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建忠
[摘要]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分析了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质后,指出了推进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属性;创业教育
一、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特别是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全球已形成以美国为首的针对中国大陆纺织品的同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截至2009年11月底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两反两保”案子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最多的一次。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目前的出口高速增长难以维持,由此波及这些行业的就业,进而影响这些人才需求大户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2.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需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高峰,并且这次高峰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许多学校纷纷扩招或增设,导致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创业教育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实践的信心和能力。
二、对大学生群体创业的属性认识
推进创业教育,必须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特质有所研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推进创业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首先,大学生的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这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天然优势。比如大学生具有相当的理性,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当然也存在先天的不足;比如没有商业或行业的经验,执行能力较差、过于乐观等。在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和“非大学生创业”是没有区别,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会因为大学生的身份就对其眷顾。
其次,大学生创业要依赖于自身的人力资本,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形成一些专利或成果,认识到能真正带来经济效益的机会,正是企业家式的人力资本,不是一项产品或技术,代表了学生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现在的创业基本上属于团队创业,文科,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与工科学生创业不同,他们没有技术背景。从现有的成功例子来看,文科学生创业始于擅长熟悉的领域,适合选择边际创新的项目,集中在“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的方向上初创起家,例如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智力服务,电子商务,连锁加盟,创新性商店等,他们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合作伙伴实行团队创业,在合作中弥补单个个体创业所具有的劣势。
再次,对于资金问题,提倡“适度资本创业”。大学生创业如同其它的新企业一样,会面临资源禀赋上的限制,阻碍了新企业从外部融资,这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障碍。解决办法之一是通过朋友、家庭的自我融资,以“适度资本创业”。大学生的身份本身有良好的信誉,它构成了创业者最有利的“无形”资产。
最后,大学生创业经历了激情回归理性的过程。最初由全国创业大赛所激发的创业热很快沉静,大学生更多的以参加创业大赛等形式进行沙盘模拟。高校也重视以创业大赛为载体积极拓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的渠道,开辟提高学生创业技能的平台,搭建展示学生创业风采的舞台。表面上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是,进一步来说,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仍然偏少。有些学校开始探索新的实践模式,例如鼓励学生成立虚拟企业,模拟企业的运营。
三、实施创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根据南开大学2009年在国内28所高校进行的调查,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缺乏有创业经验的师资。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我国,即便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只具备学校工作背景,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创业指导能力不高。
二是目前的教育体制不适合创业。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制度环境和氛围,基本上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认识阶段。
三是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级院校为了保证教学的基本条件,只能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弥补财政投入缺口。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平台、项目等硬件建设方面的经费就更为捉襟见肘。不仅财政性投入和学校自筹经费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十分有限,而且社会投入也因创业教育的回报存在长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而积极性不高。
其它诸如缺乏教材、创业教育观念不统一、社会文化环境等都是制约创业教育的因素,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
四、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路和建议
(一)理清概念并明确创业教育理念
概念是理论的内核。准确地把握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内涵,对于构建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进而指导创业实践十分重要。当前对创业教育在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源于对创业的不同理解。创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是指经济意义上的创办实业;广义的创业泛指在各个领域开创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开拓创业人才的教育。高校培养创业人才实际上也是一个树立新教育理念的问题:
首先,要树立创业教育对每个学生都有价值的理念。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每个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都需要有创业素质,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
其次,开展创业教育就要促成一部分学生创业成功,要树立培养企业家的理念。
再次,开展创业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业潜能,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最后,在教育方式上,要突出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实践的结合,体验创业,实践创业,要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实施创业教育不只是局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组织方式的调整,而且是涉及到总体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等诸多深层次变革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明确创业教育理念,从整体着眼,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水平。
(二)科学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
科学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旨在形成一个适合学生的创业意识启发――创业知识学习――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心理和创业道德的系统化、科学化培养。创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学科课程,如《创业管理》等。
(2)创业体验活动,如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大赛、企业家报告、参观企业、商业计划等活动。
(3)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同时使他们得到创业心理和道德的锻炼和养成。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校内创业园实践基地,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主开办公司,实现校内创业,真正认识企业如何生存及盈利,检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日常工作安排,掌握财务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学生进入现场,深入岗位,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支撑平台。学校领导应当成为创业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创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与策划指导工作。同时,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和就业办等各个相关部门都要围绕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合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因此,首先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鼓励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或者到创业企业兼职;其次选派国贸专业教师接受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如尽早参与到全国青联从国际劳工组织引入的KAB项目中或者参加社会上得到认可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回来后进行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使更多教师利学生从这个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项目中获益;再次利用社会资源,将师资从外贸企业及相关企业请近来,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师。结合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介绍创业知识和经验,传授创业技能,也可与教师一起合作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常建坤,李时椿,美国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N].光明日报,2005-12-28。
[2]赖德胜,李长安,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迎接创业高潮[J].求是,2009(14)。
[3]梅伟惠,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哲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9(2)。
注: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