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与旧的交融:上海福州路210号和外滩15号(甲)更新改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 晶

  上海拥有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在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城市品位的提升,都市文化的弘扬城市精神的塑造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目前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至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2,占上海市老城区的1/3。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这里介绍的华东院参与设计的两个项目都属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范围之内,即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和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
  在这两个例子中,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项目设计中突出了对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体现出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的特点。设计明确风貌区内严格控制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建筑的高度。而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则更注重建筑物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 以及对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廊景观、城市空间肌理、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的研究。
  不论是建筑师还是业主都特别关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最有效地把新旧两部分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当代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对环境的需求作为改建的基本要求,用易于理解的方法来表达对历史建筑价值的尊重。
  
  福州路210号地块整体改造项目
  
  为推进上海市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根据市级机关办公场所“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及进一步完善为市民服务的功能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对福州路210号即原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进行整体改造。
  改造后的福州路210号,将人驻一批面向市民、具有综合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逐步完善法治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市民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
  1.项目概况
  建设基地位于福州路210号,以江西中路以西、福州路以北、河南中路以东、汉口路以南区域为改造建设规划区域,占地面积15300m2,需拆迁建筑约13864m2(部分社会单位、居民、变电站、以及市消防局大楼)。
  整体改造的内容共分改造和扩建两大部分。
  改造:对福州路210号现存保护建筑约27000m2进行恢复性修缮改造,即外观保持原设计风格,内部按现代化办公、服务功能要求进行改造。
  扩建:以福州路210号现存保护建筑为基础进行扩建。
  改造和扩建的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5540m2~80000m2(包含地下建筑面积),主要用于机构对外办公和为市民服务。
  规划及项目设计要求需要确定最佳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容量,以此为基础争取尽可能大的建筑面积,并尽可能达到整体功能优化。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可以方便广大市民,做到内部现代化服务功能与历史人文积淀相结合,服务内涵与世博会、北外滩开发相呼应。
  福州路210号现存建筑原是旧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907年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未能完全建成。1949年后曾作为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属上海市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建筑风格基本属于英国新古典主义南立面采用罗马古典主义风格,东立面为英国巴洛克风格北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纵横轴线分明,三段式构图。建筑明快、稳重、匀称。外立面用花岗石砌筑,老上海人称其为“石头房子”。
  2.设计构思
  设计按照60000m2的建筑容量置入用地,可以采用多种手段:铺满基地并采用尽量低的层数和高度,或者将庭院留出,局部采用高层建筑,结合低层入口空间。而后者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建筑空间本身,都留出了足够的余地和使用的灵活性,更加有可能使历史建筑恢复活力和吸引力也创造出了更多功能置换的可能。而其地处外滩区域性办公楼群组之中的优势,相对开放的空间形式与邻近的教堂广场,文化街产生和谐的对话与融合,对自身的建筑空间品质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倾向于为城市留出一片广场空间,所以,本次设计所做的三个方案都试图通过广场让新老建筑产生一定的对话,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产生建筑自身乃至对周边人群的吸引力和城市渗透力。建筑并非自我对话的个性,而是时时和城市互动、为区域影响,尤其对于外滩这片历史风貌区域――如何让历史街区重生并焕发活力,广场空间、城市灰空间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了确保改建、加建的历史建筑能够和现有建筑和谐共存,并且不破坏历史建筑所在风貌区的整体风格,政府针对加建扩建制定了“3H”的视线原则:即离开建筑高度为H的历史建筑3H的距离范围内,人的视线所及,不可以看到超越保护建筑的新建构筑物。
  这个原则无疑为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制定了一条严格的约束,也为城市视觉效果的完整统一创造了依据。对于外滩这个成片的历史建筑风貌区域来说,任何突兀的构筑物都将对整个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谦虚的“退让”则是减轻对环境压迫感的最好办法。
  被建筑围台的广场常常会成为城市新的活力点,无论是安静一些的对内空间还是充满趣味的对外空间,都可能赋予历史街区时代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机。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通过充满情趣的广场空间盘活旧的街区和建筑,往往被置换后新的内容更体现了城市历史的延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
  步行空间可以为城市创造令人心怡的休息或商业环境,介于开敞和封闭中间的灰空间地带,结台历史建筑的古色古香,很容易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吸引行人视线、引人驻足。即使不是商业价值的利用,也可能为城市增添一处休闲咖啡的好去处。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
  (1)通过空间整合、功能扩充等一系列建筑手法重组原有街区历史秩序,最大限度发挥和利用保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区域优势,最终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
  (2)将历史建筑的更新过程视为生命体的延续,运用现代建筑语言与其对话,寻求“和而不同”,使历史在此得到新的解读。
  (3)创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室外空间,创造并再现历史原貌的情景空间。
  3.方案一总体设计
  (1)总平面布局
  本方案结合原有历史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在庭院中部加建方形体量,共八层,满足3H视点的要求:于河南中路一侧加建L形体量完成原有建筑的环形布局,使街道界面得以延续。主要入口空间设于河南中路一侧,解决人流集散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基地东侧由新老建筑围合

成室外院落,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景观。
  (2)交通流线
  不同功能分别设置独立的出人口,流线避免交叉与重复,将外部办理业务人员与内部工作人员流线加以区分,并自成体系,使流线便捷有效。车行入口集中于福州路侧和汉口路侧,于院内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于地下环通,避免影响地面环境景观。人行主入口设于河南中路侧利用公共广场来集散外部、内部人流。后勤入口设于建筑东北侧。
  (3)功能分区
  对外服务功能集中于河南中路、福州路一角,共两层餐厅设于建筑一、二层,通过与原有建筑结合处的绿化中庭采光,环境宜人;大会议室设于三层,四层为集中信息机房,其余部分主要为办公空间。
  (4)绿化景观
  基地内绿化景观可分为公共景观绿化、室内景观绿化、屋顶庭院绿化三部分:公共景观绿化是基地东侧新旧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其让结合广场、小品、室外雕塑、座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个体闲娱乐的良好场所;室内景观绿化设于中部主楼内部和南侧新旧建筑结合部,通过绿化植物改善室内气候小环境,有利于创造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屋顶庭院绿化空间相对私密,是内部人员休憩的场所,同时也起到降低夏季建筑表面温度的作用,有利于建筑节能。
  4.方案二、三总体设计
  方案二、三采用非对称式布局,将建筑体量集中于河南路近福州路一侧,强调体量的对比和视觉的平衡。这样的布局,在有限的基地内形成较大的开放空间,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庭院环境。局部的绿化和广场对城市开放,丰富了城市的空间感受。
  (1)建筑形象
  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造与原有历史建筑的和谐共生,采用与旧建筑相近色彩、质感的石材,单元化组合的立面形式与原有建筑三段式划分相呼应的线条收分,无一不体现出对原有建筑的尊重,但光洁的钢和玻璃又强烈地反映出新建筑的时代特征。
  (2)建筑节能
  遮阳百叶:避免太阳光对建筑外窗的直射
  通风中庭:改善室内小气候,创造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
  绿色空间:降低室外温度,改善区域环境
  
  外滩15号(甲)整体更新项目
  
  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无论从规模还是投资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物区域正受到来自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
  建筑体现了所根植的文化意识,对于在外滩这样的历史保护区域内新建建筑是需要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简单的以怪异的形态强调表面的对立或者单纯从建筑学的概念出发寻求解答都是片面的。
  外滩作为上海百年发展与繁华的象征,浓缩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长久以来外滩都是上海最著名的地标场所和城市象征。
  1.项目概况
  外滩建筑的原始用途主要包括银行、洋行、公司等历经社会变迁,多易其主,功能也发生了转换。1949年后,行政办公、仓储、居住等非商业机构和设施的大量人驻也使外滩地区成为“少数人使用的场所”。目前,外滩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将其使用功能从原先私密性较强的办公、银行厦居住、仓储等转化成公共性的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设施。引领时尚文化的外滩3号和18号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纯粹定位于公共服务的外滩15号(甲)也是这样的项目。
  外滩15号(甲)位于外滩14号总工会大楼和15号外汇交易中心之间,基地内原有建筑为汪定增设计。基地现状存在的功能混杂、空间消极和缺失外滩第一界面等诸多问题,与其所处高端城市功能区地位难以相称。
  2.项目分析
  该项目属于地块整体更新,建筑全部新建。特殊的区位、历史、文化特征决定了该项目的特殊性,对建筑、环境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一项目也被形象地称为外滩“镶牙齿”项目。外滩城市界面十分完整,只是在用地处缺掉一块,立意在于补上这处缺口。从天际轮廓线分析看,外滩建筑群在海关大厦及和平饭店两处出现波峰用地位于海关大厦的天际线峰值处向外汇交易中心的天际线波谷处之间,它的高度应该不高于总工会大厦,不低于外汇交易中心。
  外滩的城市肌理强调竖向,对应的竖向肌理经过线性分析形成外滩的条形码,解读了外滩的条形码,可以在新建筑上保持这种条形码的完整性,从而使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群融为一体。
  历史区域的交通问题一直是旧区改造的核心问题之一,旧区建筑密度大,道路拥挤,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设计对于旧区改造至关重要。
  地块沿九江路与中山东一路两侧有开口,所以车辆出入口在这两条路上考虑,九江路用地段禁止非用地内车辆出入,因此这一段车流量低,车辆从四川中路出入,仅公交20路从中山东一路进,中山东一路为外滩沿线主干道,车流量极高,进出用地为右行小拐,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用地周围停车位较少,因此用地处建筑的车辆停放只能在内部解决,车辆采取单进单出,对街道交通压力较小。
  社会民意调查最能反映社会对地块的功能需求,从大量相关的调查统计显示,休闲公园位居首位,餐饮娱乐与展览位居其后。休闲公园充分反映了外滩第一线建筑群缺乏大众休憩的场所,但作城市公园可能起不到建筑“镶牙”的作用,因此我们考虑在新建建筑内部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最后政府将其定为“浦江信息中心”作为浦江两岸的信息交汇点,对外向公众展示浦江开发的历史进程,填补外滩没有文化建筑的空缺。而市民对于银行金融的选择,则可能是基于惯性思维的作用,在功能上与现有其他建筑功能重复。因此我们的设计原则是:
  (1)拆除原有车库,新建部分首先要考虑的是与原有街道和建筑的协调,新建筑的形象不能过于个性化以至破坏建筑的整体环境。
  (2)在保护建筑周围地段介入新要素的目的是使其城市空间焕发新的活力,因此其内部空间是以保护建筑为核心的优化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场所。
  (3)对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留主体改局部”的策略,并且将新建筑与其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其历史价值。
  3.设计思路
  对许多历史建筑,并不是所有要素都要保留,因而建筑的要素被一分为二,那些休闲历史建筑特性的要素,尤其是墙和结构,得以充分保护以体现其历史的荣耀,除此之外的其他要素则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改造被新的内容所取代,使建筑内部空间能够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当代先进的建造技术,从而使历史建筑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建部分在建筑外观上与周边建筑相比是谦虚的,但又不至于谦虚到被忽视的地步,它使用了与外滩建筑相呼应的米黄色石材,并以简洁的处理手法与周边建筑形成对比,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新建筑,对其建筑外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原有街道和相邻建筑的协调,建筑外观最基本的意义是在这一前提下产生的,而不是突出建筑本身 为了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新建筑的形象不一定要超越相邻的老建筑,建筑的环境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建筑各个部分给人的印象。
  中国园林的精华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休息的凉亭,游玩的小桥都是与代表生命的水交锚咬台。亭是点桥是线,水是面,点、线、面的结合勾勒出静谧的内部空间。
  我们在设计中力求以数字时代的影像技术以及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解读,表现中国建筑的精华。通过临水的小桥,走入陈列着外滩文物的玻璃亭,顶棚遮光板缓缓落下,顶部的光线洒向水面。这时音乐响起,幻彩的荧光屏从水里升起,开始旋转。这将是连接古今的、超越时空的信息载体。
  外滩,是一个既具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又充满无穷能量的地标场所。因此这一地区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成败在于:一是否能完美展现上海百年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否能充分满足作为城市核心区位的地价功能。“浦江信息中心”作为城市公共功能与多元化文化活动中心,正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型文化建筑改造的尝试。作为外滩项链上最后一颗珍珠,必将是最特别,最光彩夺目的一颗。
  
  作者:邵晶,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1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