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南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追求生态安全农产品的消费中,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通过对江苏常州小菜园项目的调研,对其中的模式、机制进行了分析,从食物安全、消费传统、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劳动就业、市场对接、乡村环境、农业科普8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优势,并就安全把控、营销模式、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CSA);菜园;消费;生态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25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in pursuit of ecological safety,which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mall vegetable garden project in Changzhou of Jiangsu Provinc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mod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small vegetable garden project. It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small vegetable garden of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from eight aspects: food safety, consumption tradi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employment, market docking, rur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t also discussed the control of safety, marketing mode an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Vegetable garden;Consumption;Ecology
  基金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6-AII)。
  作者简介 杨勇(1975—),男,江苏海门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1-28
  生态安全农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人群的消费刚性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安全食物的保障是美好生活的首要之需。然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规模土地被流转后,规模高效的农业产业生产与加工流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食物安全问题[1]。在此情景下,城市周边以社区支持农业(CSA)理念建起来的农场农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社区支持农业的说法来自于国外,英文全称叫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2-4]。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5]。互联网时代,给社区支持农业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体现。温铁军[6-7]在农业4.0版的现代化的概念论述中,提出利用互联网,可更大程度实现市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生态农业”,就是对社区支持农业提出的新要求。互联网时代,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消费者与生产者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时,不完全受限于地域限制,社区的概念也就成了社群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分享和交互,不再是简单的相互生产关系的支持,还更多延伸在文化、科普、生态守护等方面[8-10]。因此,一些研究把社区支持农业分为信任型、订单型和休闲型等模式[8-9]。这种政府搭台、企业运行、农民参与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目前在国内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基于江苏常州的小菜园项目调研,对其中的模式、机制、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1 苏南小菜园模式发展
  2018年的一次调研活动,接触到了江苏常州的小菜园项目。常州市农委在全市美丽乡村示范点组织实施建设了10个精美小菜园,把乡村家前屋后的零散田地充分利用起来,委托村委统一监管,结合阳光扶贫由低保户种植,以市场为导向,由农委提供专业化技术指导,并以农委“吃在常州”平台为纽带实现统一销售和配送,来完善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也为城乡融合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小菜园项目设計非常简单,政府拿出一定的启动补贴,对整合后的土地根据种植类型和客户认领的规模分成一个个小块,在肥药使用上,施用有机肥,采用防虫板、诱捕剂、生物天敌或少量生物农药来防病虫,人工除草,采用自然农法、露地栽培的方式,比起密集生产的设施农业,所费劳力也相对较少。目前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人群或食堂、高端餐饮企业和部分社区居民进行认养。
  2 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的优势
  2.1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部分消费者的部分食物安全
  对食品安全的追求目前来说是消费中的最高等级,但当前各种标示、包装、品牌的生态有机安全食品难以让消费者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者没有亲眼看到、亲身参与到食物的生产过程。消费者要对已购买或想购买的食物做到心中有数,就需要对食物的生产有过程的了解,比如通过亲身参与生产过程或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远程的监控,甚至能够决定食物的生产权、控制权和选择权,比如常见的认养农业,可以提出农产品种植的种类和规模、肥料农药的控制、农产品的初加工和配送服务等,这是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存在的最大意义。   2.2 为消费者提供了原味乡情的食物
  2018年国庆长假后,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叫《有一种爱,叫妈妈给装的后备箱》,道出了朴素感人的农村城市社群间食物的联系。但随着传统务农人群的减少,土地的流转,妈妈准备的后备箱将越来越少,来自城市周边农场的食品供给成了新的选择,小菜园就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育种强调产量高、外形好、颜色亮、抗病虫、不易烂、耐运输等特点,但很多时候,风味和口感得到了弱化,从而驱使一部分生产者转向传统品种和栽培方式的生产管理。小菜园的生产不为高的经济利益所驱使,摆脱了长途物流带来的口味和营养的缺失,使得一些传统口味的品种得到回归,这些品种原来不受大市场欢迎得到淘汰,如今又能够重回餐桌。
  2.3 对农村耕地生态是一种保护
  规模化、高效化农业生产中土壤的消毒,大量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使用对农村耕地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传统的生态种植、自然农法的小菜园式生产对土壤与水体、空气是重要的保护。基于食味需求而发展的丰富品类,在传统食物回归的同时,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抗病抗灾能力显著提升。田间蚯蚓、麻雀、刺猬、黄鼠狼等生物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平衡作用显著。
  2.4 对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是一种充分利用
  基于大生产的农业以效益为导向,加上农村由于劳力缺乏,一些肥力低、位置不好的地块抛荒严重。而当消费出口得到有效对接时,这些土地将焕发新的生机。从生態的角度上来说,越是抛荒的土地,越有价值,土壤耕层保护得越好,这也为什么西部很多省份能够生产供港蔬菜、出口蔬菜的原因,因为污染相对少。这些荒闲田的使用,为农村的农作经济和闲散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2.5 让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妇女有了工作和收入
  农村的空心化主要在于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打工不易和农村幼儿教育逐步得到重视的时代,农村人群需要回归,回归到农村或离农村不远的县城,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将为回归人群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从现在来看,主要耕作人群为农村老人和妇女,自然农法的菜园生产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负担,干的也是平时熟悉的活,农村老人大多身体健朗,又喜欢田间劳动。当这一模式得到完善后,适度规模的经营下将有更多的农村人群会加入进来。
  2.6 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模式
  在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上,常说的就是“小生产、大市场”。说的是我国农业生产分散,小规模、多农户分散经营,但市场需求又很大,这是一对矛盾。解决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小生产对接小市场、大生产对接大市场。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就属于小生产对接小市场。众所周知,我国蔬菜的生产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菜价又不稳,产量高反而效益低的矛盾时有发生。但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实现了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对接,消费信赖建立起来后,这种消费就是刚性消费,是不可替代的,自然价格波动性就会小。
  2.7 有利于农村卫生环境改善和生态优美
  大多农村越来越萧条,家家大门紧锁,但另一方面,如今农村也有很好的网络信号、WIFI、便利的交通,今日头条的“三农”作者也在大力地宣传农村的乡情特色和产品特色。在小菜园每天也有不少前来采摘观光的市民,可以想象,当这一模式进一步成型和宣传到位后,新的价值链形成和放大时,会有更多的人群涌入。消费的引入必将促使农村本身卫生环境的改善,如厨余垃圾等得到循环利用,农村闲置的住房也将得到有效利用。
  2.8 少儿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
  农业是人与自然的命脉联系,然而在当今,少儿科普教育异常缺乏,网络上也经常充斥着对农业基本常识的误解和谣言,已有的少儿农业科普读本大都翻译自日本和欧美。而小菜园社群共享农业则是很好的科普基地,维系着消费者与食物的感情,父母们不应当成摘菜那么简单,应和孩子一起参与认识农作物,参与农业劳动,分享收获的喜悦。而生产的主体也应该逐步丰富这一方面的便利配套,把小菜园建立简单的科普教育基地。
  3 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把控
  社区支持农业打的是情感牌,但科学规范的操作和安全防控不可掉以轻心。比如,在有机肥的使用上,一定要科学处理,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带有病菌,不能随意施用,不能总觉得越原始越好,在这一方面,农业管理部门要把好关,做好规范指导,一些农产品安全必要的检测手段和要求同样适用于社区支持农业的生产。在食材方面,一些在当地挺受欢迎的食物,有时并不适合于所有人,在发展食物品类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过敏人群的特殊性,以防出现食物中毒或过敏等现象发生。
  3.2 线上线下要同步
  在互联网的时代,一种好的模式的传播与共享必须要线上与线下同步。专注线下精心打理小菜园生产和客户关系时,同步利用互联网及相关平台,比如自媒体做好线上的传播、服务以及消费者的互动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能让线上成为一个形式,以为开个网店,装几个摄像头就算是线上了,要善于抓住消费者的心,多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加强互动与服务。在线下,也要站在农业,又跳出农业,要多发展一些吸引消费者的项目,比如用草编个蝈蝈,当父母陪着孩子来菜园的时候,作为奖励孩子劳动的一个小礼物,消费者的黏性将显著提高。
  3.3 商业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必须考虑
  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属于小农业,但作为消费行为和食物供给模式,必须不断完善商业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没有这些保障和模式,有可能慢慢演变成不受控制的欺骗、压价、虚价等行为。否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的食物信任机制,很可能一夜间化为零。比如产品流通中的盈余与不足如何处理,这些都要考虑好并透明化。
  3.4 政府等始终做好支撑和管控
  在商业模式之外,政府的支撑和管控很重要,比如在资金上做好启动性支持,过程上做好监管,模式上做好宣传,技术上做好支撑。如一些基础设施的解决,道路、喷灌、河道清理等需要地方财政等结合
  其他为民服务工程来进行支持。农业自然灾害有时不可控,而农村老人等参与产业链使得安全生产具有变数,因此也需要通过保险等机制进行约控,以免把好事弄成坏事。
  参考文献
  [1] 董欢,郑晓冬,方向明.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J].中国农村经济,2017(1):82-92,96.
  [2] HENDERSON E,VAN EN R.Sharing the harvest:A citizen's guide to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M].New York:Chelsea Green Publishing,2007.
  [3] 陈卫平,黄娇,刘濛洋.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1):54-58.
  [4] 石嫣,程存旺,雷鹏,等.生态型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兴起相关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2):55-60.
  [5] 李良涛,王文惠,王忠义,等.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7-102.
  [6] 温铁军.CSA模式是建设生态型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J].中国合作经济,2009(10):44.
  [7] 温铁军.发展农业4.0版的现代化[J].农村工作通讯,2015(24):51.
  [8] 贺雪娇.社区支持农业( CSA):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43,45.
  [9] 王依雯,胡世光,伍艺晖.中国发达地区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SWOT战略分析:以苏南地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7):141-144,封3.
  [10] 范子文.社区支持农业(CSA)城市居民参与农业的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3(23):6-11.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9,47(11):255-2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7205.htm