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桂明

  近几年来,临武县金融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支行积极探索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切实把握信贷投放的重点的引导和窗口指导,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用足、用活政策,积极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支持国家级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新贷款模式
  
  (一)“整体联动”的支持模式。1999年以来,临武县金融部门采取“整体联动”的模式重点支持了国家级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县农行在企业筹建初期投放了300万元起步建厂资金,县工行投放500万元支持厂房建设,县信用联社发放的490万元流动周转资金贷款,人民银行临武支行发放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给县农村信用联社专款用于支持临武鸭的生产加工,临武工行和县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发放贷款1000万元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政策性农发行先后发放20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的第二期和第三期扩建工程的资金需求。通过多家金融机构的“整体联动”支持,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得到发展壮大。到2008年10月末,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总额已达8394万元,实收资本2100万元,下辖2个加工厂和一个养植公司,年加工能力1000万羽,实现产值上亿元,利税上千万元,安排就业人员近千人,建立了种鸭、养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舜华”牌临武鸭产品13个系列共114个品种,凭借独特的地方风味和可靠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临武鸭系列产品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舜华”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已获得肉制品行业的QS标志,并通过了HACCP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9月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鸭养植加工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500强企业之一。
  (二)“公司+协会+农场”的支持模式。临武县信用联社为支持全县养鸭业的生产发展壮大,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购销合同为依据,满足农户养鸭的资金需求。这种放贷方式主要是县信用联社为配合临武县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完善信贷方式,确保企业生产加工原料的足额供应。即:临武县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创建之初,实行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经县人民银行牵头,县联社与企业共同协商,对凡是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的鸭农,银行与企业实行联手扶持,实行“5.4.3”的资金共同扶持优惠政策,即鸭农每养1只鸭子,由县信用社提供贷款5元,公司提供饲料4元,鸭农自筹3元,等农户将生产的商品鸭销售给企业之时便归还贷款;这种生产经营有效调动了全县养鸭业的生产发展壮大。但这种模式由于养鸭的主体是农户,单家独户,点多面广,养植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经营利润低,防疫管理措施难,抗风险能力差,一些农户因没利可图而主动退出鸭业生产,“公司+基地+农户”的鸭业生产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从2003年至今,县信用联社与公司又推出了“公司+协会+农场”生产经营发展支持模式,目前,零星小额的农户小规模养植已全部被淘汰,代替的全部是上万羽的规模农场养植,即:由几家农户或十几家农户入股组合,共同租用一个水库或者大鱼塘,以农场的形式进行集中规模养植,少则几万羽,多则几十万羽,既大大减少了成本,又便于防疫管理,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2003年初,成立了“临武鸭”养植协会,即由从事“临武鸭”养植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加工、及营销的单位和个人自愿加入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宗旨:贯彻执行动物饲养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联结农户,构建共同体,推广“临武鸭”品种和生产养植先进技术,研究、掌握和传递“临武鸭”养植经验和市场信息,维护“临武鸭”养植生产经济效益和推进“临武鸭”养植产业化服务。“临武鸭”养植协会发展到现在已有11个分会,联结种鸭场3个,养植农场169个,以农场为依托的会员有2600多户。协会作用之一:“协调员”,即协助养鸭会员与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协会作用之二:“谈判员”,协会根据公司和养植户双羸的原则,详细计算饲料、人工、场地租用、运输等成本,与公司商定合理收购价,一般每只鸭的利润基本稳定在2元左右,确保了会员养鸭的利益。协会作用之三:“技术员”,协会协助公司聘请16名技术员开展上门技术服务,并定期从广东约请一名副教授,对养植户进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饲料”,提供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临武鸭”养植成活率在90%以上。协会作用之四:“理赔员”,建立“临武鸭”养植协会扶持发展基金,由县财政出资20万元,公司出资80万元,养植户按实际交鸭数量的每一只交0.05元共同筹措。如:2005年5月14日,临武县爆发洪灾,双溪乡班脚岭村养植户陈代国被洪水冲走2000多只鸭,鸭场也被冲坏,损失4万多元,协会及时送去2.1万元的扶持发展基金。协会作用之五:“担保员”,即:协会、公司、信用社、农户参与的“四方联保信贷机制”,具体操作方式:养植农户先向协会提出养植计划,协会与养植农户、公司签购销合同,养植农户根据养植计划向协会提出贷款申请,再由协会、公司提供养植农户的购销合同书和贷款申请书,信用社调查审核后,将贷款直接划入公司为养植农户设立的账户,信用社与协会监督贷款的使用,协会公司根据养植农户资金多少来赊销饲料,养植到期交鸭时,公司便协助信用社收回贷款。如:2008年1月22日,养植农户蒋念恩,通过“公司+协会+农场”的支持模式得到信用贷款25万元,及时的解决养鸭资金不足的问题,到12月10日止,已归还贷款13.5万元,预计在春节前便可全部还清贷款。据统计,县信用联社先后发放“公司+协会+农场”的养鸭贷款有500多万元,支持养鸭场50多个,养植户300多户,全县养殖规模由原来的350万羽扩大到目前的650万羽。协会作用之六:“调解员”,帮助入会的养植农场和农户,协调处理好租用水库、山塘时与村民的一些纠纷,及时化解矛盾。2005年,“临武鸭”养植协会被评为全省2004年度十佳农民专业协会。
  
  二、“公司+协会+农场”的成功之处
  
  (一)较好的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难贷款”的矛盾。众所周知,“农村、农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生产效益低,自然灾害多,抗风险能力差,农户“贷款难”是当今世界上还没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有众多的农户因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品或担保,而无法得到银行有效的支持。而临武县农村信用联社推行“公司+协会+农场”的信贷新模式却恰好解决了农户养植缺乏资金需要贷款这一大难题,这种信贷新模式是依据公司、协会、农场农户三方到场共同签订的购销合同书规模、金额来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不用提供担保抵押,不受小额农贷金额的限止,非常受养鸭农户的青睐。
  (二)有效的解决了养鸭农户的技术难关。鸭业生产,技术是关键。目前,整体的农户文化素质是偏低的,对一些特色农业、种养植业生产技术更是缺乏,过去,由于不少农户缺少种养植业生产技术而导致生产经营失败。“公司+协会+农场”提供技术支持,“临武鸭”养植协会专门聘请技术人员,对养植户进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饲料”,提供全程跟踪技术服务,既保证了较高成活率,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有效解决了养鸭农户的鸭苗、饲料、销路问题。过去,养鸭农户经常为鸭苗、饲料和销路问题犯愁,一些养鸭农户由于选择鸭苗和饲料不当,加之生产规模的随意性,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商品鸭,因达不到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要求,企业拒绝收购,使养鸭农户遭受了不少的经济损失。如今,养鸭农户只要与养鸭协会和公司签订了养鸭购销合同,协会便会统一提供 “临武鸭”苗和统一的养鸭饲料,信誉好的还可以赊销饲料,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确保了产品的销路,养鸭农户只管专心养好鸭。
  
  三、“公司+协会+农场”运行中的问题
  
  (一)贷款利率和期限不合理。一是贷款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养鸭农户的贷款利率均在8%以上,养鸭农户多数认为当前支付的贷款利息较重,使生产成本偏高,减少了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养鸭农户对金融机构资金需求,这导致了养鸭农户疏于银行贷款,使养鸭农户难一般不敢轻易向银行借贷款。二是新建农场养植户前期租用水库、山塘、建厂房等投入较大,一般生产回收周期需要2年以上,而现在信用社的贷款期限一般定的都是一年,导致养鸭农户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二)农村金融服务与“三农”需求差距较大。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全县共有22个乡镇,就有7个乡镇的银行网点是空白,占了31.8%。二是农村信贷产品单一,贷款条件苛刻,贷款品种设计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额度、期限与农民生产消费的实际脱节。三是政策性金融的扶持缺位,大部分农户都无法享受到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优惠。
  (三)农业保险缺位。在我国,农业是最大的弱势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差。鸭业生产经常会遭遇到自然灾害(冰灾、洪灾、旱灾)、鸭子生病、疫情、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而目前保险行业在开发农户方面的农业生产、种养植业保险还几乎是空白,广大农户急切盼望农业保险下乡,以帮助农户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县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大。目前,县域财政实力相对较弱,大部分是处于一个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吃饭财政,要想从县域财政拿出好多钱来支持重点项目和新农村建设是很难的事情。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由政府、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形金融、民营金融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成分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明确分工,功能互补,竞争有序,高效运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要合理设置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以适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一是要认真总结 “公司+协会+农场”信贷模式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加大“公司+协会+农场”信贷模式的宣传的推广力度。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力度,深入农村调查,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农民生产消费的实际,来设计不同类型的贷款产品、贷款期限、贷款利率,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加大“三农”的投入总量,不断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户贷款需求。
  (三)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充分发挥财政的特定功能作用,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扩大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的服务范围。三是要注重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对金融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三农”资金需求的业务给予税收优惠的补贴。四是应农业保险、失业保险等形式加大对“三农”和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偿付能力。
  (四)加快保险体制的改革步伐。要加快保险体制的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农村商业保险和农业保险,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有效提升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防范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2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