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涛 牛欣欣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也基本都建立了计算机实验室,但是却存在如下问题: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计算机实验室人员水平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泛滥、学生上机疏于管理、部分外设设备损坏严重。本文即针对以上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存问题;解决方案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存问题
  (1)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是管理好机房的基础,对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个高校针对上机学生、机房管理人员、设备负责人员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相关制度中明确了相应的处罚办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些制度却没有很好的融入实际的管理之中。(2)计算机实验室人员队伍现状。由于实验室工作不太受重视,实验人员的待遇较低,职称评定难,深造机会少,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实验人员队伍整体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知识老化,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从事实验室工作的较少,部分实验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意识欠缺,实验教学水平较低。(3)计算机病毒泛滥。计算机病毒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最头痛的问题,因为病毒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能够通过网络和U盘、移动硬盘等磁介质传播,开机联网后数据包会不断发送和校验数据,大量耗费系统资源,大大降低整体网速。(4)学生上机疏于管理,问题多多。由于高校计算机上课时多是大班百人同时上机,而授课老师和计算机实验室人员却人数有限,对学生玩游戏不用心听讲行为的相加以制止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听之任之。(5)部分外设设备损坏严重。由于高校学生众多,虽然很多学生也有自购的电脑使用,但是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还是处于超负荷运转,因此鼠标、鼠标垫、键盘、耳机、USB插孔这些计算机的外设设备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损坏严重。有些机房更是发生了鼠标和键盘的偷窃事件。
  二、解决方案
  (1)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惩处违规行为。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惩处违规行为。不管是学生还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老师,只要其违反制度都按照相关处罚规定给予处罚,实行零容忍。(2)加强计算机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各大高校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实验技术人员,作为计算机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的骨干,以适应高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计算机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3)实验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目前防范计算机病毒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的教育,增强防范病毒的意识,有了病毒能及时追查、清除,不致扩散。二是对于确有必要使用的外来程序或磁盘,应先进行杀毒,禁止使用不明来源的软件,谨慎使用必须的共用软件和共享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传播。三是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磁盘文件备份工作,重要的数据即时进行备份,以备重新装入,免致永久性丢失数据。四是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安装病毒防控软件,将预防软件常驻内存机内,开机即可起用。(4)加强上机学生的管理。学生上机学习时,各位授课老师首先要强调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将所有计算机设置为监控学习状态,开始授课。在授课期间,计算机实验管理人员利用监控系统监控每台学生机,一旦发现其脱离监控,立即利用远程控制系统关闭其计算机,并到其所在机位了解情况。学生在授课老师解除监控,自由练习时,授课老师和计算机管理人员要加强巡回检查,一方面回答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检查学生是否在上网玩游戏、聊天,从事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已经发现立即予以制止。(5)加强外设设备的管理和监控。首先,对于鼠标垫和键盘这些可移动的设备,最好采用固定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防止盗窃;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跌落影响其使用效果。其次,在计算机实验室设置监控探头,定时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发现粗暴使用鼠标、键盘、耳机的学生时,立即使用网络广播予以提醒和警告。同时在经常性对外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最好不要使用可伸缩的耳机或者不要配备耳机。最后,建立计算机外设备专用台账,定期检查计算机外设设备情况,及时维修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段红峰,方莉.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提出[J].中国电力教育.2008(8):108
  [2]李韬.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6);3
  [3]高灵,曹旭帆.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提出[J].文教资料.200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