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T3航站楼的人性化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泷

  大型枢纽机场作为流程最为复杂的交通建筑,其核心功能仍然是高效快捷地进行旅客集散。而在此基础上,我们为T3航站楼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期望旅客的行程沐浴在关爱之中。
  航站楼的人性化设计应该分为建筑的人性化和服务的人性化,建筑师有义务为旅客奉献设施更完善、流程更便捷的空间组织,并为优质服务提供条件和可能。我们把T3航站楼的人性化设计划分为四个境界:安全与准时、方便与快捷、舒适与关怀、愉悦与信赖。
  让我们一同步入T3航站楼这座“人民的宫殿”,去感受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的新机场吧。
  
  对于所有旅客的人文关怀
  
  T3航站楼作为大型枢纽机场,其运营的关键在于对中转旅客服务质量和中转流程的清晰设置。
  中转旅客分为国内转国内、国际转国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四个主要流程。在T3航站楼中经过设计师、运营部门和联检单位的密切配合,实现了中转旅客服务设施的多项突破。
  
  首先,我们结合建筑功能将国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三大中转厅集中设置,这一设计既方便旅客识别又强化了枢纽机场的形象。其次,在T3A楼和T3B楼的两翼指廊、中央指廊及中心区分别设置了六处中转办票厅,以满足国内互转和国际互转两组重要功能。此外,国内转国内过程中的安检规定、国内转国际过程中的提取行李规定均得以简化或取消。
  对于远机位旅客,由于其行程更为辛苦,在我们的设计中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机场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关键一笔。人们乘坐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时,关心安全降落,一旦降落就开始关心机位的远近。若是停靠在远机位,则要下舷梯、坐大巴,十分不便。因此将远机位的流程设计好,可以为很多旅客提供方便。为此我们在二层设置了舒适的远机位候机厅,开始登机时旅客只需要下至一层检票即可登上机场巴士。
  在T3航站楼的区域设计中,旅客候机空间已经从经济型向舒适型转变。虽然机场对于人们的出行显得日益普通化和简单化,航站楼的使用也有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但是高舱位旅客的服务水平应该得到更为有力的提升。在设计中我们在各个公共区域都为高舱位旅客准备了充足的空间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将不同舱位的旅客候机区分开设置,符合机场商业运作的需要,也是航站楼服务细分的标志。
  
  开放的旅客办票大厅
  
  经过机场业主与设计师的密切配合,T3航站楼终于在北京这个中国最重要的门户机场实现了开放式办票值机系统。这一升级促进了首都机场与国际接轨,并将对国内机场设计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由此,送机的亲朋好友与即将乘机的旅客有了更多的交流和送别机会,他们可以在办完登机手续后一同在陆侧商店购物和用餐,并且目送亲人办理安检手续。这一切都将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红色屋面下完成,机场将变得更加温馨,旅客们来到机场也将更加从容和愉快。
  在T3航站楼的值机岛设计中,配备了充足的服务柜台、售票柜台和自助值机柜台,并在自助值机区设置了专用的自助行李递送口。每个值机柜台均可以办理各个航空公司的航班业务,这些对于旅客来说是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便捷的交通中心
  
  航站楼前侧是一个消隐在绿色景观中的机场交通中心。其区别于众多国际大型机场的做法是,使庞大的停车楼下沉到人们视线之下,这样航站楼的主体造型就能被清晰无误地表现出来。停车楼的造价虽有所提高,但却将景观绿地和机场形象还给了公众,使建筑本身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超大尺度的停车楼平面被分为五个部分,其间由阳光中庭进行分隔,既实现了自然通风和采光的需求,又满足了消防控制和废气排放,同时还强化了停车空间的方向感,是人性化设计的再一次集中体现。 城市轻轨车站和商业、会展中心位于停车区的上部,有明亮的自然采光和优美的空间环境。从停车楼和城市轻轨到达机场的客人汇聚于此,并通过宽敞舒适的自动步道快速抵达航站楼。而来往北京的商务旅客甚至可以不出机场就能在交通中心一层举行商务会议和洽谈,体现了首都机场作为国际一流航空港给予旅客无微不至的关怀。
  与所有机场一样,T3航站楼的陆侧提供了宽敞的出发和到达车道,但这些显然还不能满足更多普通旅客的需求。于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在下沉停车楼的周边设计了环行汽车通道,并在航站楼一侧设计了地下公共门厅,为旅客准备了第三处迎送停车区,这是对以往机场交通设计的显著改善。
  
  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
  
  机场对于所有旅客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随时提供指示和帮助的场所,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对于机场的高效运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使首都机场实现枢纽机场运作的目标,航站楼内的重要标识均采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同时,在旅客流程的关键节点和信息服务的核心位置,都通过简明扼要、主题突出的标识传达给旅客最重要的信息。
  T3航站楼体积庞大,功能众多,这些标识始终以旅客流程为主线,提高旅客在选择区域的迅速辨别和判断能力,因此在这些重要节点,导流标识应特别强化、不受干扰。
  对于出发旅客最重要的是寻找正确的机位位置;对于到达旅客最重要的是寻找行李提取的位置:而对于中转旅客来说最重要的是寻找中转服务柜台。对于这些重要需求的正确理解和回应正是本次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
  在T3航站楼中,标识系统发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相对较长的旅客步行距离中不断提示旅客关心的流向信息,从而减少超大型机场带给旅客的不安和恐惧心理。
  
  充满艺术气息和建筑感染力的共事空间
   T3航站楼极具特色和富有前瞻性的设计,宣示出真正的抵达之感。神似一条巨龙的双曲面屋顶造型,既蕴涵航空工程学的最佳原理,又能引发飞翔的诗情画意。为了创造一种令人难忘的出行体验,整个建筑均被设计在这个完整流畅、造型优美的屋面之下,形成具有强烈感染力、独一无二的一流国际航空港和国门新形象。
  先进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使航站楼从传统、封闭的空间模式中解放出来。出发旅客与到达旅客、国际旅客与国内旅客、近机位旅客与远机位旅客、购物旅客与候机旅客,这些原本泾渭分明的区域通过设计中巧妙的组合和编排,变得前所未有的通透和连续,使空间真正地流动起来,温暖的阳光透过屋顶天窗和侧向明亮的玻璃散射到室内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建筑艺术与绿色节能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所有进出航站楼的旅客耳目一新。
  旅客来到机场,是个陌生的环境,时间又很紧,无暇去感受细枝末节的东西。所以大环境、大流程的清晰对旅客尤为重要。T3航站楼的空间是随旅客流程不断展开的,旅客在T3A楼值机岛办完票后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2km以外的T3B楼,这种感受对旅客会有很强的感染力。楼内出发、到达、中转的旅客可以相互看到,这也会使旅客精神放松。国内外很多机场出发、到达各自分隔在一个独立空

间里,造成旅客心情紧张,识别性差。
  还有T3航站楼屋面由红色到金色的渐变,不但是建筑艺术的集中表现,也成为旅客进行区域识别和步行距离计算的有益提示。因为旅客的识别顺序是数字比文字优先,颜色比数字优先。
  
  航站楼的方向属性
  
  由于总体规划的要求,首都机场的东扩必须在一个南北狭长的用地范围内解决,这也使最终确定的建筑方案呈明显的线形布局,加上T3航站楼作为超大型机场所拥有的巨大规模和惊人尺度,使建筑具有了明显的方向感。
  虽然旅客将要比以往的机场行走更多的距离,这些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建筑师有许多手段提升航站楼的魅力,增加流程的指向性,使得旅客虽然行进距离长一些,楼层转换多一些,仍能保持心情愉悦,有新奇感。
  旅客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就会减轻焦虑的心情。在T3航站楼的整体空间中,三角形柱网和曲线外墙所构成的室内环境自由变幻,需要给予旅客更多的提示。于是设计中应运而生了完全南北方向的垂片式吊顶系统,这样旅客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迅速判断行进的方向。与此同时,墙面南北修长的玻璃挂板,地面南北方向的石材装饰带与分格线以及公共空间里的玻璃电梯与扶梯都无一例外地指示着南北方向,正是这些不断强化的空间意识赋予了建筑明确的方向属性。
  
  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卫生间
  
  卫生间系统从来都是机场最重要的公共服务系统之一。T3航站楼的卫生间在服务内容、厕位比例、空间设置、细节处理、艺术效果、视线分析、检修途径等各个层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每组卫生间的服务内容包括男女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婴儿间、清洁间等五项内容,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
  谈到男女卫生间的比例,以往机场女卫生间的使用紧张是显而易见的。但一做建筑设计,很少有女卫生间厕位比例超过男卫生间的。还有坐便和蹲便的问题,到底多大比例合适?这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国内旅客觉得坐便多了不方便,而国外旅客恰恰相反。在我们的设计中设立了三项原则 尽可能增加重点区域卫生间内的厕位数量:女卫生间厕位数量尽可能达到男卫生间大小厕位之和;坐便和蹲便比例在国内与国际区域区别对待。
  在空间组织和细节处理上明确卫生间可携行李方便进出,不设外门并且严格控制视线遮挡。航站楼卫生间内的细节设计充满了人性化,卫生间入口处易于识别的彩色玻璃、小便斗后部的放包空间、厕位隔断内放置行李车的空位、布置于每个厕位的排风系统,会使旅客在不经意间感受关怀。
  
  两种不同的流程设计
  
  评价一个航站楼人性化与否,国际排名前三位的机场,永远是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荷兰的斯蒂夫机场、丹麦的哥本哈根机场。这几个位居前列的机场并不是以建筑感,X,715取胜,而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流程非常舒服。
  在T3航站楼的流程设计中,T3A楼与T3B楼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布局方式,而这种差别恰恰体现了设计师对于旅客流线的认真研究。在T3A楼,国内旅客办票大厅位于四层,旅客只需转换一次就可到达三层的出发候机厅,而国内到达旅客经登机桥进入二层,并同层到达行李提取大厅,整个系统方便流畅。在T3B楼,由二层捷运车站出来的旅客完全平层实现了出境联检、购物、候机和登机程序。国际到达旅客经登机桥和到港走廊进入三层的入境联检大厅,并只需转换一次就可到达二层的捷运车站。
  不同的旅客需求带来了不同的空间组织。国内旅客的三层出发、二层到达和国际旅客的二层出发三层到达,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捷运系统,人性化设计的集中体现
  
  T3航站楼的捷运系统(APM),也就是机场空侧的小型列车式旅客运输系统在国内首次使用,而敞开式的运行方式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尝试。
  整个捷运系统工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期主要为国际旅客服务。出发和到达站台分别位于T3A二层的国际行李提取大厅之后和T3B楼二层的国际出境联检大厅之前,运行则是在开敞的地下一层APM景观庭园中。这一设计使国际旅客出发、到达所必须的楼层转换完成于捷运车辆的运行之中。同时,捷运车辆不是在黑暗的隧道中穿行,而是在一个开放的绿色景观之中,这就会带给旅客心理上的愉悦感,从而对机场的行程产生兴趣。
  捷运系统的二期工程主要实现T1、T2航站楼与T3航站楼的旅客中转流程。届时,北京机场的所有航站楼将在空侧连成一体,从而使旅客使用机场的方便性和可靠性大大加强,人性化的理念被现代科技诠释得更加充分。
  北京机场的捷运系统(APM)充满了高科技含量、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它在速度和时间上将给予机场旅客行程质量以极大的提升,也将对国内大型机场的设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航站楼的无障碍设计
  
  机场的无障碍设计是其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由车道边到登机桥的全程无障碍体系,这也是机场对于北京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停车楼无障碍专用车位在交通中心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北侧,临近核心区处提供了32个轮椅车位,并加装了醒目清晰的配套标识。
  人行盲道:航站楼的出发和到达车道区均铺有盲道系统。盲道遍布航站楼前车道边道路、每个公共出入口处、航站楼前厅及无障碍电梯门口处,可引导残障人士至问讯柜台前,保证了对残障人士服务的连续性。
  无障碍候机环境设有残疾人专用电话,且具有英文操作系统。设有专为残疾旅客提供的无障碍饮水机,配备有高低位饮用水口,为其饮水提供便利。无障碍电梯内为残疾旅客加装语音提示系统、低位按钮、残疾人扶手等。
  无障碍柜台:机场为方便残疾人使用设置了多种无障碍咨询柜台,航站楼办票大厅内的售票、值机、行李、服务柜台和流程中的咨询、边检,安检柜台均设有无障碍区。
  无障碍公共卫生间 航站楼内所有公共卫生间处均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内有无障碍扶手、低位手盆等各种设施,并配备有紧急呼叫铃供残障旅客应急使用。
  
  结语
  
  T3航站楼是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同类设施之一,它为机场运营者和航空旅客设立了全新的标准,为使旅客倍感热情相迎、宾至如归,设计上减少楼层转换,设立清晰的位置标识,缩短步行距离,并使转机过程简便快捷。这些对于枢纽机场的高效运营至关重要。将高质量的设计细节和实用需求完美融合,正是这一成功设计的主要特点。
  新航站楼内部空间高大宽敞,旅客身临其间,透过玻璃幕墙,四周美景一览无遗。建筑色彩从红色到金色的变换,使得他们的旅程沐浴在缤纷之中。巨大的空间,还为旅客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感觉,以及很强的方位意识。做到以人为本、功能齐全、流程合理、造型优美,使之真正达到国际一流机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并将引领中国进入国际航空业的前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