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体育活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小芹
新课标倡导“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提升与完善。这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 在创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育课的创新主要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一次体育活动课上,我搬出一根平衡木,对大家说:“这是一座桥,谁能模仿动物的动作从桥上走过去?”小红第一个报名。她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大眼睛眨巴了几下,就垮上路平衡木。她蹲下身,举着两只手,慢慢地从平衡木上爬了过去。老师问:“这是什么动物桥?”她说,这是螃蟹举着两只大螯爬过桥。第二个是小刚,他是个调皮鬼。只见他伸了神舌头,爬山平衡木,手脚并用,向前爬了起来,爬完后大叫:“这叫狗爬式过桥。”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这两位同学的表演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其余同学若有所思,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过桥本领。活动课上,同学们兴趣盎然。热情奔放,既锻炼了体能,又活跃了思维。事后,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体育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放松情绪,增强体能,活跃思维。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又要适当指点,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体育活动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课型的设计、教案的编写、手段的选择、执行教学的过程均由教师一人完成,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以上的教学个案,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变设计者为策划者,把部分以至全部设计任务交与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生活来丰富生活,以智慧来激发智慧,以创意来培养创意。
2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体育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既然是一个系统,那么,一定有分有合,分合有序。能否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呢?事实证明是完全可以的。如,在《合作式跳绳》一课中,我注意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环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通过“自由跳绳我最棒”这一环节了解学生已有的跳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互帮互学、交流探索的方式组织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合作式跳绳”。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进入一种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情绪得到释放,思维得以激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跳绳的姿势,真是百花齐放:当看到有的学生手搭着另一个学生正面跳绳时,他们会想到反摇绳搭人跳;见到别的组一人只摇绳而另一个边摇边跳时,他们会设计两人边摇边向前跳的动作……学生在这些探究式活动中,既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使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天地,是情感流露的“情感场”,老师要以真实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去教育学生,用高超的运动技艺去影响学生。
3 在和谐的氛围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意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全方位的态度体验,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甚至认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商。善于控制情感的人,将拥有更多的成功机遇。因此,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满足学生的情感渴望,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更高涨。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热爱是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操。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针对小学生情感分辨率不高的特点,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宜接受。这就需要我们对小学生的爱既要广,又要细,既要真诚,又要直接。诚然,热爱和关心学生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既要高度信任,又不迁就放任;既要充分尊重,又要正确引导。因此,我们对学生要既有童心,又要有爱心。由于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得到亲人的百般呵护,在校也希望得到同学的注意和老师的赏识。为此,教师要以爱心贴近爱心,用爱心去培养爱心,用爱的柔情去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扉。从而,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气氛中找到锻炼的乐趣,在安全、快乐之中得到爱的温馨。
一次,队列训练中,有个调皮的男生,拉拉女同学的马尾辫。面对这种违纪现实,我气恼地说:“你有病啊,吃错药了!”后来,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对违纪学生,不能当众羞辱他,而要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健康、有趣、正常的活动中来。”第二次,又遇上另一位同学,在队伍训练时,去拍拍旁边同学的脑袋。那一次,我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让他走出队伍,为同学们做了立足转动的几个示范动作,那个同学做得挺认真。当他回到队伍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从而,使我认识到: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热爱的感情,恰当而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以爱赢得爱,以心博得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体育活动课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个体的真正发展,既有赖于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也有赖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当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学生活动的潜能得以萌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在活动中的导向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下“人文关怀”的崭新理念。
收稿日期:2007-1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