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铁路高职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连峰

  [摘要] 铁路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铁路职业院校目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亟待进行改革。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构想,重点从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探索一条以校企合作为主、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的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铁路职业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总体思想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具体思路
  
  1.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着眼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鉴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学校与企业达成全面、全程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按照用人单位未来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确定明确的人才需求目标和服务岗位核心技能标准。按照订单,根据岗位特征修订教学计划。对于没有签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采用1+x+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第一年学习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并且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并确立感性的学习目标,第二年学习专业技能课程,采用分段式,在课程教学中,根据企业施工及维修实际情况,每个学期利用1~2个月的时间,把学生带到企业,与企业工人同吃同住,请企业专家现场讲授专业技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训练,其他时间在学校利用学校实训室进行理实一体教学。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年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加大实践力度,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课程观。引入项目课程开发,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这个模式的开发流程可以概括为: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立足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合理归并工作过程中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设置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分析表,明晰了源于职业的工作任务转换为高于职业的项目课程的技术开发路径。
  3.构建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途径上要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路子,突出能力培养。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要注意: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逐步形成以“应用”刀主旨及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衔接。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打破传统的“先基础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淡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人为划分”。要根据“精选”、“渗透”、“整合”、“跟踪”的原则,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然后设计、开发课程。要坚持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出发,强调职业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复合性,使本专业学科课程与相关技术课程相结合,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相配套,组建模块化课程。要加大对课程的重组和整合力度,缩减必修课,增开选修课;要精选教学内容,删除陈旧、重复的知识块,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应用性知识,切实做到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便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留出足够的时问。这种理论体系不是学科性的,而是技术应用性的。其核心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较深的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平行、有机联系、相对独立的原则,将实践教学彻底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中解脱出来。首先,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再根据课程和专业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上,要求实训活动必须在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职业素质的训导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逐步形成“入学教育―专业认识―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理论学习―课程设计―顶岗学习―毕业设计―就业指导”这样一种循序渐进、螺旋递升的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建设实训基地,强化技能,同时营造有利于学生获得职业资格的教学环境。铁路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决定了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生产一线同步,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实训基地是有效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按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岗位和专业要求设置。要尽可能构建真实或仿真的、有利于学生获得职业资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便于掌握高超的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以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我院建立了一条1000米高速铁路线路,包括直线、曲线、桥涵、、高速道岔,另外还建立了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土工材料、工程检测、养路机械、工程施工仿真实训室等,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此外,规范地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也是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应选择若干个在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方面有代表性、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铁路站段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与真实环境下,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群)、解决生产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已经与南京桥工段、蚌埠工务段、合肥工务段、上海工务段、南京地铁运营公司、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四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教学实训、实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各种实习与实训,让学生参与铁路施工全过程,真正实现生产一线与教学的零距离。同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教学,企业专家经验丰富,案例多样,吸引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很好。铁路施工单位每年施工任务重,需要大量的学生充实到施工工作中去,所以学生顶岗实习一年,对施工企业,节省了较大的人工费用,同时所学达到了企业要求,对学校,我们的学生在施工中学到施工技能,就业率提高,真正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总之,高职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建,应以探索适应铁路建设需要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而构建全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办出专业特色和专科特色,培养出真正符合铁路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9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