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司汉力

  【摘要】文章从阅读对象、阅读类型、阅读的意义以及指导阅读的措施来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对读者朋友进行阅读指导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阅读对象;阅读类型;阅读指导意义;阅读指导措施
  一、阅读对象
  (1)随意型。这一读者群大多是12~16 岁的学生,或者说是少年儿童。其阅读书籍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主题要明确,结构单纯,语言精练。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特点表现在阅读兴趣广泛,到了图书馆,主要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图书。除此之外,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成年人为了娱乐身心、放松心情而进行阅读活动,其原则是寻求趣味的休闲阅读。这些人通过轻松愉悦地阅读方式来调节自己生活上的压力,带给自己美的享受。(2)目的型。这一读者群以准备继续升学的学生为主,主要是高校大学生。从年龄上说他们属于青年读者,从性格上说这部分学生有较为内向稳重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静心读书,因此他们的阅读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求知欲非常的明确,因此在选择图书时有一定的目标,系统性很强,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想继续升学的学生就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所需有步骤地借阅一些资料。
  二、阅读类型
  古今中外的文献知识是博大精深的,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又是相当有限,因此阅读书籍必须有选择。阅读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指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读者选择阅读的书籍。指导可以说是为读者进行把关,其原则是:既要符合阅读者的阅读目的,又能使之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效果。指导阅读选择的标准是好的、有意义的书籍。指导读者选择书籍一般应注意:能够代表某一国家( 地域) 、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学术或艺术水平较高的书籍;能够符合读者需求的书籍;能够让读者身心愉悦的书籍:能够给读者正面指引的书籍,而不是产生负面影响。总的来说读书一定要选择自己切实需要的书籍,书的好坏不在于书的本质,要考虑“对症下药”。
  三、指导阅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的最直接、最普遍手段。图书馆是人们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人们的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技巧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是图书馆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有搞好阅读指导,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借书、来读书,只有更多人喜欢阅读,读书的群体才会越来越庞大,并且都能够从读书中受益,图书馆才有存在的价值,生命力才能越来越旺盛。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民经济,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自我反省,特别是大学生,都有浮躁的情绪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引导大学生读好书读适合自己的书,可以让他了解世界、思考世界,又是一个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四、阅读指导的措施
  (1)创造阅读条件,营造阅读氛围。在服务环境建设方面,图书馆是读者学习阅览的地方,其需要一个整洁安静的环境。在图书馆里,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色彩的合理适用,不仅能协调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使读者从色彩适宜的客观环境中,感到身心愉悦,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倾向、制定藏书策略,调整藏书结构,形成科学的特色的藏书体系以指导读者进行图书阅读。在服务内容上面,图书馆要结合自身藏书建设情况,或者根据本校自身的专业特点来设立特色馆,为本校师生提供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图书馆是一个窗口单位。服务要以读者为中心,热情待人、百借不烦。这都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把服务理念真正转化为广大员工的具体行动,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打造读者阅读服务平台,提供给广大师生方便的条件、优质的服务,要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热情、支持和鼓励。和谐愉悦的阅读环境才能使读者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更快地吸收信息知识。(2)完善阅读方式,培养阅读兴趣。加大阅读宣传,提高学生阅读意识,可以在图书馆举办各种书评、书展、专家座谈以及读者专栏等读书活动,把信息性、学术性、趣味性相结合,切合学生实际对知识信息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扩大影响,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图书,从而掌握阅读图书和利用图书的方法,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文.论阅读随图书馆深入人心[J].图书馆论坛.2008(4):172~173
  [2]宁艳艳.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其指导.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2)
  [3]李文蕾.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07(8):92~94
  [4]周英.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37~38
  [5]李冲锋.超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J].科学教育论坛.2004(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