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以牵头公司的身份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组成的联营体在2003年6月7日与苏丹水利灌溉部签署的麦洛维大坝项目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在前不久正式入选2004年度(第9批)“中国企业新纪录”。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比出的中国企业新纪录旨在反映中国国内企业在本年度创造的新纪录,而各个企业申报的内容须代表本行业的先进水平。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项目土建工程合同额为6.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签订的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2004年6月29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与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正式签署了曼格拉大坝加高项目合同。该项目总合同额为2.4亿美元,是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迄今为止签署的合同额最大的一个项目。
由于接连在国际水利水电工程市场夺取大型项目,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攀升、经营规模逐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水电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年合同额只有7000万美元左右,而2003年公司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额达到了4.7亿美元,据公司总经理陆国俊预计,中水电公司今年的合同额有望达到5.3亿美元。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经营效益水平提高很快,预计2004年的利润额将比2003年增长20%以上。陆国俊总经理认为,一系列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中标是中水电公司经营业绩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水电公司历史上曾经有过大型工程实施不成功的记录,因此,上世纪90年代公司内部对承接大型项目问题存在较多争议,很多同志认为,中水电公司不具备承揽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能力,工程项目规模越大,公司遭受风险和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公司主要承揽中、小型项目,合同额为2000万美元的项目即被视为大型项目。
2001年,中水电公司制订了新的发展目标,公司管理层开始重新审视大型项目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管理层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公司总经理陆国俊说:“项目规模是影响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项目规模大,承包商就一定会遭受风险损失。中水电公司有大型项目实施不成功的记录,也有过小型项目亏损的经历。而承包商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才是能否实施大型项目的关键因素。中水电公司已有二十年的国际工程承包经验,聚集了一大批国际承包工程领域的人才。进入新世纪的中水电公司应该解放思想,不以项目大小为衡量风险的标准,而应以公司对项目风险的可控度来决定项目的取舍。”陆国俊说:“如果获得了风险可控的大型项目,公司应该在项目实施时秉承如履薄冰的精神。”这次讨论不仅转变了公司上下对大型项目的认识,而且重新定位了中水电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为公司随后几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实践中,中水电公司逐步放弃了原先以转包项目为主的窗口型企业经营方式,逐渐形成由公司直接自营项目的实体型企业经营方式。在项目规模上,公司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中小型项目,把注意力集中在风险可控、盈利水平比较高的大型项目上。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及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保证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风险逐步降低,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陆国俊表示,经过认真论证和分析,只要公司有把握将项目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围内,公司就积极投标,否则坚决不予考虑。
苏丹麦洛维大坝就是公司转变经营观念后所取得重要成果之一。麦洛维大坝位于苏丹北方省的重镇卡瑞玛城东北部27公里的尼罗河上,距首都喀土穆350公里。麦洛维大坝建成后,其跨度约10公里,高65米,是苏丹乃至非洲目前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也是尼罗河干流上继埃及的阿斯旺大坝之后的第二座大型电站。麦洛维大坝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和防洪等效益。其电站装机容量为125万千瓦(由10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组成),相当于目前苏丹全国各类电站总装机容量的两倍多。工程建成后可灌溉大片农田,有利于缓解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苏丹北部地区的土地沙化和干旱状况,对实现当地人民有水就有丰收的夙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这个工程,来自世界各地的55家大公司组成了40多个联营体参与工程的竞标,而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最终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获得了这个工程项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将逐步开放中国国内的建筑市场,届时通过资质审核的外资及合资建筑公司将大举进军中国建筑市场。考虑到这样的发展趋势,中水电公司自2001年起加快了公司内部改革的速度。2001年4月,中水电公司在组织机构、经营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四个方面实施改革。公司将原有的24个中层机构精简至13个;在海外市场上采取一个市场只允许一个部门进入的办法,以避免因企业内部在同一市场竞争而引起的内耗;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普通员工双向选择;在分配制度上取消“大锅饭”,把公司职工总体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岗位、能力、贡献挂钩。2003年,中水电公司再次深化改革,推动公司向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转变。考虑到企业整体转制的时机尚不成熟,公司组建了投资多元化的、按《公司法》注册的中水电海外建设有限公司,并以借牌经营的方式由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起公司主要的国际工程承包和进出口业务。一系列的内部改革使中水电公司一改传统国有企业的旧面貌,使公司运营逐渐适应了国际、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中水电的内部改革已经让公司初步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在2004年11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中水电公司2004年度财务工作会议上,公司宣布:“公司的经营业绩屡创历史新高;公司推进了外部重组;内部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然,尽管中水电公司目前的经营形势十分喜人,但是与其它许多竞争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一样,它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难题,而融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在采访期间,陆国俊总经理接了三四次电话,几乎所有通话都与一个新项目的融资问题有关。在目前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承包商带资承包的项目越来越多,多数项目基本上都需要承包商以不同形式带资承包。即便是原先不需要垫付资金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也需要承包商垫付相当于工程合同金额20%的流动资金。据有关专家估计,带资承包项目约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
对于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融资难问题,陆国俊认为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是纯竞争性行业,而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组建的国有企业,它们底子薄、资本实力弱。尽管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企业规模有所发展,但仍然难以形成较强的、可以满足企业经营规模发展速度的综合融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总之,国有工程承包企业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其后天发展较慢,使之与银行商业化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这是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同时,国内银行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这也是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之一。但陆国俊同时也指出,随着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外部重组步伐的加快,必将推动企业深入发展,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融资实力。此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也将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之中。
在谈到外部重组问题时,陆国俊总经理介绍说,中水电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的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变迁,一年多来,正不失时机地积极寻找外部重组的机遇。目前,受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工程承包方式变化的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承包商不仅要成为服务的提供者,还要担当起资本运营者和投资者的角色。然而,在大型和超大型项目的运做上,工程建筑服务占用资金规模庞大,资金回收周期长,一般企业很难独立承担。因此,近十年来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兼并和重组案例此起彼伏。这一趋势同样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前不久,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合并就是一个显著的例证。
面对这样的形势,陆国俊认为,企业外部重组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步骤。目前的国内工程承包企业,特别是由外经公司脱胎出来的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其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相对较小,通过外部重组,有助于国内工程承包商在资产质量和规模、企业融资能力、人员结构和素质、市场占有和控制力等方面提高竞争力,从而有效改善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但他同时也强调说:“再多的小舢板也不可能组成航空母舰,企业重组应该考虑企业之间的行业相关性、市场相关性和业务相关性。重组并不是企业间的简单合并,也不是各种资源的反复叠加,而是具有较强相关性的企业间的优势互补。通过重组,要使重组后的企业资产实力更雄厚、主营业务更突出、人才优势更显著、经营管理能力更强化。因此,重组确有必要,但如何重组才是关键。”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水电公司积极开展外部重组工作的研究和探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选择到了适合公司今后发展壮大需要的重组对象,并研究制订出符合企业未来战略发展定位的重组方案。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出中水电公司与另一个中央大型企业―――中国水利投资公司重组的通知,这标志着中水电公司外部重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对此,陆国俊总经理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依据国务院和国资委审批的方案,中水电公司可以通过这次外部重组极大地增强资产实力和企业融资能力,并为企业开拓国际、国内水利电力投资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重组后的中水电公司完全有能力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集国内、国际工程投资、建设、管理、经营业务于一身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中水电公司的改革道路仍然悠远漫长,回顾这几年走过的道路,陆国俊感慨万千:“改革固然困难重重,但是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看企业领导人是否有改革的决心。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增长阶段刚刚开始,在未来的竞争中,一些公司可能被淘汰,另一些公司会更快地增长,我相信,凭借公司管理层立志改革的精神,凭借中水电人拥有的坚韧不拔、不惧挑战、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中水电公司必将成为最终的强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6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