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疆与内地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一直鲜明存在,本文试从对新疆与全国的经济差距的分析入手,旨在分析其差距的根源,并给出一定的改进建议,促进心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疆;区域;经济差距
一、新疆与全国的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
新疆与全国及东部的差距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1.GDP和人均GDP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出差距对比: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新疆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发展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在扩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无论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在扩大,特别是绝对差距呈加速扩大的态势。在总体上,新疆一直处于全国发展的较后位次。
2.人民生活水平对比:整个20世纪80年代,新疆城乡人民生活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并不大,还是缩小趋势,个别时期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0年代以后直到至今却一直低于全国,差距明显扩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更大。
3.所有制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对比:与全国对照,新疆的国有、集体、个体和其它四种经济成份结构形成高、低、低、低的特点。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说明新疆经济改革、市场发展滞后的制度差异。产业结构表现出第一产业过大,第二产业过小,第三产业质量不高,档次过低;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结构表现出种植业比重过大,非种植业比重过小的特点;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一些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4.小康建设方面的差距对比: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在小康建设方面的步伐开始变小,与全国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据监测资料显示,1996年时候新疆的小康建设进程与全国的差距是30%,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两三年的建设,更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发展步伐。
二、新疆区域间经济差距分析
以16个地州市为基本的区域单元进行分析,地州市间经济差距变动状况与县市间的变动状况基本相同,但其差距一般是前者大于后者。以人均GDP从高到低排序,2005年16个地州市的排序依次为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奎屯市、巴州、吐鲁番地区、石河子市、昌吉州、哈密地区、博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伊犁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等。从东疆、北疆、南疆这三大区域来看,以2005年为例,高产出水平和中等产出水平中80%的县市分布在北疆地区,而且集中于天山北坡一带;而低产出水平的91.3%的县市分布在南疆地区,而85.7%的县市分布于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
三、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思考
1.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加快其转换。要想解决发展制约因素这一难题,重新高速有效大力发展,加快资源优势的转换是最大的改进关键点。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必须采取经济资源、发展战略、区域政策、科学技术、市场流通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与统一的方式方法。
2.进行制度创新。很多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制定者观念上的不作为和工作执行上的偏差,制度创新首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富有效率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其次是各级领导干部、主管领导部门要进行自我革命,走在改革的前头。
3.要有建立经济、政治、文化协调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其方法措施有制约新疆发展的因素不外有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诚然,客观因素不可控制,不论是历史的、自然的、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大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必改变,只需要在现有情况下换一种方式角度利用即可,不必完全照搬别的地区的经验。而人为因素,则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客观因素的不足,甚至改变作用,变不利为有利。就当前而言,制约新疆发展的人为因素一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二是传统文化的障碍;三是人口增长太快,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1)在稳定中求发展。稳定是新疆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的保证。新疆要保持稳定,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民族与宗教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民族问题一是要处理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一切民族利益都要服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二是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新疆各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之间的关系;四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
(2)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与开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也应是开放性的。新疆文化的发展要吸收中原、沿海地区的汉民族与市场经济接轨后的市场文化和世界文化基因以及现代文明,加快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创造和增强新疆发展的内在潜能和深厚根基。
(3)狠抓科技教育。必须下决心,花大力气进行重点投资(包括奖金投入、工作投入、政策投入);确定并狠抓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学科重点建设项目。要动员、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科教,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联合开发科技项目,联合办学,培养人才,使用好人才。
(4)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地利用传播媒介为新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导向和支持;要大力宣传新疆,扩大新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吸引尽可能多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发展,为把新疆建设成下个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而造舆论、鼓干劲。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 改革开放十七年的中国地区经济[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4] 国家统计局.1995―2005年地区经济竞争力排序[J].经济学消息报,2008
[5] 新疆年鉴[Z].新疆统计局,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4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