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前,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监督作用中日渐突出,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正愈来愈受到审计全行业及全社会的关注。
一、审计风险的特点:
1.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无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作为风险本身来说,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始终存在产生风险的客观条件。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审计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2.审计风险具有时效性。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和普遍存在的,但就某一项审计的审计风险而言,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3.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甚至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仍然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4.审计风险具有或有性。审计风险引发审计责任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非所有的审计风险都会引发审计责任。有些审计风险可能引发审计责任,有的审计风险必然引发审计责任,甚至导致被诉讼,而有的审计风险就不一定引发审计责任。
5.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但并非不可控制,只要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引起足够重视,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使之降到最低限度。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分析研究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控制与降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有:1、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2、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欠佳。3、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所奉行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两点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的。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的效益,放弃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这就更加大了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审计结果存在的误差就不足为奇了。
(二)客观因素有: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高涨,社会经济联系愈加密切,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经济竞争异常激烈。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越来越复杂,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参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在会计系统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严峻环境的压力使一些企业、单位会计违规的可能性增加,会计舞弊行为也不断的花样翻新。这不仅加大了审计的难度,审计范围也要扩大,审计中不确定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审计的风险不可避免地被加大了。
(2)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独立性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政府部门“官办官营”,政府过多地干预审计工作、误导审计结论,使审计结论失真、失实,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
(3)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审计环境的变化,大量无形的、不确定的、创新因素的存在,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使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有加大的态势。这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在注重审计效率的同时,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审计中风险的形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因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可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个较低的范围内。
1.增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提高审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增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首先要使审计人员增强风险意识,增强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自觉性,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审计人员就会对审计风险漠不关心,遇险而不知,犯险而不觉,可控而不控,能防而不防,这是最大的风险。审计人员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审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要严肃法律责任,对在审计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必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做到“违法必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
业务素质。审计人员要精通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熟悉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应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2.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进行有效科学地管理
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纠正,产生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
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4.提高审计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机关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可能。一是完善审计机关辅助办公系统(OA),按照机关管理的控制环节,对OA系统进行完善,内容涵盖财务管理、文书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考核体系管理、人事管理、政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将基础管理规范化,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二是继续研究和开发AO系统,对审计工作从程序上加以控制。同时,将OA、AO进行有效地结合,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保证审计机关高质、高效。
5.购买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
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经济责任,更加大了其执业风险。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执业质量差、经济实力弱,承担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限。推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可以互助互保,共担风险,大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购买执业责任保险一直是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重要措施。我国的职业责任保险虽刚刚起步,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必将在推动我国的审计事业发展、降低审计风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审计人员人身侵害。
审计的职业风险还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审计机关是经济监督执法部门,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强,必然会涉及到被审单位、个人的经济、政治利益,尤其是审计人员参与查办大案要案,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审计人员和家属受到威胁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增强审计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审计工作方法,注意工作的隐蔽性和保密性,保护自身安全,降低审计风险。
7.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审计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目前,计算机审计已由最初的利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向建立具体业务审计模型方向发展,计算机审计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计算机审计的普及和深入,使审计的范围更加扩展,审计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实现变审计抽查为详查,提高效率和质量,缩小风险范围。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要很好地研究审计风险的成因,提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完善我国审计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3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