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笑男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应看到,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瓶颈。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对策;机遇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1)自有资金有限。自有资金主要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未分配利润,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十分有限,常常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2)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偏弱,稳定性较差。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往往经不起市场风波的冲击,一旦市场有所变化,最先倒闭的一般都是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差距,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往往高于大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难与大中型企业抗衡,经济效益相对较差。(3)中小企业本身的资信程度低,贷款难,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资信度,据某项中小企业调查表明:在参加企业资信评估15%的中小企业中,只有60%的企业获“A级以上”的等级。这一突出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变得更加困难。中小企业在抵押品数量、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筹资规模等方面,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有一定的差距,来自银行方面的信贷支持很少。(4)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在商业信用上不如大中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以致企业无力购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造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经营状况不佳,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提高。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许多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的原因。一是家庭管理,集中管理。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尚可,一旦企业上了规模,其决策上的家长制、用人上的唯亲性,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敌;二是财务报表反映失真。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修饰财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以求达到债权人、投资者的信任,以成为较多普遍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存在三本财务账,在资产确认、计量、纪录和报告中,人为因素违背真实原则;三是担保条件限制。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2)银行方面原因分析。由于资金或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面的广泛性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全局性,各国金融业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一,融资手续繁琐,影响企业融资积极性;第二,银行信贷偏好阻碍企业融资;第三,宏观环境变化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惜借。(3)信贷危机。前期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2008年执行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包括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扩大国债、提高贷款门槛、加大发行央行票据、扩张股市直接融资等,都会给银行资金带来很大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用水平低、缺乏抵押品等先天不足,中小企业必然成为银行紧缩贷款的首选对象”。
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所采取的措施
(1)推进中小企业改革,提升自身积累能力。要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企业自身是关键。首先是要转换机制,通过股份制改革、出售、兼并、合资等有效途径,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次是中小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2)进一步提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中小企业在充当经济增长主体、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功能为中国所认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赢利总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为将来培植金融资源和扩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3)推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这一“脐血”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四、发展机遇
(1)EMC公司的发展。2007年1月9日,EMC公司在北京举行中小企业战略发布会,宣布中小企业业务在未来五年达到16倍增长的业绩目标。EMC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事业部,增加了一系列的措施,扩大市场覆盖能力,完善产品解决方案,扩大渠道队伍,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2)有数据显示,近年全球中小企业市场规模达4870亿美元,每年增长6.5%。在过去的几年,IBM通过被称为“碧海蓝天”的渠道计划已经覆盖了超过300个城市,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进行产品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茂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成因与对策[J].学海.2004
[2]杜玉红.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