格、还是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要求都十分严格,可以说,对于安装的质量控制用工艺上的术语,是以毫米级作为误差标准的。针对高压电缆安装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电缆附件安装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
   1.1 安装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了解工艺步骤的基本程序。因为各类附件的安装工艺是不一样的,而且不但各个厂家的工艺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厂家同一规格产品,因为出厂时间不同工艺也不同。
   1.2 对于一些在工艺图纸上对尺寸表述不明确,或者要换算的,还必须预先进行测量和计算。如果是英制尺寸的就要进行换算;还有部分厂家的工艺也要求对相应的安装尺寸进行计算。
   1.3 对于一些新产品或者结构复杂的附件材料,建议必要时应进行试装配,从而减少安装的失误和缩短安装时间。
   1.4 配备足够有效的安装工具,特别是一些特殊工艺的安装机具,如预制件扩张机、包带机、或者硫化设备等。合适的安装工具、以及正确良好的使用,对工艺质量举足轻重。
   1.5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安装前,搭建好安装平台和工作棚架。因为电缆安装对绝缘材料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防水、防潮、防尘等措施,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及以下,温度宜为10~30℃。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1.6 对要安装的电缆本体做好检查。外表有无破损变形,电缆绝缘是否良好,特别是电缆线芯是否进水。如果线芯进水,表明电缆存在重大缺陷,必须马上进行除潮或锯断处理;如果外表变形,表明电缆内部结构或者绝缘存在缺陷,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安装。
   1.7 检查安装的附件材料,规格应与电缆本体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消耗材料必须足够有效。有必要时还要预先测量套管和应力锥的尺寸。由于目前电缆本体材料和安装附件材料普遍采取分开招标采购的方式,曾经在多次的工程项目中由于材料不配套,出现了附件不能安装的情况,延长了工程进度,特别是需要线路停电的施工项目,影响就更大了。
   1.8 电缆敷设后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构架上时,必须比安装长度留有一定的裕度。因为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末端长时间受拉力影响,会出现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因此,电缆末端是不能作为安装部分的,必须锯断至少1.5米以上。
   1.9 安装前,再次确认各条电缆的相序,特别是终端头与架空线的连接,必须明确跳线的相位。特别是架空线与电缆设计不同部门,施工又不同单位,若缺乏事前沟通,则往往给工程带来复杂的补救措施。
  2 工艺流程阶段
   尽管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工艺各不相同,工艺尺寸各有差异,但工艺流程和对质量的要求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在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关键工序还需专人监控,并作全安装过程记录。
   下面是一些重要工序的说明。
  2.1 电缆开线、加温
   2.1.1 剥开电缆外护层时,有些施工人员习惯用火进行外护层软化以便于剥开,这时不能用火太猛,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金属护套受热变形,损伤电缆内部结构。
   2.1.2 对电缆夹直加温是为了消除电缆的加工应力,特别是经过加温,避免了电缆开断后因电缆末端绝缘的收缩对附件安装尺寸的影响。因此,对于新敷设电缆或未投运过的电缆必须进行加温夹直。对于终端头的加温,安装基准面以下1.5m电缆必须垂直,固定夹中心与电缆的轴心同轴。
   2.1.3 电缆的加热校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热带绕包在电缆外护层上直接加热;另一种是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按接头尺寸剥切后,将加热带绕包于电缆的外半导电层上加热。后一种方式受热程度快,在短时间内就能将电缆受热和冷却,目前较常采用的是后一种加热法。但由于直接在半导电层上加温,容易使电缆绝缘受热过度,或者所包绕的塑料带、加热带过紧或不均匀,就会造成外半导电或绝缘变形、损伤。因此在进行电缆加热校直时,应特别注意加热控制的热电偶必须放在加热带正下方,并固定好。加热带应均匀绕包,疏密一致,不得互相搭接,加热过程中应设专人接管,注意每时每刻的温度变化。
  2.2 外半导电层处理和打磨绝缘体
  2.2.1 在剥切电缆三层共挤时,注意用刀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2.2.2 绝缘屏蔽末端的过渡斜面严禁用半导电刀或绝缘剥削刀,只能用玻璃刀或专用刨刀小心刮削,不允许有凹坑或台阶,在过渡斜面范围要求十分光滑平整。
   2.2.3 打磨砂纸必须依次从粗到细,打磨半导电层的砂纸不能打磨绝缘体,绝缘体外径必须满足尺寸要求,在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误差不能太大,必须与预制件或者应力锥有紧密的配合。
   2.2.4处理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过度面即应力锥位置时,剥除屏蔽必须尺寸准确,保证绝缘的圆整、光滑,过渡区要过渡自然,不能有凸起的尖角。
   2.2.5 剥切及打磨后的尺寸一定要准确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尺寸进行加工,并作好记录。因为预制式的电缆附件安装到电缆上后,它与电缆绝缘之间的介面的特性将由它对电缆绝缘的压紧力来决定,如果过盈量太小,它对电缆绝缘的压紧力就不够,可能会在附件与电缆绝缘之间产生气泡。如果过盈量太大,预制件的套装就会很困难。因为过盈量越大,预制件所受的内应力就越大,同时也促使橡胶材料易老化变形,导致弹性消失,甚至造成预制件在合模缝和两端口处的机械强度薄弱点撕裂。
  2.3 接线管压接
   2.3.1 选用合适的压接机和压接工模。压接机和工模都有规格范围,对照电压等级和电缆截面,一般都可以相应使用。但如果接线棒规格不统一,则通过测量接线棒或工艺图纸,预先加工压接工模,又或者采取垫铜片等措施。
   2.3.2 电缆线芯连接前,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必要时用细砂纸打磨一下线芯压接部分,使线管压接后减少接触电阻,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2.3.3 压接时,压接机出力至足够压力,上下两半的压接模具必须充分贴紧,线管的压接面长时,可连续压接多次,每次压接面重叠1/3,并保持压接面形状的连贯。
   2.3.4 可通过线管压接前后的直径变化和伸长量,计算压接比是否符合要求。
   2.3.5压接后连接杆表面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地方,甚至毛刺,不能形成均匀等电位,会产生电压差,从而在其间隙的空气中就会产生电弧,形成局部放电,各厂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都是用了一个均压罩。均压罩的表面光滑平整,将均压罩与连接管连接起来,在连接管与均压罩上形成等电位,消除连接杆上的电位差,使它形成良好的电场分布。安装均压罩时一定要使均压罩与导体连接杆良好连接。
  2.4 预制件(应力锥)组装
   2.4.1 安装过程中,电缆和附件的所有绝缘部分在包绕、装配、热缩前应清洁干净。清洁剂采用无水乙醇而非其他清洁剂清洁。
   2.4.2 保持现场的干净卫生,对电缆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进行清洁和干燥,对扩张类的预制件要控制安装时间,以免使预制件扩张疲劳。
   2.4.3 套入预制件前仔细检查电缆绝缘表面是否光滑平整、零部件是否全部套入、尺寸是否准确,标记是否做对,紧固金具是否已套入密封圈。
   2.4.4 由于附件材料带类较多,必须区分绝缘带、半导电带或金属带,绕包时必须明确绕包的范围和绕包层数,不能将导电带类绕包至要求绝缘的地方。
   2.4.5 各带类绕包时,根据不同的带质适当进行拉紧,并采用半压包方式,尽量使带层之间不留空隙,绕包后要求用剪刀剪断。
   2.4.6预制件作为改善电缆绝缘屏蔽断口电场分布的重要部件,其安装位置和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不能有丝毫误差,这是直接影响安装质量的关键。
  2.5 屏蔽保护密封处理
   2.5.1 热缩管进行热缩时,火焰应沿圆周方向均匀摆动向前收缩,垂直方向的热缩管应从下往上收缩,水平方向的热缩管应中间向两端收缩。
   2.5.2 带弹簧机构的附件在拧紧螺栓时要均匀拧紧,对角逐次拧到位。
   2.5.3 套管或接头保护壳内需要灌入绝缘混合物时,若空气湿度大,或者混合物内有水分,就算工艺里没有要求进行加温,也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去潮处理。
   2.5.4 在套管类终端头安装中,工艺均明确注入绝缘混合物的尺寸要求,并附有相应气温下的标尺数值。但一直以来,施工人员对此没有引起重视,曾经在外地的一个工程由于注入混合物过多,使套管内空气过少,电缆运行后由于终端内空气发热,导致套管内压力膨胀,最后套管爆炸。
   2.5.5 由于电缆接头长埋于地下,对防水要求很高。因此,进行电缆接头的防水密封时,一定要绕包足够的防水带和密封材料,不能掉以轻心。
   2.5.6 制作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尽量缩短绝缘暴露的时间,所有带类和绝缘材料都有使用有效日期和保存要求。
  3 结束语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尽管使用时间不长,广州地区的最长运行时间也不过20年,但发展很快,已经取代了充油电缆,在最近10年内的投运数量呈指数增长。
   尽管使用寿命可以达30年,但由于外力破坏和施工质量问题,使电缆故障频繁发生。更由于目前从事电缆附件安装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规范施工,特别是对一些容易被忽视或不明确的做法清晰明确,才能有效保证附件安装的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