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师专业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丽君
摘要:幼师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师专业;美术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257-01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本着美术学科这独有的特点,我认为,幼师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的是幼儿美术教育,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少数的专业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幼师美术教育中,应培养学生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感受美,刨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对周围世界处于良好、健康、融洽的态度和心理品质,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从而使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这样才会更有利于今后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提高审美能力呢?
艺术感觉又叫艺术气质,艺术感觉更重要在于后天的培养。首先是感情的培养。
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常的美术教学中注意情感的渗透。平时人们的感情都是处于相对平静、抑制状态,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好的教师这时如同催化剂,使学生们兴奋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感情,而应该引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渲泄。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
其次是感受力的培养,有艺术感觉的人,对美的感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很多人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发现美,学生的感受力可以进行培养训练。感受要靠人的感官,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官训练。美术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色彩、造型、结构等较敏感。除此之外,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肤觉、还有痛感等等的训练也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画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感受力一定会比别人更细腻、更敏锐。对美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是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美术领域里,美有造型美、色彩美、自然美等,这一切都使人们得到美的感受,它把人们带到美的现实和美的精神领域世界里。美术教育,通过观察事物、艺术欣赏及艺术实践这三个主要手段,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这是因为,观察是视觉艺术的最基本的活动,在深入的观察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越广泛、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清晰,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就越有基础。
艺术欣赏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这里主要指美术作品的欣赏。作为幼师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应知道如何去欣赏。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那么,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总的来说,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从分析形式和形象人手,第二步是对内容的理解、体验,第三步是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本开始,讲授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之道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双审美的眼睛,“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感受,按照自己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总之,培养幼师生的艺术感觉,提高审美能力,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一个教师的良好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幼师生,他应该对祖国和世界各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对历史上著名的美术家、美术作品民间美术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中的真善美和恶能够辨别,能够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具有这些素质的幼儿教师,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极为有利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6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