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在高校发展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亚杰
[摘要] 青年人是太极拳及其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通过对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进行太极拳学练状况调查,采用调查的方法文献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法发现学生:1、对太极文化和哲理的认识是神秘和玄奥的。2、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和内涵认识不清。这两种原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练太极拳的效果和积极性。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造成的原因,从中找出在高校发展和传播太极拳的对策,希望能为太极拳和传统文化的的推广普及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太极拳;太极文化;太极哲理;高校学生;传播发展
1 前言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结晶,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奇葩,是传统太极文化哲理最具有代表性的载体之一,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良好的健身、修心养性和技击功能,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被重视和人们对太极拳休闲养性的功能认识的提高,太极拳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被各级政府和组织所重视。对于太极拳的发展传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从事太极拳运动的青年人在练习的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知道,年轻人是发展和普及太极拳的中坚力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可以不夸张的说,太极拳在年轻人中的发展和传播,直接制约着传统文化的发展,高校学生是年青人中很活跃的一个群体,了解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在他们中的发展影响因素就可以了解影响太极拳在青年人中的发展传播的主要障碍,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和太极拳的发祥地,太极拳在河南的影响也非常大,普及程度相对较高,为此,笔者以部分河南省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高校学生对太极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的难题,试图从中找出影响青年入学练太极拳的主要因素。同时,笔者和课题组其他老师通过调查和走访部分太极大师和太极拳爱好者,查阅了大量的太极拳练习者的练习心得和体会,搜集整理了关于太极拳的各种资料,从而对太极拳在高校和社会上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在制定太极拳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时候提供思路。
2 调查方法和对象
2.1 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为文献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法。
2.2 调查的方式和对象设计。本次的调查方式为随机发放问卷和教师现场调查统计的方法,对象为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专、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南洋理工学院、商丘师院、安阳师院等在校生2005级、2006级和2007级各1000人,共计3000人。为了保证调查效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学生入校时就对新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跟踪调查(07级只进行了入学调查)。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3.1 进入大学前学生对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说明太极拳在当前在青年人中的传播和影响很小。表1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进入高校前参与学习过太极拳和对太极文化有了解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2%左右,这样的状况20005级和2006级的学生相比没有差异。对太极拳的了解就是太极拳是我国武术流派的一个派别。同时对2007的新生人校调查结果仍没有超出这个比例。说明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和影响很小。
3.2 对太极拳的健身功效的认识随着学练太极拳而增加,但仍有学生感觉不到练习的良好效果。表2示。
从表2对比可以看出,经过1-2年的学习和练习,认识到太极拳具有良好健身养性功能的人数,由开始的23%左右上升到60%以上,持设明显效果的人数从开始的60%以上下降到23%。认为没有效果的人比开始调查结果都有下降,从这升降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学练太极拳,大部分学生对太极拳的良好作用普遍有了清晰的认识,但仍有10%同学不能感受到学练太极拳的良好作用。
3.3 学生对太极拳的内涵认识不清,太极拳教练员对太极拳的理解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表3示
表3显示,对太极拳的内涵不了解和教练员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学练太极拳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识得环中趣,方为太极拳”是陈氏太极拳的一句歌诀,此言告诉我们,太极拳的动作表现从表面看是一个个圆组成,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蕴涵着丰富的攻防含义和技击技巧,而且这些技巧都符合太极哲理,只要深刻领会太极哲理,体会太极拳的内涵就变得很容易。笔者认为,我们要想使太极拳真正发扬光大,必需要恢复太极拳的本来面貌,从太极拳的目的和本源上着手,对太极拳的原始意义和文化内涵做进一步的挖掘,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健身机理和意义,这样才能使太极拳练习者真正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意义,要使学生在练习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练习兴趣,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太极拳真正得到弘扬和光大,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3.4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加剧了学生对太极拳认识的混乱。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流派,本身这种现象说明了太极拳文化的繁荣,但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太极文化本身现在有些概念和理论内涵就有很多的不同表述,这样在太极拳的传播中显得各说各的理念,再加之传统的封建门户之见,使得各流派相互借鉴的同时,也在相互排斥,尤其表现明显的是即使在同一个流派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在与学生的座谈中了解到,这种现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太极拳的理解显得无所适从,加剧了认识上的混乱。
4 建议
4.1 统一太极拳理论是太极拳推广普及的基础。针对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模糊认识,总结出科学统一的太极拳的理论就势在必行。了解和接触过传统武术的人都知道,历史上很多流派的武术家在经历过与其他流派的交流后,都感叹“天下拳理是一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流派,其拳理和内涵都是一致的,这样统一各个流派的太极拳理论就更是可行的。建议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各方面研究体育理论的专家和太极大家,在研究各个流派太极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中大家共性的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练习中统一理念上的认识,便于大家尽快了解太极拳,使得大家对太极拳的认识更加科学和客观,有助于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4.2 统一套路规格,依据传统太极拳特点修改当前太极拳评判的规则,推动大家对太极拳的内涵认识,推动太极拳的发展和普及。
现在社会上各个流派的流传很多,并且是各有特点,为了便于大家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特点的掌握,组织专家和学者及各个流派的太极大师,统一太极拳及其他项目动作的规格要求,依据太极拳的特点,制定出统一的规格要求,这样在大家练习和学习时就有客观的要求依据,这样也有利于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太极拳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也制定了统一的动作评判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借鉴长拳的规则更多些,对于太极拳这种更注重内涵和实质的拳种来讲,现在的规则不足以评判出太极拳练习的水平。另外,裁判员不很了解太极拳特点的情况也存在。比如在舟山的一次太极拳比赛中,出现了刚刚练习几个月的选手得的名次比他的练习多年同场竞技的老师名次还要好的情况,而作为了解太极拳内涵和意义的人一看就知道做的水平高低,让人感觉现在的规则在评判水平时,显得不符合实际。
4.3 有关部门应组织由专家和太极大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太极拳和散手的结合开展研究,探索出中国武术发展的新路来。
太极拳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但多数人对其认识仍停留在健身功能的层面上,而认识不到其技击功能。太极拳的目的和真义就是进攻和防守,而且在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技巧和练习效果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中国散手的发展,太极拳中的很多力量练习及技击方法如果能与散手相结合,才能真正表现中国武术的作用和真实内涵。所以,有关部门要发挥组织功能,为了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组织有关专家和太极大师研究太极拳中的很多技击方法和技巧与散手相结合,把真正的中国武术推向世界。
4.4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增加太极拳教学的分量。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太极拳的真正发展壮大一定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对太极拳不很感兴趣,都认为太极拳就是老头老太太和体弱多病的人才练的一种保健操。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学校中加大太极拳的教学,对改变当前人们对太极拳的模糊认识至关重要。现在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一定会改变将来社会人群对太极拳的认识。当然,当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太极拳教育还要有师资和教材及理论的支持,这也是当前比较难以尽快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完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