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应急能力评价是社区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建立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时,应该以系统为出发点,通过综合分析社区的应急组织、应急准备、应急资源、地震危险性、工程抗震能力、应急救援等,并使之建立,使地震灾害的整个过程得到覆盖处理,将存在于系统中的社区应急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出来。
  关键词: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构建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1.1社区组织应急反应能力
  快速反应以灾情收集与上报、组织自救与互救、组织灾民疏散、协助开展救援、次生灾害处置、维持社会秩序、灾民生活安置、社区居民心理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社区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地震灾害发生后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减灾、救灾的关键所在。社区组织的组织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是在地震发生后的前期过程中,保证有效抗震救灾的重点所在。而7小时、12小时、16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是科学界以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状态的生存状况为基础所研究出的实施紧急救援的“黄金时段”。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出,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是地震救援的最佳时间。在这72小时中,救灾的成功与否直接受社区这一灾害的直接承受提的应急能力的影响。
  1.2社区居民应急反应能力
  突发性、较大的破坏性、成灾的广泛性等是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人们面对灾害的行为和反应在灾害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减灾。作为灾害受体和抗灾主体的社区居民的应急文化建设和平时所接受的放在教育及宣传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对灾害的反应能力。而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应急避险知识、对灾害的心理承受恩能力是体现社区居民的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的主要方面。
  1.3社区工程抗震能力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防御地震灾害的两种主要措施。所谓工程措施指的是包括社区房屋建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抗御地震次生灾害和地震地质灾害的能力在内的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所谓抗震设防指的是在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时以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施工规范等为依据和要求的一项工程型预防措施。
  1.4社区应急准备能力
  社区居民的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种单位形式,增加了居民的分散性、闭塞性,减弱了居民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行动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居民的减灾意识。而突发性是地震的一个显著特点,再加上较大的临震预报难度和较小的预报准确性,因而,必须加强以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家庭防震对策的制定、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开展、建设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和演练地震应急、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储备地震应急物资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地震应急准备,从而保证防灾、减灾目的的实现。
  
  2. 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以系统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为手段来构建社区地震应急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可以以最高层次(A)、第二层次(B)和第三层次(C)为标准来划分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我们将社区地震应急能力的大小定义为最高层次;将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中包含社区组织应急反应能力、社区居民应急反应能力、社区工程抗震能力、社区应急准备能力和社区应急救援能力5个同级指标的一级评价指标定义为第二层次;将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中的二级评价指标定义为第三层次,一般情况下,有23个同级评价指标包含在这一层次中,如下表所示:
  
  表: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社区地震应急能力(A)
  社区组织应急反应能力(B1) 社区居民应急反应能力(B2) 社区工程抗震能力(B3) 社区应急准备能力(B4) 社区应急救援能力(B5)
  灾情收集与上报(C1)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C1)
  组织自救与互救(C2) 房屋建筑抗震能力(C1) 制定家庭防震对策(C2)
  组织灾民疏散(C3) 居民防震减灾意识(C1) 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C2)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C3)
  协助开展救援(C4) 居民应急避险知识(C2) 抗御地震次生灾害能力(C3)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C4) 自救互救能力
  次生灾害处置(C5) 居民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C3) 抗御地震地质灾害的能力(C4) 地震应急培训和演练(C5)
  
  参考文献:
  [1]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年) [EB/OL]. http://www. drcnet. com. cn/DRCnet. common. web/DocViewSum-mary. aspx? docid=1597005&leafid=14802[2007-11-01].
  [2] 孙绍骋.中国的灾害管理体制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J].城市问题, 1997,(3): 47-50.
  [3] 谢礼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定义及评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3): 1-10.
  
  作者简介:井小丽,出生年月:1972.11,性别:女,籍贯:陕西商洛,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地震应急救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2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