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美华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语言的学习,语文能力说白了就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语言运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多出色的语文老师,他(她)只能让学生掌握文字、语法与解题技巧,却无法给学生以语感和灵感。
  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变得可有可无起来呢?事实并非如此,众所周知,灵感只会降临于有准备的大脑。语文教学恰恰为语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为灵感的触发和升华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学习充满诗情画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通过多年实践,本人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点滴教学感悟,供参考。
  
  一、语文是鲜活的生命结晶。
  
  不难想象,如果云彩,鸟鸣、小草破土、海浪拍岸……书本外一切鲜活的东西都与课堂绝缘,那语文学习还有什么妙境可言?语文这门充盈人文气息和创造精神的学科理应与言语霸权的文本模式剥离和不痛不痒的人生说教分手。
  语言是充满灵性的,语文阅读更是洋溢着开放的花香,有如千万不要把美女当标本图解一样,我们也千万不可把美文当范文来解析,再美的塑料花终究是代替不了鲜花的,如果把语文教材条分缕析,即使它具有了鲜花的美丽与芬芳,也不会有鲜花的生命!如果教师只是把注意力投注到有没有押中几道题上,那无异于让学生把热情与炫耀摆放到了如何训练茴香豆的“茴”字的几种写法上,那我们的语文教学无疑就坠人了不讲森林大山专谈雕虫小技的可悲境地。
  
  二、语文是精致的社会缩影。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提出的口号,他告诫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本身。语文既要教会学生识字“作文”,更要教会学生明理“做人”。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文本”,让生存的活动圈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的气息与生命的芬芳。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语文学习才是愉悦的。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与欣赏,只有让思想的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才能在蓝天与白云之间,读出那山那水那激情那遐想,才能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的精巧与细腻,才能用创造美的头颅去构建语文的诗意和风雅。
  如果孟浩然躲进别院。何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意境?如果毛泽东远离江河,又怎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满怀豪情?当一位深刻的老师把文章阅读的技巧一点、两点、三四点地分析得有如解读法律。当一位从未能发表过文章的老师把写作的要领演绎得头头是道之际,语文教学除了悲哀。仅余悲哀。
  
  三、语文是灵性的智慧体验。
  
  语文是灵性的智慧体验。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野里会绽放出不同的生活色彩,“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容许语文教学中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要体验课堂上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要提倡合理的叛逆与有情的错误。
  无论如何。我们是课本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语文课堂因师生互动而神圣,学呼唤教,教催生学,质疑与探究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学生可以说“我认为”、“我不同意”,教师能够讲自己的“一家之言”-唯其如此,师生才会在语文教学中拥有“如坐春风”的感受。
  阅读是一种智慧,语文学习更是一种智慧体验。既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情,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趣;既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叹,又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快慰;既有“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问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想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的冷漠;又有“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感动……
  
  四、语文是从文本到人本的理性回归。
  
  语文是文化的厚重沉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人生的智慧结晶。语文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记忆与解析,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学习,是从文本到人本的理性回归。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课文当作人生、把文本当作社会去剖析,去解读,去升华,要在“字里行间”去把握它的内涵与外延,去领略它的博大、精深与自然。
  我们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还阅读以完整,还鉴赏以自由,还写作以个性。让模糊与精确结合。让开放与严谨并举,在阅读与感悟中,让哲思与遐想齐飞,从而,在生活的背景中实现语文理性的回归,实现从文本到人本的超越。 总的说来,语文是鲜活的生命结品。是精致的社会缩影,是灵性的智慧体验,是从文本到人本的理性回归。如果语文教学离开了人文素养,丢掉了人文情怀,也就失去了生命的色泽,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好“文本即人本”的教学理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