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起点,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际,以新课改为主导思想,从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出发,挖掘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总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教育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教学理念 新课改 教育多元化
《新课标》对新时期人才的素质培养作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的问题。
长久以来,“满堂灌”,不允许学生有质疑行为,教案更是十几年如一日,不曾改变,理论与实际脱节成为政治课教学陷入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也使得政治课教学总给人僵硬、呆板的印象,跳脱不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把学生的发展人为地控制在课堂内、书本上、考试中。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绝对的权威地位不无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其思想观念也逐渐趋于自由化,多样化以及自主化。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正是在此背景下,《新课标》应运而生。强调回归教育起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贯彻“生本”思想,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彻自主地获取、建构、完善知识系统,把课本知识还原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创设相关情境,加深理解。反映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当蕴含四大理念。
一、生活化教育
教学要同学生以及教师和社会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更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特征。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课堂。所以新课程强调突破学科本位,砍掉学科内容的繁、难、偏、旧,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真实地去感受生活。比如,在讲《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中关于“信用卡”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名义到银行去办理开户业务,申请信用卡,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演示这一过程。
二、自主性学习
教學工作中的教与学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师进行教的同时,学生的学也同样重要。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只注重教师绝对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在课堂内,书本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如果只是注重对于学生单纯的知识量的掌握,短短的课堂教学所传授的内容相当有限,因此,更应注重对于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依据所掌握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后也能获取想要的知识和信息。自主性学习正是新课改针对这一问题所提出的全新学法培养目标。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自学的过程中去获取有用信息,并能自主地去建构相关知识体系。
三、拓展性发展
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满足于书本上现成的知识,面对这样的任务时,学生可能会处于一种不适应的困境,但绝不是令人绝望的深渊,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只是给予学生一系列前瞻性的指导。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
四、有机化联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课教学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与渗透,体现联系性。传统的中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忽视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针对这一情况,课改重点强调了学科间的整合与渗透,力图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在这一指导方针下,我与其他科任老师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在讲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在地理课必修②中,有专门一框的内容讲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对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等自然现象的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实际上也是国家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两门不同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致力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这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这样一次尝试,40分钟的教学过程,我与地理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建构,主动实现学科间的联系。同时,这种新颖的跨学科教学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改革所倡导的科学教育理念,而如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长期并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