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农业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区支持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农业形式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社区支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在中国快速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定困境。本文从社区支持农业的产生背景、内涵与功能、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全面梳理现有文献资料,深入了解社区支持农业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8-41-2
虽然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利益驱动的农业经营模式也导致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和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化肥、农药等化学品造成水体污染、土壤退化以及农副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在农产品市场上,小规模家庭农场和农户难以与大型农业企业竞争,只能接受由大企业操纵的农产品价格[1]。在此背景下,社区支持农业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引导消费者关注农产品生产步骤,进而引导生产者采用生态可持续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同时,社区支持农业也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放在对等位置,为小农户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争取了更多话语权。
本文基于对过往文献的研读和对案例的讨论,从社区支持农业的产生背景、内涵与功能、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过往学者研究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解决中国社区支持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促进中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社区支持农业的产生与内涵
20世纪70年代,社区支持农业起源于瑞士和日本。兴起的原因是当时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农药滥用被认为是水俣病的病源之一,引起了民众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于是,部分日本主妇与本地农民展开合作,主妇们预付高额货款,直接向农户购买有机种植农产品。本地农民和家庭主妇之间建立的这种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称为Teikei(即提携农业),由此形成了社区支持农业的初级形式。社区支持农业也可以称为“社区援助农业”和“社区合作农业”[3],指由个人组成社区,这些个人许诺支持农场的运行,农场为社区的个人提供农产品,共同承担农业风险,共享农产品(农业)收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采用更安全和环保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
2 中国社区支持农业的發展研究
虽然中国的社区支持农业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为了满足自身的健康食品诉求,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消费者和一些NGO组织,成为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许多不同类型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农场,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的探索[4]。
从2003年开始,一些社区支持农业实践项目于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2005年创建了“土生良品展览馆”,2006年由温铁军等学者发起“购米包地”,2007年北京市发起“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都是中国社区支持农业的雏形。2009年,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创立,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自此中国社区支持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16年,中国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已有500多个,呈现出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快速推进的良好势头[5]。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相关政策[6],因此作为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甚至不少学者还将其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但是与产业化农业相比较,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并不理想。从中国目前的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发展研究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影响因素限制了社区支持农业的全面发展。
3.1 在制度方面,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完善的食品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也可以保证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但是我国相关制度目前尚不完善。一方面,市场上适合小规模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渠道严重缺少,认证成本往往超出生产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对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监管尚不到位,许多普通农产品冒充有机农产品,以低价进行恶意竞争,阻碍了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3.2 在经济方面,收益无法保证
社区支持农业要求人工进行有机农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与传统农耕相比,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农场维护费用。同时,社区支持农业农产品从农场到社区的配送费用、保鲜成本也较高。此外,农业生产难以规避外部风险和生产者技术问题,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使得许多社区支持农业农场不堪重负,或转型,或倒闭。
3.3 在市场方面,消费者认可度较低
社区支持农业这一新型农业生产形式直接挑战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预付费用以购买农产品、与生产者共担风险。过高的农产品价格,设立了中低收入人群进入门槛[5]。社区支持农业的市场不认可,大大增加了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成本。
4 中国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遇到的困境,国内不少学者依据理论知识与具体案例从政府和生产者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4.1 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给予经济技术支持
基于中国市场上有机认证不便、混乱的问题,中国政府部门应完善农产品的认证及监管体系,为社区支持农业农产品的认证提供便利。多数研究表明,社区支持农业有利于消费者获得健康安全的食物[7],因此在目前食品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政府应大力扶持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适当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如补贴土地使用费用、提供低息以及免息贷款等。
4.2 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应转变经营模式,扩大宣传
一方面,社区支持农业要加强线下与线上销售渠道的融合[6],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社区支持农业农产品销售量。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社区支持农业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强城市居民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体验性和教育意义。要强化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加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促进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5 研究展望
社区支持农业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食物以及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有需要突破的困境。这些社区支持农业的困境不是一时可突破的,而是要综合考虑中国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理论,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不断探索的过程。未来的研究需注重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所要具备的市场条件、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影响消费者参与意愿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等,对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秋洪,刘义满,柯卫东,等.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T5239—2004[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张卫东,林菁璐.我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7(10):38-42.
[3]李树洋.基于政府支持视角的CSA发展探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7.
[4]吴天龙,刘同山.“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商业研究,2014(8):90-94,191.
[5]杨波,王开开.社区支持农业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2):242-244.
[6]徐春迎,肖双喜,程克群,等.4C营销视角下的安徽省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建议[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6):71-78.
[7]杨波.我国城市居民加入“社区支持农业”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西方国家对比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4(2):73-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