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误点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海峰

  阅读理解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学与测试的重要内容,不少学生却不能很好地加以掌握。常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或理解上的失误,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归结起来集中表现在词汇、语法和逻辑思维等方面。
  
  1 词汇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也是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碍。学生之所以会在词汇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源于:
  
  1.1词汇量不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2000个以上的英语单词或习语,其中1200为四会要求的基本词汇,800个三会要求的认读词汇。参照阅读研究对基本词汇量的测定和教学大纲的阅读要求,2000个词汇量明显不足。
  
  1.2词义理解不准。受先人为主的影响,学生掌握某一单词的意义往往是最初接触的或核心意义。在日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随时丰富所学词汇的扩展、延伸和转借等意义,以至于屡屡出现用初识意义去阅读而误解或理解不通的现象。
  
  1.3构词法不重视教学大纲公布的25个前后缀常是教学的遗忘点。一方面学生没有利用这些前后缀去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因为忽视而不认识由它们构成的单词。
  针对一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提出如下解题策略:既然不可能知道所有词汇的意义,不可避免会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或固定短语,猜测词义也就成了解决阅读理解过程中出现词汇问题的最佳选择。我们可以通过构词法猜测词义:1)由前缀或后缀加上词根构成的可用派生法;2)由两个单词合成的可用合成法;3)由于所含的字母太多,在文章中出现时,通常用缩略的形式可用缩略法;4)有些单词是由两个单词拼缀而成的,但与合成词不同的是拼缀后的单词并不是两个单词的简单相加常用拼缀法。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生词所在的句子、段落的上下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法构词法以及对其背景的了解,可以决定许多词在特定句子、段落中的内在涵义。在运用上下文猜测词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刺用句子中自己能理解的其他词汇用句子的基本含义来推断生词的词义2)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法和表达句子中各部分关系的标点符号来判断生词的含义;3)仅仅要求了解该生词的大概意义,不一定要明白该词汇的定义或同义词。
  
  2 句法方面
  
  一个完整意思的理解是以句子为单位的,而句子的正确理解要求掌握句式结构。由于表达的需要,英语句子结构往往富于变化,再加上因文化习惯的差异而产生结构和认知上的偏差,是诱发学生理解失误的重要因素,学生句子结构模式不熟,在阅读中就会因弄不清句子结构而无法理解句子意义。
  如: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not only what you think,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think they think youthink,(作决定和打扑克牌没什么两样,不仅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而且别人对你的想法怎样考虑、你对别人对你的想法又怎样考虑也很重要。)句中含有三个主语从句,三个宾语从句,句子结构十分复杂,理解必须以娴熟的句子结构知识为基础。
  针对句法方面易错的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提出如下策略:  (1)注意找出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主题句。读了主题句后,便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内容,因为主题句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而该段其余的句子则是用来阐述或说明主题句的;
  (2)要判断出所给文章的类别,根据各类文章的性质,在开始阅读后有意识地着重去掌握和记住某些关键的内容和词汇。这样既抓住了要害,又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在若干细节及无关全局的问题上纠缠。如果是故事或传记,就应特别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节以及最后结局。故事传记主要是叙述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他与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应同时记住。新闻报导、史地知识介绍,往往是一人一事地介绍,比故事、传记要简单,但也离不开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对于上述要求它们同样适用。而新闻报导特别强调时间性、准确性,因此要搞清时间、地点和数字;  (3)英语中由于存在许多从句,常常使不适应英语思维的人感到困惑,产生错觉,因而难于达到对段落意义的正确理解。快速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点。快速阅读的方法是首先看一下标题,接着读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浏览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后读完结尾段,这样就达到了快速阅读的目的。快速阅读时,我们可将不熟悉的困难词语放弃不读,领会句子大意,通过语法结构了解什么是支撑主题的细节描写句,略去细节描写的部分,直接读出其中心含义。我们还可以尽快用眼睛扫过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细节描述部分。并在有关句子下做出各种记忆符号。文章浏览完毕。再将划线部分(或做其他符号)重新精读一次,并进行适当推理。
  3 逻辑思维方面阅读除了具体细节的理解,更重要是字里行间含义的理解。根据已知内容推测作者真实的观点、态度和文段的寓意。它要求学生独立思维,充分发挥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阅读的恩辨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过分高度概括、过分简单化、有理无据推断、因果关系错误、观点结论前后矛盾等逻辑推理错误。
  在客观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判断发现作者公开或暗示的意思,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在分析和推断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分析作者使用的材料和表达内容所使用语言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和涵义(connotation)。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的思维和逻辑的外在表现。“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作者的写作过程的一种还原过程。”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追寻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抓住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事实上,推理的方法很多。常用:(1)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2)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3)辨别论证两种或多种同类的人或事的对比法;(4)依据某物的原因推导其结果,或依据某种结果分析其原因的因果法等。
  总的说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基础扎实,厚积薄发。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持之以恒,多看多读,量变质变。教学中,只要教师侧重阅读,学生注重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