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鹰

  【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控制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成本控制的范围过于局限,成本控制往往忽视效率的提高,同时多数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动性较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提出在控制成本时首先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战略性成本控制制度,其次是要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最后是要建立合理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的管理行为,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消耗的成本加以计算、控制,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采取干预和调节,以保证成本降低的行为。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1.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唯有创造更多的利润来获得一席之地,众所周知,增加利润的唯一方式就是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状况,适当运用诸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来帮助企业控制产品成本,增加盈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成本控制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成本控制能科学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企业产品定价决策,企业核算的产品成本越精准,对产品的定价越有帮助。
  3.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制造业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来规范产品成本,例如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强成本控制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消耗等等,通过对企业产品一系列的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一般指产品投产前的控制,主要包括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物流采购等,是决定产品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原材料在制造业企业总成本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做好事前控制应当作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点内容。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指制造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辅料及各种能源消耗的支出控制。然而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在产品制造的流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一系列控制流程的贯彻实施,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核算得到有效真实的反馈,都需要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高度重视。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指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包括产品的运输、销售费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成本控制。有的企业为了冲击产品销售业绩,不顾利润大量发布广告,也有的企业在产品运送客户后,没有认真调试,也不对客户培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屡屡发生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故障,导致客户提出诸多维修条款,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必会一路大幅提高,如果不进行事后控制,企业的利润还是得不到保障。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交付,是贯穿整个生产经营流程的过程,必须依靠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倾力合作,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制造业企业的销售部门时刻关心的是客户满意度,生产部门每天忙于生产进度和交付期,基层员工又都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另外,成本控制的范围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制造业企业将成本控制局限在生产领域,在生产流程上严加管控,企业管理者缺乏对成本控制的全局性的眼光,没有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把握企业的全局利益,也没有把成本控制视为企业的一种整体战略。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管控,成本控制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
  2.成本控制的重点出现偏差
  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成本控制采取硬性措施,即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以压低采购成本为突破口,虽然转嫁成本对短期内节约成本非常有效,但长期以往,在供产销日益紧张的环境中,过多的依赖成本的转移,会极大地伤害企业与供应商的和谐关系,使企业失去良好的合作伙伴,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员工高流动性影响企业成本控制
  员工流动率过大直接导致客户和员工忠诚度下降,生产力下降,产品服务质量下降,对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核心员工的流失,企业可能面临损失大量的客户资源,甚至是核心机密的风险,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四、对策
  1.建立持续改进的战略性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基础,从长远角度出发,分析市场环境,制定适宜市场发展需求的成本控制制度。一个科学全面的成本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资金流和人员管理的整个过程。首先,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供应、销售、售后等过程都应当归入成本控制制度中。其次,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结合ERP系统来控制实际采购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简化原材料和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例如标准成本法,先对成本进行事前预测,然后日常监控,将产品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形成全过程,多方位的成本控制体系。又如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都作为产品消耗的成本同等归集,更加精确了产品的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企业消除非增值作业活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最后,企业要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树立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
  2.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一个新产品前期的设计结构决定了它将来的成本定位,企业应当特别注重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因为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新产品的设计也要特别关注原材料的设计。产品设计完成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运作,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给制造业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企业应当加强供应渠道的管理。如果是首次采购,企业应当采用招标比价或多方询价等方式,筛选出价格低廉且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保证物资价格合理、运输途径短,这对企业来说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还可以通过集团统一采购,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条约,或者采取经济批量采购的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应当注重存货周转率的提高,盘活企业资金。例如积极主动地清理呆滞库存,首先要分析呆滞库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安全库存预测的差错,应当及时修正,如果是产品设计升级等原因,那么要经过生产部门和工程部门的确认,能够改装后继续使用的,应当优先使用,不能继续使用的,能出售的尽量出售,该报废的还是要报废,这些都能减轻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3.建立合理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费用。人工成本是构成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利润,但是企业也不应当盲目地压缩人工成本。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血脉,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企业应当以人为本,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结合惩罚奖励的激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自觉学习成本控制观念,提高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与激励的相结合,体现了投入与产出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控制的同时必须适当合理的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应当避免降低工资、裁员降薪、压缩工时等短期行为,应当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劳动生产效率的方式,建立一个与企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出明确而实际的用人标准,对人才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根据员工需求,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既能留住人才也能避免员工高流动率对企业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露璐. 谈谈如何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 经济师.2014(02).
  [2]郑光群. 制造业成本控制初探. 时代金融.2014(18).
  [3]王之翠.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浅谈. 商场现代化.201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518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