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柔性化管理的实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云波
[摘要]高职教学实行柔性管理是提升高职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的新途径。为了实现高职教学管理的柔性化,必须做到:营造柔性化的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的发展;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参与作用;组织结构柔性化;建立柔性化的激励机制;建立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构建柔性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高职;教学管理;柔性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寻求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能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效能的新模式,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引入并加强柔性管理理念,对教学管理进行柔性化改造,将成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的新途径。
一、营造柔性化的工作环境
相对一般企业员工而言,高职教师在工作方面已享有很大的自主权,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和参加一些规定的活动外,教师的时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支配,这还不够,高职教师工作环境的柔性化更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自主性,不应该用整齐划一的模式来规范束缚他们的教学活动,这样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管理上,应坚持“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的原则,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及风格。
二、关心教师的发展
教师的自身发展与高职的发展是有机统一,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带动高职的可持续发展。高职管理者必须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把教师的发展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协助教师规划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引导教师积极、健康地发展并使之与高职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改变当前在高职教师管理中只从使用层面上考虑对教师的管理问题,应构建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成长机制,使使用与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高职的管理体制、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都要真正体现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和发展人的宗旨,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要求高职管理者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高职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高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使高职成为教师全面自由发展的场所。
三、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参与作用
参与管理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原则,让被管理者参与组织管理,可以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高职制订的很多教学管理措施之所以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制订措施和办法针对性不强,没有真正取得教师的支持和拥护。管理人员与教师存在一种管与被管的对立关系。教师是办好高职的关键,搞好教学管理,教师也是关键因素。既然我们都承认教师是高职的主体,要依靠教师办学,就必须建立与教师的l办商机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都应该以教师的意见为主,广大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具体承担者,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体会最多最深,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进行教学管理,尤其是涉及教学管理中的学术管理问题,必须紧紧依靠教师,认真听取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打开教学管理的新局面。
四、组织结构柔性化
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是根据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原理设计,它按照专业化劳动分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依靠工作的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组织结构由十组织层次过多,部门间相互割裂,存在难以协调的弊端,很难适应今天环境的复杂变化。柔性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代之以少层次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代替多层次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组织整体的反应灵敏度。柔性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它能够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这种组织结构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组织的运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五、建立柔性化的激励机制
高职只有建立柔性的激励机制,才能为广大师生员工积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与浓烈的氛围,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教学改革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通过激励来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职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各种教学资源都能得到最有效利用,有利于师生的知识、能力、才华得到最入限度的发挥,有利于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要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业务水平考核、教学岗位津贴分配、学生学业测定、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真正成为真正能为师生放开手脚、开拓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构建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能真正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激励他们在教学改革方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探讨、钻研,大胆进行各种开拓、创新活动,不遗余力地打造各种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建立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对组织和成员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基本的尊重需要,也是维系群体团结的粘合剂,它对每一个群体的成员都将在心理上和感情上产生凝聚力量。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把全体教师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让全体教师真正感到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乐生的重要途径。能否创造良好人际环境主要在于我们的高职管理者:首先要努力营造一种信任人、尊重人的氛围,使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以及广大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应当努力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要对教师一视同仁,对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的处理要公平、公开,合情合理。如果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是很难真正发挥出其创造性的。“士为知己者死”,虽有偏颇,但仍可从中领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高职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并想方设法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马克思曾经也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七、构建柔性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职内部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对其成员具有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凝聚力量。一所高职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和风格是其所有成员认同,它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和无声的行动命令,潜在稳固地左右着高职中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对贯彻高职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任务起着推动作用,使高职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有些事情甚至可以不令而行。现在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仍是一种刚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高牢固度、一致度和系统的和谐性,但缺乏开放度和宽容度,这种校园文化会在不断的自行稳定过程中逐渐僵化。柔性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与现有系统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但它保持了一定的开放度和宽容度,鼓励个体创新和组织学习,它为随时而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因此,高职管理者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营造团结、平等、和谐的组织氛围,使校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和信任等人文精神,构建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以抵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的物化”的弊病,从而达到高职柔性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段成芳.浅议高职教学管理的柔性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50
[2]郑其婷.高校教学管理实现柔性管理的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09(6):148~149
[3]张兄武.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D].江苏:苏州大学,28~30
[4]戴新利.关于教师柔性管理的心理学依据[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