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劲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本文首先研究描述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校企合作的特点,再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优劣势,并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创新的模式,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的实施策略,为校企合作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
  校企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开发创新的行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了使高新技术的开发迅速实现产业化并减少风险,许多大型企业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普遍采用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知识资源优势互补性合作等多种研究开发形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虽然历史短,但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与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把校企合作模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一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目前,我国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寻求教育合作伙伴,而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体现“双赢”的合作形式。特别是从企业方面分析,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很早就致力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现实可行的借鉴作用。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即创新活动是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共同进行的,这些主体可能是在不同的企业与高校,也可能是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的结合。创新一般都是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创新的各个主体一般都是在该创新领域居于较强优势的地位,在领域的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或资金、物质等方面的优势。合作的各个主体往往是相互利用对方的优势,以使创新更容易成功,取得良好的效益。校企合作创新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校企合作创新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资金与技术的合作,也有人员交流及财富的流动。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同创新式、项目合伙创新式、基地创新式、基金合作式及研究公司合作式等。这些不同的合作形式决定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适用性。在校企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各种创新形式的优劣势,选择那些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的合作形式。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对创新的预期效益和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必要时还应该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估。要处理好校企合作创新的管理,它包括创新前的决策计划、创新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创新成果实施的使用管理等几个方面。创新前的决策和计划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创新项目、时机和伙伴,做好成本和费用的估算;创新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对创新的进度及创新成果与创新目标的契合度进行控制,确保创新按照创新合作双方的要求进行;创新成果形成后的管理则是对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的管理,一项创新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看其商业化应用是否取得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孙福全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齐守泉,高文燕.双轮驱动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