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的历史起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改革开放步入30周年、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并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作为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起点,《决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三中全会确定的一系列土地管理的重要原则,特别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终都将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体现。《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对我国规划期内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作出了十分精心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疑是贯彻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的重要基础。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这一要求内在联系,新一轮规划纲要展现出鲜明的耕地红线意识。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而且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根据各种预测,实现中国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面积最低是18亿亩。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提出的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的目标,也需要18亿亩耕地。因此,守住18亿亩耕地,就使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有了基本的资源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守住18亿亩耕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严格保护耕地,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供给的刚性约束,可以有效抑制建设占用土地的过度需求,促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促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因此。《纲要》明确指出,严格控制耕地流失是保护耕地的首要任务,包括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以及加大灾害损毁耕地防治力度等。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与这一要求内在联系,新一轮规划纲要展现出鲜明的资源节约意识。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轮规划期内,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各方面用地需求还将显著增加。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因此,《纲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交通、厂矿、城镇各类建设,都要把规划节地放在首位,开展节地技术研究,更好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新一轮规划旨在破解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困局,而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为规划在新时期解决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城乡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何去何从?《决定》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即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决定》以“理论E的新创新,政策上的新突破,举措上的新实招”,对农村土地制度作出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安排,在规范和改革现有土地管理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了周全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在消除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痼疾一城乡二元结构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有理由相信,新一轮规划必将在保护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近期,中央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采取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国土资源部门既要为拉动内需政策措施的落实提供优质保障服务,又要按照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规范用地管理。如何处理好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与当前扩大内需、稳定经济的关系,如何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扩大内需、稳定经济上的作用,毫无疑问,仍需坚持一要严格保护耕地,二要节约集约用地。通过严格保护耕地的一系列措施,把18亿亩耕地坚决保住;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一系列措施,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对发展的保障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行各业各类用地作出统筹安排,协调好、统筹好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只有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好了,我们就能把该保的保住,发展的用地也有了出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1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